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的平台课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0-09-09 07:24胡坚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专业群模块化课程设计

胡坚

摘 要:职教“20条”和国家双高计划为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指明方向,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对专业群群内专业培养学生共同的领域知识和综合素养起到关键支撑。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专业群平台课为例,探讨专业群平台课基于“平台+模块”架构的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实施过程,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专业群;平台课;模块化;课程设计

1 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方案中明确了将建设150个骨干专业群的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则进一步指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专业群建设背景下,讨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群层面的特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职教界研究的热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设、高层互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底层打造的即是四门专业群平台课,和专业课程定位相比,平台课程不仅是群内各专业入门课程的前导,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与专业群对接领域的背景知识和综合素养。专业群平台课程选择是否合理?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实施是否可行?直接影响到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学生跨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专业群平台课为例,探讨平台课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施的过程。

2平台课程建设意义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常以一门高级程序语言(C、C++ 或Java)为载体,重点讲授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基础的程序设计能力。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深入信息技术领域的入门课程,为后续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大类招生及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对《程序设计基础》进行平台课类型的课程建设和探索具有实践意义。

3 专业群平台课设计思路

以“平台+模块”模式灵活组织规划教学内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按照 “基础平台+拓展模块”模式进行重构。基础平台,即程序设计思想部分,具体包括走近程序世界、程序设计与算法、程序设计模式及程序开发环境。拓展模块,包括面向对象编程-Java语言、面向过程编程-C语言以及ACM程序设计,共三个模块。我院信息技术大类各专业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分层分类,灵活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体化课堂来保证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将教学课堂

搬进设施先进、模拟软件开发小组环境的场景式智慧实训室,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在同一个教学时间段、同一个教学场所内进行,并通过线上课堂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采用项目演示、教师讲解、学生实践与总结等过程来展开教学。在教师讲解阶段,教师不仅要以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同时,还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来逐渐引导学生对于项目功能的认识,达到以融“教、学、做”为一体来实施课程教学。

4 课程建设与实施

根据就业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和基础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课程组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来自阿里、浙大网新、谁与电子等企业)根据调研获得的信息技术大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和岗位群,梳理出程序设计相关岗位,进行了细致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素养分析,并融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

软件开发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案例驱动、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主流的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编程模式,掌握运用Java(C)语言进行简单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桌面开发初级程序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岗位素养。

选取合适工程案例,将其有效转换为教学项目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关键。选取的案例既要考虑其典型性,还要考虑它对于知识点的覆盖及其实用性。由于专业群平台课授课对象往往是大一新生,基于其认知水平和规律,本课程无法像专业核心课程一样引入真实企业运行项目进行项目驱动教学,但可在不同模块教学中引入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如在程序设计思想中的软件开发流程部分,因为不涉及具体编程,就可以引入一个较大规模的、企业真实项目(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功能分解及开发过程讲解;而在面向对象编程-Java部分,因为学生几乎零基础,更为适合的是以企业应用为背景,模拟若干简单而能体现软件开发思想的工程案例,对接语法知识模块,并开发课程学习任务书,在每个任务中把JAVA语法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融入进来。

以“案例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程序开发项目为载体,模拟软件的开发流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测试(调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每個任务都让学生以项目开发小组的形式按照简单的开发流程完成任务(其中需求分析、软件测试、软件文档编写从简单到逐渐规范的方式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从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两方面营造职业情境,体现基于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化的软件应用与软件开发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

推动课程教材、网络课堂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以培养编程逻辑思维能力主导,以培养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目标,以分层、组合为特色,开发课程立体化配套教材。此外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按照“素材、积件、课程”的建设思路,组织专业群该课程教师,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标准、课件、试题库、项目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

建设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有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也有企业行业专家,大家共同合作,在课程的建设中由专家把关,企业的技术能手和学院的教师配合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以及课程的评价,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以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在企业的技术能手也更了解教学和学生的同时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形成一种相长的态势,有利于持续发展。

形成三维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本课程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的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并形成为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维评价主体。

参考文献:

[1]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 李甜甜,刘静.教育现化.2019(35)

[2] 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J].梁克东,王亚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

[3] 职业学校精细化合作教学与课程模块化探析[J]. 逯长春.职业技术教育.2016(05)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专业群视阈下三教改革体系构建与路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实践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90823 。

猜你喜欢
专业群模块化课程设计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