据《人民日报》2020年4月17日05版报道: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简单割裂开来,既不可取也很难实现。研究显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技能,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有必要引导全社会认识互联网社会的时代特征,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在现有课程体系之下,网络素养相关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被全面、合理、科学地纳入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无论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量,还是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都还无法完全满足需要。一般而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由同学、朋友、家长等渠道来完成,缺少正式教育容易带来过度沉迷、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很多隐患。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素养纳入义务教育基础课程,系统规划与组织,通过自主阅读、活动研讨等灵活而深入的方式,提升网络素养。同时,家庭也应承担起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父母的网络行为对未成年人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能够有效利用技术防止问题的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调研显示,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孩子的网络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越强。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探索用新的数字技术,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鼓励企业探索通过产品或技术来实践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开发青少年版、建立防沉迷机制、试水网络教育等。事实证明,互联网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有的公司正在尝试建立全环节覆盖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并为大中小学校提供课程和师资培训等。有的公司在农村地区推广网络教育,让孩子们学习正确使用平板电脑等,为培养农村孩子的网络素养探索了经验。可以说,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