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秋 张敏
会展专业是教育部今年创新特设的第一块交叉专业实验田,是为中国建设会展强国、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长期以来,会展专业不叫会展专业,叫会展经济与管理,或艺术与科技,因为幼弱而依附于人。教育部的决定,结束了会展专业成长发展长期摸索的阶段。上海大学会展专业已走过了十五年的建设历程,这里从专业定位、成长历程、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科支撑几个方面,向大家报告,欢迎批评指正。
上海大学会展专业2003年开始筹备、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05年正式招生,当时的名称为会展艺术与技术。面对中国加入WTO、世博会开始筹备的紧迫需要,特别是政府期许和各学院请战的热情,时任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多学院合作办学,分工为新闻传播学院侧重会展策划与经营,美术学院侧重会展艺术设计,机自学院侧重会展技术;几经实践后又将会展专业集中交还新闻传播学院,回归会展策划与经营。2012年全国本科专业缩并,专业改名艺术与科技,2018年进一步归属艺术学。在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大学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支持下,2019年底上海大学会展专业屡经答辩、申报目录外新专业自立终获成功,由此成为目前全国首个以“会展”命名的本科专业。2020年3月5日,教育部正式发文(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上海大学会展专业成功获批目录外新增第一个特设交叉本科专业,纳入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尽管屡遭专业更名和学科归属困扰,导致定位干扰、生源变化、合作艰难等波折不断,然而上海大学会展学专业全体师生始终初心不改,坚持不懈,坚持以会展策划与经营为专业定位,以交往沟通服务为特色定位,以中高端型后备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立足“三个面向”,服务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立德树人教育和跨学科复合教育,着力在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会展策划、市场调研、展演创意、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综合能力,以应对会展业竞争国际化和业界、学界对会展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并以此形成办学亮点,在全国高校会展类专业中脱颖而出,彰显差异化和区别度。
在我们看来,会展是以有组织现场集聚为特征的周期性交往沟通活动。它以主题化时空为核心,新、特、专、精为看点,表达展示为手段,供需互动为目的;其独有功能是通过定向式邀请、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认知性互动和分散式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市场关联,促进政治进步、经济繁荣、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会展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占有两个大类,即商务服务业和娱乐服务业,主要包括商务会展、科技会展、旅游会展、体育会展、文化会展服务,以及文化节庆活动策划实施服务、体育表演活动策划实施服务。
长期以来,会展类专业因其经济管理观、艺术科技观或旅游服务观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会展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交往的沟通本性,仅限于说明会展活动所派生的经济管理现象、所需要的艺术科技手段或所导致的旅游目的景观,未能从形成会展活动的历史根源、现实需要和策划经营方面,解释会展活动的生成原因、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及其特定的内容形式与属性、特点和规律,从而影响了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信念、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期待。上海大学会展专业紧紧抓住会展活动的沟通本性,确认会展现象是服务于社会交往的沟通服务,为应对复杂多样的交往内容而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沟通形式,因而在其深厚的社会依存属性外,具备了自身独有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合作,三次产业的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品牌化,上海打造国际贸易、金融、航运、经济四个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对各级各类会展活动形成了规模巨大、持续而迫切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会展工作高度重视,陆续构建奥运会、世博会、国家公祭、国庆阅兵、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物联网大会、进口博览会等战略性会展平台。与此同时,市场化会展活动风起云涌、蔚为壮观。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拥有会展场馆173个,室内展览面积1076万平方米;经贸类展会项目3547个,年展出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时至今日,全国业已形成三大会展城市群、四条会展城市带和两个会展城市特区。
上海大学会展专业之所以能够十五年坚持不懈,除了依靠中国会展业爆发式增长和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社会需求这一根本,还有赖于上海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支撑,及其为会展专业所提供的无可比拟的创新支持和资源优势。这就使得会展专业得以借助会展业发展大势和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长壮大,得以整合汲取新闻传播、市场营销、贸易投资、国际关系、艺术设计、新媒体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长处,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意味着上海需要在全球会展界拥有更重要的话语权,意味着在中国从会展大国走向会展强国的道路上,上海将扮演排头兵和领军者的角色。因此,未来上海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世界一流的会展项目、会展企业、会展人才。这就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的会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于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的“国际会展之都”的发展目标,上海大学会展专业充分运用学校和学院的资源优势,努力建成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会展专业。
会展专业秉承党的教育方针和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校训,落实人才强国国家战略,面向会展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结合新闻传播学院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色,坚持交往沟通專业定位,以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面向未来为目标,着力培养会展策划与经营类的复合型中高端后备人才,即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创意技术的会展策划、市场调研、展演创意、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专业人才;适应人类进入智能化社会的时代需要,以实践型、复合型、卓越化为追求,重点培养综合服务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和国际沟通能力。
会展专业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校内与校外、学界与业界联合培养会展人才的成熟模式,即“课堂+专家+基地+项目+竞赛”的五位一体育才模式。优秀学生有机会参与高端会展项目的策划与经营,经受锻炼和考验。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支持下自主兴办的全国大学生会展大赛,成就了会展业复合型中高端后备人才培养的平台优势,多次荣获包括“全国十佳会展教育示范基地”在内的称号。
上海大学会展学专业2005年本科招生、2007年硕士招生、2010年博士招生,十五年来办学效益显著。截至目前,会展专业已基本建成国内高校会展类本科专业特色品牌、上海会展业中高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会展研究中心,被推选担任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多次获得中国会展教育奖、中国会展业年度大奖、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在全国三百多个会展院校中名列前茅。
十五年来,上海大学会展专业累计为会展业培养中高端后备人才500余名,包括本科生450余名、硕士生50余名、博士生8名。上海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各级各类会展企业、会展院校担任了中高层领军人物和业务骨干,如上海国际展览公司总裁王蕾,参与创办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展等多项国际品牌会展活动;MCI国际会议公司总裁高峰,参与创办了多项医药类国际化品牌会议;中国计量学院副教授魏殿林,独立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并兼任专业负责人;宁波工程学院教授肖荣春、浙江传媒学院讲师任中峰,独立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兼任专业负责人。
上海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求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并重。会展专业以服务社会为己任,2011年创建了上海会展研究院这一教学科研平台,并与政府会展业主管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会展企业密切合作,多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交往沟通服务的会展理论体系,自主研发出会展业生产力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数据库,用于评估城市与国家会展业发展的实力与水平,在全国业界和学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与国内外会展业界学界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大好局面,成长为上海品牌和上海大学的骄傲。
会展专业师生2011年5月牵头上海会展兄弟院校,共同完成了国家“十二五”重大项目上海虹桥枢纽国家会展中心立项论证;同年12月在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部市共建框架下创建了以官产学研合作为特色的上海会展研究院,宗旨是服务会展业发展,促进新学科成长,建设国家会展研究基地;之后陆续承担了一系列重大会展项目,如政府委托重大课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织实施方案及相关调研,国家会展中心“十三五”规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三年提升行动系列调研,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会展业发展比较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进口博览会带动效应溢出效应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研究,上海市人大立法委会展业立法深化研究,以及浦东、珠海、天津、无锡、安庆、西安、宁夏等“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城市会展业相关研究。
其中,进博会实施方案获国家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审阅,中央深改组36次会议通过,政府感谢信称其“为成功举办进口博览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主编出版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会展蓝皮书:中外会展业动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016、2018),名列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皮书系列行业产业类十强。会展学教材《会展人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会展研究参考书《中国会展研究30年论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均广受好评。此外,在各级各类专业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经世致用,不计浮名”见称于世。上海大学会展专业的发起者奠基人之一、学术带头人张敏教授荣获世博会咨询专家、进博会特聘专家、京交会展望委员会委员、中阿博览会特聘专家、“影响中国会展十大理论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会展杰出人物”等称号。
面对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和人工智能突破重点,会展专业师生目前正在开展“基于多源异构网络数据库的多元多维智慧会展研究”,通过专项网站、展演点位、社交网络、移动终端、功能APP,展开对招商招展会聚、会展现场支持、会展效果评估、客户关系维护和会展风险控制五大系统的研究,为打造中国会展的智慧项目、智慧场馆、智慧城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需求,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
新中国的会展业缘起于1957年兴办的广交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会展业出现了规模化集结和爆发式增长,对会展教学与科研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要,要求会展专业担负起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重任,服务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目标,建设会展强国。
上海大学会展专业隶属新闻传播学院。这是一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上海大学“双双共建”的学院,为会展专业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条件。学院现已建成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包括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凭借特色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全国第六,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稳中有升,荣获B+级别,并連续两次获得了上海市高原学科重点资助。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跨学科课程充实,已经构建起系统完整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该说,学科建设成就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土壤,加之校、院两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和理解支持,为会展专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成长发展的良好条件。
自2004年起,会展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集聚起全国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目前拥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15名,14名具有博士学位,并且多半经过了出国培训和长年的会展学教学与科研实践的锻炼。有赖强有力的学科建设及会展理论与实务的开拓积累,依靠本科教学的生源优势和师资优势,依托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办学自主权,上海大学会展专业在全国最早建成并增设了会展学硕士(2007)和博士(2010)培养方向,形成了全国最强的本硕博全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稳定优质师资,吸引优质生源,有效推动专业建设;又有利于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官产学研交往,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科研与社会合作。
会展专业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目标,统筹实施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奋力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欣逢教育部批准会展专业为目录外新增交叉学科本科专业,我们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瞄准国家一流建设“双万工程”,求实创新,奋力做好自己的事。当然,建设一个本科专业,尤其是国家特设学科交叉类本科专业,绝非一时之功、一校之力可以独自完成。会展专业期待更多学校参与建设,期待在会展学界、业界广大同仁的理解支持下长成参天大树,自立于世界大学和国际学术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