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不养驴,但在张大姐看来,李家村有两头“驴”:丈夫老李是一头“老驴”,儿子小李则是一头“小驴”,爷俩都犟得很,都犟得像头驴。“小驴”没长大的时候还好一点,父子发生矛盾时,张大姐还能从中调停一下。后来,“小李”变成“大李”了,前年的一次争吵之后,一尥蹶子,跑到深圳打工去了,已经两年没回来过年了。
虽然很想念儿子,但张大姐还是认为丈夫是对的。他以前是一位乡村小学民办教师,一辈子都没转正是他最大的遗憾。而小李毕业后老李好不容易让他在镇上初中当音乐老师,是有编制的那种,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也算是弥补了老李的遗憾,为什么要跑到大城市去折腾?梦想?那东西能当饭吃?但没办法,儿子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了啦。
“张姐,张姐,你儿子上电视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里头一个很兴奋的声音说。
肯定是个骗子!最近镇上一直在宣传,提醒大家一定要防范电讯诈骗。张大姐毫不犹豫地挂断了电话,并且还把那电话号码给拉黑了。
她刚挂断电话,丈夫老李的手机也响了,是他的一个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打过来的。
“李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儿子上电视了!”电话那头说。
要不是对这个声音很熟悉,老李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像张大姐那样挂断电话、拉黑。但很快,他的心跳得特别的厉害。
“上电视?上什么电视?他出事了?被公安局给抓了?还是被车撞了?”老李焦急地问。
听丈夫这么一说,张大姐的眼泪就“哗”地一下子流出来了。
“不是不是,您想错了,您儿子是上电视唱歌了,还有导师选择他做自己的学员!”
“唱歌?导师?学员?什么意思?”
“您没看电视吗?最近有个唱歌的节目很火的啊,就是一些明星当导师,然后选择歌唱得好的人做自己的学员,亲自指导。您儿子被三位明星导师看中了!”
“你确定?没有骗我?”
“李老师,我怎么会骗您啊?您打开电视机,看回放就知道了!我先不跟您讲了,您快点打开电视看一下。”
自从儿子走了之后,他们很少看电视了。放下电话,两口子赶紧打开电视看回放。在64倍速快进之下,他很快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儿子。那舞台是老李一辈子都沒见过的,他也第一次发现原来儿子唱歌那么好听。
“看你的资料,你原来是名音乐老师,后来为什么辞职了?”导师问。
“我父亲要我当老师,可我还是想当一名歌手,唱自己的歌。”儿子说。
“这首歌是你写的吗?为什么取名叫《错位》?你想表达什么呢?”导师接着问。
“‘你想要的我做不到,那不是我认为的好,我只能选择逃跑,只愿有一天能证明,我依然是你的骄傲,然后与你拥抱,这些话其实是唱给我的父亲听的……”
还没有看完,老李已经泪流满面。
本文有以下三大亮点:
1.小说题目“错位”,有着多重意蕴。形式上看,它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内涵上看,它表面上是因为父子性格上都很“犟”,但实际上是父子之间的“三观”错位;同时,标题又对应了结尾歌曲《错位》。
2.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有意设置了一系列矛盾冲突,让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其中,既有表层的——对小李上电视一事从怀疑到相信,更有深层的,父子二人由矛盾、错位到和解。
3.结尾画龙点睛。文章提到的参赛曲目《错位》的歌词虽短,却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既有形式上的音韵美,又有情感上的感人至深。小说结尾艺术留白,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