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华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之称,其闻名遐迩的颐养精气的神奇作用横贯东西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国家。据史书记载,中国野山参的应用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对野山参的药用价值都有详细的记载。采挖山参的历史起源于美丽富饶、自然资源丰富的长白山。作为长白山的余脉,辽东山区山林中也有山参分布。人参炮制技艺便是依托辽东山区尤其是新宾县内的独有的山林资源、采挖山参习俗、人参炮制而产生的。新宾县全县境内共有森林总面积592.5万亩,土地面积39.7万亩,有73个农、林、畜场,养参面积达到13万多亩。其独特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沿着境内最长河流苏子河世代而居的满族民众掌握着传统的人参炮制技艺。
古时候人参被称为“人精”“地精”“参娃”,这个称呼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参生长的年头久了会土遁,能躲避开挖参者的寻找,还能幻化成人或其他动物等等的民间传说;再加上人参的药用功能广泛、作用神奇,凡是对症食用者,多数都能药到病除,有起死回生的神效,人们把人参这种本属药用植物的草,神话般的“精”化起来。由此便产生了许多以参为主,以人为辅的神话故事。
相传,东山里有一座仙女山,山上有两棵生长数年的姐妹参,因久慕人间生活,姐妹参就变化成了脚穿黑布绣花鞋,身着绿裙,头插红花的两位美丽的姑娘。她们驾一辆毛驴车,自称是锁阳城中王员外的孪生遗女,到山里桦树屯的姨娘家串门。随后,姐妹俩便各自与屯中李大户家的王长工、刘马倌两个勤劳朴实的小伙儿相爱,结成了美好姻缘。还有另一则故事,说的是东山里太平屯有位年近花甲的穷苦老汉,因进山采药不慎跌落崖下,摔成了久治不愈的重瘫。正在南山老榆树下修炼的人参太太闻知后,来到老汉家,割下自己的左手入药为老汉治病,一夜之间就使老汉病愈如初,而人参太太自己则需要回山趴土疗养六十年,才能再生长出左手的感人故事。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辽东地区数不胜数,诸多人参故事的产生不仅能看出人们对山参的热爱和崇拜,也体现出山里人着意宣扬山参的神奇药效价值。同时也向世人昭示:山参是中国东北山林里出产的一种最为珍贵的天然绿色宝物,唯有勤劳朴实、善良有德之人才能得到它。
从一种山林资源——人参,到为人所用的人参原材料,其采制过程贯穿了太多的山规行话,而这些为行业采参人所掌握的规则,也逐渐为普罗大众所知晓,成为引人入胜的采参文化。
采参前:东北地区把采参或挖参叫做“放山”。放山一般是几个人一伙儿,自愿结伴,推选其中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当头儿,称为“参把头”。采挖野生人参并非易事,“放山”少则要几十天,多则要几个月。采参者要带上大量的生活物品和采参工具,由“把头”带领进山。“放山”有着独特的行规。进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搭窝建棚先安顿下来。然后,要在“把头”的带领下,焚香烧纸,跪祭采参人的祖师爷——“山神”老把头,祷告平安,万事如意。事毕,“把头”当众宣布采参的“山礼山规”:采到的参,要由大家平分。
采参中:“放山”时要排成“一”字横队,“把头”在横队右边,另选一个有放山经验的做副手,叫边棍,处于横队的左边。横队中间的叫腰棍。横队各人之间约3米,用“索拨棍”拨草,边走边看。最先发现者身份是“开眼”,发现了人参要“喊货”要手拄“索拨棍”,大喊人参的名字“棒槌”。“把头”听到后马上“接货”,大声问“什么货”?发现者要根据参龄按照行话据实回答。比如二品叶的叫“二英子”,三品叶的就说“灯台子”,然后“把头”将“棒槌锁”(采参工具)的一端系在参茎上,另一端系在“索拔棍”上,以防“跑掉”。锁好参后,召集众人伏地磕头,向山神表示谢意,然后“端货”(即开始挖“棒槌”)。开始挖的时候“领棍”的人要说声“抬货”,寓意着这棵“棒槌”长得大、沉重、需要两个人往外抬。最后“收棍”(停止寻找“棒槌”的活动)。放山人一般在挖到“棒槌”后,用三块石头就地立起一个石头庙,作为此地曾挖过山参的纪念物,也是为感谢仙神赐给“棒槌”而修建的简易庙——“把头庙”。如果放山人寻找到的“棒槌”小,不值得立“把头庙”谢山,便把“棒槌”挖出来后,又把土回填到坑里,再取根带叶的鲜树枝插在坑上,称之为插花。如果一天之中白白地挥动“索拨棍”拨打草棵子,却没见到一苗“棒槌”,白费劲儿就成为“打草”了,也称为“白打草”。如果在寻找“棒槌”的过程中遇到了蛇时不准大呼小叫地喊蛇,因为蛇和“折”谐音,不吉利,需说钱串子,寓意连续得到“棒槌”,卖得的钱可串成串儿。放山过程中吃午饭时不准说成吃饭,因为饭字的谐音是“犯”字,不吉利,恐怕在找、挖“棒槌”时发生什么不吉利的事儿,所以把吃午饭说成“拿赏”,以图拿到山神、土地赏赐给的“棒槌”。
采参后:放山人采完参后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祭山。所谓祭山就是谢山。挖到“棒槌”的人要带着猪、羊的头,或水果及鞭炮香支等物品,到挖到“棒槌”的地方——“把头庙”前进行摆祭,表示对山神、土地仙神们的感谢。除了祭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参的储存。辽东放山人最原始的储存方式就是窖盒储存。即寻参人挖到参后,需要从活的楸树、椴树等树上扒下一块约一尺多宽、一尺半到二尺长的树皮,用来制作成装参的窖盒。制作成的窖盒内垫青苔,青苔上面摆放好挖到的参,参的上面再盖上青苔或湿的树叶草叶等物后,再合上窖盒包扎起来。窖盒内垫上青苔、参上盖上青苔,能起到保鲜、防止碰磨伤参的作用。这种用树皮制做的窖盒装参,可把参保管得完好无损,同时也便于携带及参在数日内的存放保管。放到凉爽地方储藏,可保鲜20多天。
据史料记载,新宾及周边地区的人参炮制技艺始于努尔哈赤在建州(赫图阿拉)时期,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据《满洲实录》记载:“初国人刨采人参,未谙制法。渍之以水,明人佯不欲市国人恐朽败。急售。鲜所利益。上(努尔哈赤)教以制法。令熟而干之。可已经久。不急售。仍许通市于明。所济甚众民用益饶。”
与鲜参和生晒参不同的是,人参炮制技艺区别于一个“熟”字,包括生浆、入窖、洗刷、蒸熟等8道流程,制好的参品储存年限延长了,质地、口感、效用也很受人喜欢。而要想熟得一颗好人参,没有完整细腻的炮制技艺,是做不出来的。其中,入窖是把经过生浆后3天之内来不及加工的人参(淀粉和浆都特别足),为了避免其跑浆和腐烂,放入地窖(地窖不见阳光,处于恒温状态)中储存,时间为10天。此阶段内参体内的淀粉可转成糖,这种转变完成之后,人参可以接触水进行蒸熟。从窖中取出还带有泥的人参,为了保证人参的品相,需进行人工手刷,将泥土去掉。洗刷时,使用泥盆和软毛的刷子,要顺着参须的方向慢慢刷,动作幅度和用力要适度,不能破坏参体。
接下来就是最谨慎的蒸熟环节。人参从山上“起”下来到进锅之前不能超过15天。洗刷干净的人参进入蒸的阶段,所使用工具为:30~50印之间的铁锅,木质锅叉,高粱秆做的蒸帘和木质锅盖。按大小分出,将人参以45°斜插在蒸帘上,大头朝下进行蒸熟,一锅一般能蒸两帘。锅体成密封状态蒸1小时。待蒸熟后的人参彻底放凉,可将人参放置于木头盘子或竹盘子内,放在阳光下晾晒、自然风干2-3天,期间也可以翻动人参,最终使参体干燥,表面没有水分。烘干是除了“蒸熟”之外的另一道重要工序。起初是将人参放在火炕上烘干,手放在炕上不烫手即可,温度为40℃-50℃,时间为2-3天。现在使用烘干室烘干,将人参放置在摆盘内,置于烘干室进行烘干,温度为40℃-50℃,时间为2-3天。超过50℃人参就会变弯,低于40℃人参还会有水分,具体温度需要手艺人根据经验和天气状况来判断。之后便是对变干之后的人参进行“形象处理”,不同种类的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园参可根据购买者的需要,修整参须,完全去掉,或固定参须使其更美观;林下参一般要保持参须的形状,保证须路齐全,不需要进行下须处理。最后根据人参的大小、品相进行分等,然后进行装盒、装袋。
新宾人参炮制技艺是中国人参加工炮制和“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当地山林资源的一种探索和认知。目前以李仁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将从小跟着“参把头”“赶山客”学习人参加工的技艺与非遗传承、社会责任担当融为一体,践行着保护非遗、乐享非遗的信念。尤其是2020年的抗疫之战中,人参炮制技艺所属企业先后18次、累计捐赠848万元人参制品及医用酒精,陆续送至全国多个省市区的近百家医院、疾控中心、诊所、公安交警部门等一线机构。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面前,人人都是行动者。作为辽宁非遗一分子,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也是企业发展不忘社会的责任担当,非遗技艺惠及民心应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