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祥
摘 要:在我国各类建设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水利工程项目中也愈发广泛的应用了混凝土技术,该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且获得了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特征进行阐述,并分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指出如何创新混凝土技术、提高混凝土技术应用技术和效果的相关建议,目的是能够为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创新;水利工程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浸提那,各种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水资源污染及短缺问题更是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不断提升对洪涝灾害的抵抗水平,水利工程将调配及利用水资源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分析水利工程中施工创新技术
(一)创新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文中分析的混凝土坝相关施工技术创新工作包括更新机械设备、控制裂缝和应用模板三项内容。首先是更新混凝土机械设备,通过应用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系统来构建混凝土骨架,是提升技术先进性、智能性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够提高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坝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符合设计的标准。过去传统的施工方法很容易由于人工操作失误等原因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改善老旧设备存在的弊端,让整个生产工序更加规范的同时,对工程质量起到保障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对全自动生产系统的使用也对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起到了间接的提升作用,符合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无论是在优化整体工程使用性能还是提高混凝土强度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应用更新混凝土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1];其次是创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目前大多数混凝土坝施工项目开展时,会采取补偿收缩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裂缝,其主要是能够降低混凝土在制作准备期間,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利用对坝体内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促使混凝土保护膜形成,以此来防治混凝土坝出现裂缝的情况;最后是要创新混凝土坝组合钢模板,在混凝土施工期间,成本投入较多的就是混凝土模板的构建,而且混凝土模板的构建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整体稳定性及美观程度,所以这一环节非常关键。为能够提升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现阶段通常会在建设混凝土坝期间采取组合钢板模板技术,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压缩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让混凝土施工项目更加美观,因此在大型工程或中小型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二)变态混凝土技术的创新
我国在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后,对混凝土技术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即变态混凝土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大量大中型水利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并获得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这种技术方法主要是把水泥胶浆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混凝土当中,再经过插入式振捣器对其进行振捣和密实,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混凝土材料,这种变态混凝土材料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具有相同的结合质量,但是它能够大大减轻混凝土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符合坝体建设对混凝土各个方面的具体需求[2]。所以说,变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比较来看,在实用性和经济性方面优势更加突出,所以成为目前乃至将来,水利工程中极为受欢迎的施工技术之一。
二、提高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水利工程施工配料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混凝土施工配料的相关质量与混凝土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为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必须要保证所选混凝土的粘结性、流动性和保水性,严格控制配料期间混凝土的性能参与和强度,这是保证混凝土项目整体质量的根本。为能够使混凝土有更好的使用性能,需要合理把控配料期间混凝土的材料、湿度及温度,尽可能降低各种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使混凝土调配比例处于标准范围内,符合相关设计的标准及规定。混凝土配料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对混凝土流动性有所保证,混凝土流动性会受到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法及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混凝土模板上混凝土无法均匀、密实的填充,就会直接降低混凝土整体质量。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混凝土的粘结性,缺乏粘结性的混凝土经振捣进入模型之后,不能让水泥砂浆把石子完全包裹好,所以导致石子与水泥砂浆分离,进而造成混凝土强度和耐久度降低[3]。
(二)满足水利工程中对混凝土的搅拌需求
搅拌混凝土时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必要环节和关键工作,这一环节的质量高低会决定混凝土制备工作的效果好坏,因此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的质量,使其满足水利工程的搅拌需求,保证整体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选择专业人员来从事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混凝土搅拌期间,保证搅拌操作的合理性,有效把握材料投入流程及搅拌的市场,保证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与此同时,在搅拌工作展开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避免设备运行期间出现故障,保证相关设备的运行更加可靠、安全、稳定[4]。
(三)保证混凝土运输、浇筑和振捣环节符合相应的标准
在混凝土搅拌工作结束后,会利用运输车将混凝土材料运输到指定的施工区域,在约束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与均匀性,管理混凝土运输车的人员必须要引起重视,保证运输容器的密闭性,并利用植物油隔离混凝土与容器,避免在运输期间混凝土发生离析的情况。混凝土达到施工地点后,会实施浇筑操作,这一环节要保证建筑技术科学、合理,利用层层浇筑的方法进行,并保证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20里面厘米之内。除此之外要联系进行浇筑,不能出现中断的情况,并在浇筑工作进行期间不断进行振捣,控制振捣的沉落程度处于标准要求范围内,不能与模板有所接触,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振捣效果。
(四)加大对混凝土的防冻养护力度
在混凝土力学及热学的影响下,混凝土浇筑期间出现裂纹的情况市场发生,这对于工程的质量非常不利,加大对混凝土防冻养护的工作力度,能够有效控制裂纹出现。该项工作的目标是避免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其材料达到峰值强度,阻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通常情况下,在冬季开展施工操作时,会采取蓄热保温的手段,就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膜或者岩棉板材料,尽可能降低热量的散发。这种方法在改善混凝土热胀冷缩期间产生裂纹问题的同时,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年限,增强了其使用性能,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结束语: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其发展造成制约,包括工程设施老旧、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发展已经无法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因此必须要提高水利工程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除上述的措施之外,还应该要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振国.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3020.
[2]田丽,马雪梅.施工与混凝土技术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1):186.
[3]张卫秋.施工与混凝土技术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2322.
[4]翁其文.施工与混凝土技术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