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而如今,无卡取现,刷脸支付……
从封闭的栅栏银台,到开放柜台;从简陋的营业大厅,到智能网点;从噼啪的算盘声,到自助叫号;从鼓鼓的钱袋到手机银行;从现金票证到刷脸支付。改革开放40 年以来,老百姓生活离不开的金融机构——银行,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浦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上海联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西部门户,在青浦由“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的进程中,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青浦支行也一直在为打造上海农商户身边的便利金融而努力。
1+1+N,让“冷机器”服务更“温暖”
老李是青浦鹤森生活广场的一位商户主,“自从广场添置了ATM 之后,每天营业收到的现金就会通过ATM 存入建行,同时我也办理了建行的商户POS。”
老李说让他真正感觉到银行服务方便了,是建行在附近开设了金融服务站后。之前建行的营业网点距离老李所在的广场有4 公里多路程,而现在一些定期储蓄和投资理财都可以在金融服务站办理,再也不用跑来回8 公里了。
要变“人机分离”为“人机融合”,让老百姓学会使用多功能的智能机具。青浦建行在区内人流量较为集中的离行式ATM 周边,先后开辟出了一系列半封闭的金融服务站,打出 “周五中午不见不散”的口号。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配备两名员工携带“E 动终端”及“龙易行”智慧终端,依托于能够办理现金业务的自助设备,同时办理开户、聚财签约、投资理财、信用卡等日常业务,形成一条全功能、广覆盖、高效益的闭合金融服务链。
金融服务站也是青浦建行打造1+1+N 的外拓服务模式的重要一环。第一个“1”是传统银行网点,第二个“1”是离行式自助银行,“N”则是外拓 E 动终端和龙易行智能终端。通过1+1+N 的外拓服务模式,打破了银行服务时空界限,拓宽了金融服务半径和服务范围,提升了传统银行的整体服务能力。
一触即贷,“急人之困,解人之忧”
练塘茭白和白鹤草莓是青浦最著名的两项特产。然而每到采收期,青浦众多农产品批发个体工商户中的一员王老板则总是焦头烂额,手头资金不够。
但在今年的练塘茭白节上,王老板扬眉吐气起来。原来使用上了建行“快贷”产品。经营农产品批发多年,老王每年都能攒下不少资金在建行办理储蓄存单或是理财产品,早几年已经是建行的优质VIP 客户。得益于多年良好的储蓄理财习惯,王老板也获得了建行 “快贷”额度,大大解决了采收期面临的资金周转问题,而在收购到出售之后又能及时将贷款结清。 “每天几十块的利息,随借随还,再也不用到处借钱了。”
千年古鎮朱家角,“刷脸”畅游
作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朱家角古镇有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北大街,号称是沪上第一明清街。“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独特的“一线天”构筑和摩肩接踵的人流凸显出它与众不同的一面。
朱阿姨和小姐妹们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北大街逛上几圈,“从放生桥走到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朱家角最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啦!”聊起朱家角面露自豪的朱阿姨说,她最近还有了新发现,“现在北大街上买粽子和青豆,都可以‘刷脸支付了,这么高科技的消费方式,我在其它古镇旅游真的还没有看见过呢!”
“现在银行窗口越来越少,机具越来越多,起初也挺难接受的,现在越来越能熟练使用了。”
“银行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每次体验都有建行金融服务站的员工教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学习中。”
“我已经很久没有带钱包了,无卡取款、扫码支付、刷脸支付,无感支付,银行的产品真的很方便。”
当时代慢慢变迁,老百姓原来习以为常的金融习惯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行作为金融改革的参与者之一,不断打造贴近百姓生活的“大众银行”,让“便利”金融真真正正飞入寻常“农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