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云
摘 要: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点繁多且问题分析方法多样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地理学习中,高中生若一味按照线性的方式理解知识点及其中的联系,很容易陷入思维误区,而思维导图的出现使高中生拥有了更好的思维工具。为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结合思维导图的三点应用原则,提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情景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教育;地理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9-0263-01
思维导图通过挖掘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补充知识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同时使用了更为直观的图形、符号等元素,将原本复杂的知識点以清新、整齐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地理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串联知识点、绘制导图内容,以及回顾巩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按照个人喜好安排学习过程。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介绍并推广思维导图,使学生尽早习惯这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需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在实行“生本”课堂的当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越来越强的主导权,尤其是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高中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不愿被课堂的固定模式束缚,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课堂学习[1]。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是对学生思维的复现,这时学生只有依照自己的真实所想排布知识内容,才能制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思维导图,若是教师过多干预学生的思维导图内容,则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必须坚持学生主体原则,使学生拥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权利。
其次,思维导图的应用需遵循教材导向原则。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思维导图服务的对象是课程内容,教师在推荐这一方法时,虽然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这一项学习工具完成学习任务[2]。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必须以教材为参考,只有学生牢牢围绕教材内容呈现思维过程,思维导图的作用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最后,思维导图的应用需遵循自由开放原则。思维导图具备发散性的特征,这与思维的固有特征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在绘制与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必然会被其中的元素启发产生新的想法[3]。这时,地理教师应尝试鼓励学生产生自主思考,维护思维导图学习的开放性,使学生在自由的思维探索中获得新的领悟,以此推进地理教学境界的提升。
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2.1 课前预习,了解知识框架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面对课业繁重的高中阶段学习,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时间,对即将学习的课内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预习,大致了解知识框架,以便在课堂学习时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因此,在课前学习这个应用情景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介绍新知识的整体逻辑,让学生在自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了解某一节课程的表面内容,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到内心有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中“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使其在预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本章节的基础内容。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地理教师考虑到学生此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并不了解,可以指导学生重点关注每一小节的标题,并找出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来,具体如下:
〖TPT19.TIF;S*2;X0;Z0;Y0,BP#〗
2.2 课堂学习,补充框架内容
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时间万分宝贵,每一分、每一秒都应有恰到好处的使用。在课堂学习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当堂所讲的内容,要求学生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补充在课前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完成对课堂内容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在已经具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记录课堂的重点与难点,可以在借鉴教师所讲思路的同时,进一步发展自己原有的思路,在补充好知识框架的同时了解自己的欠缺之处。
例如,同样是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一章的内容时,地理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善思维过程,并将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呈现在思维导图上。这时,结合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两类因素,教师可以提出“自然因素通过什么方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在自然因素面前,社会经济因素是否总要做出让步”等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讨论,并给出答案。在学生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出当地交通运输建设中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解。通过了解具体的案例,高中生在讨论中会发现,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会带来科学技术的提高,这会大大增加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能力,于是交通运输布局可以在更高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因素的需求。在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将课堂学习的新见解添加到原有的思维导图中。思维导图的具体调整结果如下:
〖TPT20.TIF;S*2;X0;Z0;Y0,BP#〗
2.3 课后复习,加深知识理解
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课后练习的方式比较多样,既有理论性很强的知识逻辑梳理,也有应用型很强的实例分析,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综合能力才能顺利应对百变的课后作业。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地理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用作学生课后练习的一种方式,使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亲手绘制的思维导图,继续发散思维,联想新的问题,加深旧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不断完善、补充自制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个人需求展开学习,增强了地理学习整体的连贯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高中生不可多得的优质地理学习工具,起到了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与强化地理分析思维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高中生完成地理学科的学习。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高中地理教师应遵循学生主体、教材导向与自由开放的原则,按照学生预习、学习与复习的不同需求引导思维导图的不同使用方式,利用思维导图陪伴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琳.高中地理思维导图与地理区域整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002):60.
[2] 焦存志.基于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J].教育观察,2019,000(015):P.72-73.
[3] 韩卫.基于思维导图的“热力环流”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9,000(00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