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菲
摘 要:改稿体现的是编辑案头的基本功,是衡量编辑职业水平的重要环节。编辑改稿不仅要求编辑有深厚的学养根基,更要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这对编辑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编辑改稿;改稿边界;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2
众所周知,作者和编辑之间是一种受托和赋能的关系。作者把作品交给编辑,编辑“三审三校”加工完成后再将作品付印,交给读者去检验,这一过程使作者、编辑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编辑左手服务作者,右手服务读者,作品是连接起二者之间的桥梁,那么,编辑对作品的改稿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做好编辑改稿这一责任重大的工作呢?学界的编辑们历来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凌虛、松秀提炼出编辑改稿的三条法则,即能不改,尽量不改;改对不改好;保持原意,保留原味。潘国彦提出编辑改稿“三位”:防止越位、避免缺位、必须到位。这些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于此之外,想要做好改稿这一认真细致的编辑工作,还需要有以下“三要”:
一、要尊重作者
尊重作者,指编辑在加工修改稿件时,既要尊重作者的学识水平又要尊重作者的行文风格。尊重作者的学识水平是做好知识产品的底层认知。有位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曾说过:“只有真正的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的尊重作者。”这对于知识传播类图书的编辑来说,尤为如此。知识传播类图书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垂直内容领域有较高水准的学者,如社会学家、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等,他们的作品往往涉及很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科学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和表达方法。如果编辑没有紧跟前言学科的知识储备,或仅以自己旧有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去主观臆断,大刀阔斧地按照自己的意识去修改这类稿件,那么结果只会是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尊重作者还要尊重作者的行文风格。作品的风格是作者在行文时,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精神阅历和知识水平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是作者作品区别于他人作品的重要表现,这在文学类作品中尤为明显。编辑在加工修改时特别要注意。试想一下,如果编辑任意改作品的风格,将老舍的“京味文学”作品改写成孙犁的“荷花淀派”,或将张爱玲的“海派文学”改写成张恨水的“鸳鸯蝴蝶派”,那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对作品风格本身的一种极大的伤害。
因此,在修改稿件时,编辑必须小心谨慎,谨守编辑加工的第一条必备法则:“尊重作者”。
二、要明确改稿边界
资深编辑林君雄曾对编辑改稿的边界意识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说编辑在处理书稿时,增与删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能胡增胡删作者的作品;二是小的增减和删改编辑可以做,但大的增减和删改责编却不宜越俎代庖,否则会吃力不讨好。
编辑如果胡增乱删作者的作品,不仅会给出版社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失,更会让读者对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公众形象产生怀疑,给作者带来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王蒙的《红楼梦》研究一稿中,有“索隐派”一词被编辑在加工出版时改成了“索引派”,该书出版后,遭到许多读者质疑,一度被学界引为笑柄。[1]还有一些编辑在加工书稿时,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不经核查就无意识地将作者作品中原本正确的内容改为错误的。例如有一本教辅书中,编辑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句的出处改成唐代名臣魏征的名句。其实,这是唐太宗在魏征去世时候说的话。他的意思是善于进谏的魏征去世,使自己少了一面镜子。编辑的这一误改,使得这句名言出处以讹传讹的概率大大增加。编辑龙世辉曾花了三个月时间为《林海雪原》做了几万字的改写,但最后却被校对人员找出了一百多个错误。他于是总结这次的改稿教训,认为帮助作者修改或者改写稿件是一件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的事情。[2]
此外,还有一些编辑在改稿时养成了一种“刀笔吏”和“看人下菜碟”的工作作风,对一些不知名作者的文章不经作者同意,就进行大刀阔斧的删改,有的甚至被改到面目全非;而对那些有一定学术成就、在某个领域有一定威望的作者的文章一字不改,原文照发。这种或藐视弱势作者,或迷信专家权威;或“胡乱改”,或“不敢改”的工作作风,是一种编辑改稿误区,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编辑人员的“自大”和“不自信”。
编辑在加工稿件时,一定要谨记改稿边界,不要越俎代庖。作者的责任是最大化地创造新的写作风格和感觉,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上进行最大化的探索,而编辑改稿是修改润色而不是改写。编辑要努力将作者的作品优化,使作品尽量做到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一个字不能换;二是保证图书作品的完整和流畅,像吃鸭梨,又甜又爽口。
三、要有考据意识
编辑是作者知识产权的管理者和运营者。作者将稿件作品交付给编辑后,编辑就要确保作者内容产品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谨性。编辑在加工作者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沉住气、静下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字词句或标点符号,只要感觉到有疑问,一定要及时查找权威的工具书或咨询业内的专家学者,考据文章问题的来源和出处,直到将疑问弄清楚为止。
譬如在一篇文稿中,先后出现了“色诺芬尼”和“色诺芬”两个人名,如果我们仅仅通过人名就判断他们是一个人,笼统地将它们前后统一,那么就会犯下不考据马虎对待作品的错误。因为前者“色诺芬尼”是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而后者“色诺芬”则是一位古希腊的历史学家。[2]2020年第2期《咬文嚼字》中,有一篇“‘泥人张并非出自无锡”的文章,说《北京晚报》刊载的《文化之花 土生土长》一文中,有一句“俗话说,靠山吃山,江苏无锡的泥土,可捏出各种造型,出了有名的‘泥人张……”实际上,如果我们略加考证,就可以知道“泥人张”是人们对民间手艺人张明山的别称,而张明山并非出自江苏无锡,而是出自天津。
由于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很多资料的核查都可以先通过网络查找关键词的方式来进行比对、核查。但图书作为纸质出版物,它印在书上的白纸黑字是受到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监督的。所以即使网络信息发达如此,编辑在处理书稿时,也依旧要重视考据,不可以也决不应该随心所欲,草草了事。在加工书稿的时候,编辑必须要依据权威的工具书和可靠的资料,如国家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或《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在引用文学作品、儒家经典或名人伟人的著作和讲话时,也要多多采用权威出版社出版最新版本。例如我们在通读毛泽东的文章时,对其引文的核查应多参考人民出版社或三联的版本;核查外国文学名著的引文时,可多核查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的版本,核对英语教辅的译文时,可以利用商务印刷馆的版本。在核查资料的过程中,编辑们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责任意识、提升了自我的文学素养。
四、结语
改稿是编辑案头的基本功,也是衡量编辑职业水平的重要环节。编辑改稿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编辑有相当的辨别能力、编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编辑应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三力”,在改稿过程中,牢记“三要”,打牢自己的学养根基。
参考文献:
[1]潘国彦.编辑改稿“三位”[J].中国编辑,2006(4):38-40.
[2]武文茹.编辑改稿:“小题”还须“大做”[J].闵江学院学报,2003(7)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