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安全产业基础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龙头企业偏少、市场松散杂乱等问题,提出了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行业优势,基于物联网技术一体化布局安全產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大力培育专业化、创新型安防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形成错位发展、协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关键词:安全产业;产业链;物联网
一、现状分析
从世界界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上呈现“跟跑”为主的态势,发展速度较快却不均衡,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多重因素相互叠加,带动产业高速发展
一是我国在建筑工程中安防投入不足,安防费用仅占工程费用的5%,相比发达国家(一般为12%)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随着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逐步提高,频发的火灾事故促使安防成为主动需求,强制性安防政策迫使下游需求刚性化,驱动安防产业增速。三是“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位,为安全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市场稳定前景广阔
综合国力的增强,带动安全产业加大投资。据相关研究测算,安全产业近十年一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目前全国安防行业企业已逾万家,市场规模达万亿元。尤其是安全产业园区的建设,近两年发展更快。
(三)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领域短板凸显
在安防行业,因产业门槛极低,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科研水平低,导致行业内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走低价竞争的路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国内建筑消防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公共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四)产业链条散乱缺环,龙头领军企业太少
现阶段我国尚无统一的安防管理标准,安全产业链散乱缺环现象严重。以安防产品生产企业为例,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前30名的安防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10%,而在发达国家,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往往超过30%,一些国际巨头的年销售收入已达百亿美元,差距明显。
二、发展趋势
《指导意见》确定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先进安全产品研发产业化和安全服务新业态,发展重点为交通运输、矿山开采、工程施工、危险品、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具体表现在:
(一)共享安防、智慧安防抢占新风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安防大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快速处理的需求催生“共享安防”成为新风口,为整个行业带来新一轮增长动能。随着各类装备轻量化和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基于大数据的系统服务相继出现且辐射面极为广泛,带动“众包”“众防”成为新业态。
(二)安消一体化、社会化成为大趋势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安防+消防”的大安全服务模式优势明显,可实现协同效应,节约客户成本,促进安防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另外,安防工作社会化的持续推进,将改变政府“包揽”的管理模式,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加快市场开放,给第三方专业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三)安防绿色化、网格化成为主流
随着我国签订《蒙特利尔协议书》等协议,环保监管趋严,具有绿色环保优势的安防产品市场呈稳定上升趋势。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火灾隐患也越来越多,促使以联网报警、视频监控和社会综治为代表的安防网格化管理受到追捧。
(四)产品及服务日趋规模化、专业化
随着国内安防产品供应的增加,客户可选择范围逐步扩大,从最初单纯比较产品价格向更加关注系统维护便捷程度、提供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质量转变,技术服务能力正成为安防产品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发展模式
(一)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内涵建设
1.创新驱动,完善链条。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坚持市场导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围绕破解产业、人才、技术等难题,整体规划安全产业布局,从宏观、微观等层面全视角、全链条构建创新体系,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配套,加速打造高端智能、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
2.培植龙头,集聚发展。总部基地和中心园区是集约式发展的“动力总成”,特色产业园是集群发展的有力支撑,而龙头企业则是行业发展“方向盘”。必须整体,谋划加大引进或培植龙头的企业力度,龙头企业带动或整合现有的一大批中小企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促进各个产业板块健康发展。
3.跨界融合,开放共赢。树立产业、园区、企业是三位一体的观念,强化各产业园区的协调均衡发展,坚持放开边界,与世界握手,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互生、共生、再生”的产业环境,“互促、互动、互补”共同繁荣的商业生态体系,大格局才有大发展。
4.示范带动,品牌提升。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当地资源禀赋才能接地气,当前潍坊市安全产业链能否真正建立起来并发展壮大,关键就在于能否培育出当地品牌。要建立品牌规划、品牌培育、品牌保护和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集中精力培育示范园区,打造特色品牌。
(二)创新组织架构,优化运行模式
1.设计框架。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的园区运营公司,积极争取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利于园区滚动发展。筹建区域性安全产业高科技产业联盟,搭建共享安防产业命运共同体。
2.功能组合。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一体化布局,集中建设公共平台,打造核心商圈。通过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交流、投资、技术转移等商务活动,集聚业内企业,走“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之路,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3.规划引领。围绕产业园区发展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安全生产企业,共同营造产业聚集环境,促进集群效应发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尽快确立、完善核心及配套产业链,努力做到增强区域安全产业活力,增强产业园区生命力,实现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实现区域地产快速增值。
4.业态配置。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重点发展智慧安防、智能工业制造及防控设备、安全服务、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车辆专用安全设备六大类安全产业,形成研发、产品、集成、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安全产业链。
5.整体推动。创新项目开发策略,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启动配套牵引、滚动开发、招商、销售、运营、管理等流程,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合作平台搭建工程、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三)围绕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
1.加大“创”的力度。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富精神,出台政策对安防领域重大发明和高端成果优先重奖,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抢占先机、争夺高地,依靠好政策、好口碑赢得人才和市场。
2.提升“聚”的能力。软硬环境一起抓,依靠成熟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据平台聚集四方客商,以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迎接八方宾朋。
3.优化“享”的环境。建设“安防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对全市安防单位的数据目录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开放数据资源,形成共享开放的命运共同体。
4.丰富“用”的场景。依托各个园区和平台,将安防领域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尽快推广到安防实战之中,扩大应用场景,拓宽使用范围,共建安防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建光.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研究——以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为例.[J]中国应急管理,2012-02:14-19.
作者简介:韩文泉(1963-),男,本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科协副主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