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豪 刘志宏
摘 要: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除了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创新外,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也实现了创新和发展,教学质量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职业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从多维度促进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J5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2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现阶段的推进的教育改革方略,其一方面是要摆脱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桎梏,另一方面具体的实践就是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我国设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未来我国的人才培养情况,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为我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之举
我国现阶段进行教育改革其本质目的就是提升教学质量,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将知识通过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传输给学生,而同时,针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提升教学质量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给予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对专业建设本身具有重要影响,影响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也是专业人才建设和投入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还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给予教师正确的客观评价,让教学质量评估更加趋于科学,形成一个有效的教学促进机制。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客观且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反映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前提则是这个体系是趋于完善的,能够给予专业和教师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能够起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教学质量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整体的一个评估,因此,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水平,就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个维度来讲,这也是对我国教育改革政策的一种落实。
(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改革不仅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堂,也对教师技能、教学质量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时代的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时代,教师质量评价标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评价标准来评估当前职业院校艺术专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让这种评价更为客观,也能促进当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教师质量评价的与时俱进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战略的必然要求,不断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教育的持续推进,为我国专业化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是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中首要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二:首先,教师质量评价主体存在一定局限,根据以往教学质量评价来看,无论是对课堂的评价还是对于教师的评价,都是由教学督导或者上级教育部门进行评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各级教育中,学生已经成为现在课堂教学主体,而不是教师,更不是上级主管部门,因此,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认定就存在固有的局限,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在教学质量评价中,通常都是通过一节课作为代表进行评价,而这种样本采集方式就是不科学的,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不应该仅仅限于某节课,这对于教师、对于课堂都是不科学的,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出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不夠科学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针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质量评价应该不仅仅限于课堂,而应该从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作品的水平等等方面来全面考察,而就目前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中,缺少的正是这种全面的评价方法,评价更多的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时代的发展让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课堂已经不仅仅限于教师传授学生知识,而更加倾向于一种教学相长的平等化课堂,因此,教师质量评价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课堂教学质量,才能针对性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三)教学质量评价人员不够专业
教学质量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教学质量评价的科与否,就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就存在教学质量评价人员专业程度不足的情况。首先,从教学质量评价人员的组成来看,通常这项工作是由教学行政人员完成,而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该部分人员长期不在一线教学岗位,对于教学工作的评价只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方法来决定好坏,因此,这就给教学质量评价埋下了隐患;其次,就专业本身特点而言,很多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外,还会聘请一些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具有丰富经验的民间艺人,这类“教师”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执教资格,但其异于常人的设计思路和丰富的经验是课堂中没有的,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机会,而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对于该部分的评价就显得不甚科学,无法有效评价这部分学习的重要性,而教学质量评价人员更是对此类教育不能给予正确的看待和评价。
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策略
(一)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基础,因此,要针对其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就评价主体问题,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者相关行政部门,就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教学质量的好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将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交还给学生,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才是最终要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当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学生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在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给予充分考虑,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其次,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课堂,不能仅仅以某节课作为评价的主体,要选择一定时期内或者一名教师的几节课堂,才能充分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这无论是对于职业院校还是教师来讲,都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评价方法,同时也是对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负责的一种评价,也能够逐渐促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不断趋于科学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评价而言至关重要,好的方法可以呈现客观的结果,因此,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现代教学课堂,并且可以为现代教学课堂服务,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首先,就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的原则,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探索更为适应当前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同时应该明确的是,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于职业院校中的实践课程,应给予合理的评价,甚至其评价比重要高于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学生营造一种实践性课程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而言,理论的讲授是必要的,但同时,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好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的学生思维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设计中获得灵感,使艺术设计更具灵魂。因此,针对这种实践课程,应该配备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合理评价这种实践性课程的作用,从而让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引进人才,提升教学质量评价队伍专业素养
人才在教育中的意义不必赘述,针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问题,要坚持引进人才,不断让教学质量评价队伍参与一线教学工作,才能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之前谈到过的问题,很多教学质量评价人员并非一线教学人员,这就对一线教学工作认识不深,因此,从这个维度来讲,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就要充分参考一线教师的想法和对于课程改进的建议,并且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引进具有一线教学经验,有具备教学质量评价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根本目的;其次,针对职业院校中一些实践性的课程,要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学生作品评价课程体系,这种教学质量评价更加能够凸显教学效果,好坏一目了然。除此之外,除了科班專业教学质量评估队伍外,职业院校还应网罗和引进民间具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创作者,可以给学生进行校外辅导,虽然这些人并没有教学经验,但却可以将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再多的理论学习也不如更好的实践,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职业院校要更加注重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意见。
四、结语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问题,是我国教育改革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教学质量评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不断强化职业院校专业的内部控制,优化课程结构,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课程中存在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的事业发展与腾飞。
参考文献:
[1]李颖峰.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9(12).
[2]于士平.关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
[3]金花,杨杰.基于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