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气象

2020-09-08 00:23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0年9期
关键词:唐诗

张立峰

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饱满地呈现着当时文人墨客的智慧、情感以及审美。唐诗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我们都知道,唐诗为我们今天研究唐代的政治、风情民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其实,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都和我国的天气、气候相关联,往往还能体现出作者对气象科学的可贵认知。

最是一年春好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的早春。因长安当时的气候温暖湿润,因而才会有那柔美的早春风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描述是历代文人公认的观察细致,描绘精准的佳句。

春天自然离不开春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在唐代,清明节是个大节日,有休假、扫墓、游玩等诸多活动。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前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节日——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则在《寒食日即事》中记录了唐人在寒食节这天的风俗,家家禁火三日,只吃冷食,故名寒食。

庐山“白司马花径”石碑(作者摄)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随处可见竞相盛开的花朵,可春花也有凋谢的时候。于是就有了“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诗人王驾认为蜂蝶不知春来春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它们见花儿凋谢,还以为美好的春色转移到邻家去了。王驾从另一角度描写了春花凋谢的场景,俏皮而生动。

春天真的走了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时的白居易在廬山寻觅到了迟来的春天。农历四月,平原的春花已经凋谢,没想到高山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白居易发现桃花盛开的“花径”海拔在1000米以上,根据大气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度推算,海拔较高的山地气温要比平原低很多,因此物候偏晚,才形成这种“四月才开二月花”的情景。

《早梅》中写道:“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南枝和北枝是指今天南岭山脉大庾岭南北的梅枝。“一种春风有两般”意为同一季节里,岭南岭北的物候并不一样。诗人借用梅枝来说明即便在相同海拔高度上,由于山脉的存在,南北坡的气候也会大不相同。

张敬忠的《边词》又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的“五原”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境内,这一带地处塞北,气候严寒,因此才有“春色旧来迟”之说。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到暮春,而此处才刚刚河畔冰开。可见,南北纬度的差异也是影响季节早晚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李白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的诗句;王之涣也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为什么这里没有春天呢?这是因为天山在新疆境内,玉门关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这里不仅纬度高,而且距离海岸线遥远,春夏季盛行的暖湿季风到达此地已成强弩之末。因此,西北地区即便有春季,也是既迟且短。

赤日炎炎似火烧

我国的夏季大部分地区都比较炎热,唐代也是如此。

王毂在《苦热行》中把高温环境比做大洪炉,称“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韩愈更是形象地把闷热天气比做蒸笼,“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就像洗桑拿一样。

天气虽热,诗人们却各有消暑的办法。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写道:“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躺在竹席上,开敞门窗,享受着荷风竹露带来的清凉,当真是逍遥自在。白居易的《销烦暑》中也说:“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印证了“心静自然凉”的俗语。

夏季炎热难耐,让人格外想念冬天的冰雪。其实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开始在夏季用冰降温。在唐代,因为冰要献给皇上,所以会举行特别的“开冰”仪式,天子享用之后,就开始“颁冰”、“赐冰”。杨巨源的《和人与人分惠赐冰》中就讲道:“天水藏来玉堕空,先颁密署几人同。”就是把冰块送到机要部门——学士院,但这些冰不是随便谁都能得到。刘禹锡在《翠微寺有感》中说:“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杜甫也在《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中发牢骚:“敢望宫恩玉井冰。”意为对皇上赐冰的恩宠,自己没有份儿,也就不去想了。

古人夏天用的冰从哪里来呢?当时我国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天也非常冷,人们在冬天收集冰雪,放入与外界隔绝的窖井里,到夏天再拿出来使用。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一幅老友把酒摆上打谷场,与自己谈论着桑麻的收成,临别时还约定重阳佳节一起赏菊花的场景。

人们常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季,但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秋季也常伴随阴雨天气。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是位于四川东部的一条山脉,那里的秋天常常阴雨连绵,也是我国秋季雨水最多的地方。

除了秋雨,秋天还常伴有露、霜、雾等气象发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望月思乡时所作的名句。李白的《玉阶怨》中也写道:“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发现,诗人在写露水时多会提到秋月,这是巧合吗?原来,秋夜如果天空无云,秋月朗照,那么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就会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散失,地面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物体上凝结形成露或雾。上面诗中提到的“玉阶”和“罗袜”就是露水附着的物体。

秋季还是大雾高发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宿建德江》和《泊秦淮》这两首诗里的“烟”正是因江上的“寒水”而形成的雾。这两首诗中的“雾”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发生在水边。这是由于此地空气湿度大,晴朗的夜里,只要气温下降一定幅度,就容易形成大雾。

如果地面氣温进一步下降,就会结霜,如李贺的“霜花草上大如钱”,又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而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用明快的笔触绘出一幅爽朗的深秋晚景图,给人乐观积极的感受。

燕山雪花大如席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秋意凉,转眼即入冬。

由于冬季太阳直射位置在赤道以南,太阳辐射量减少,昼短夜长。“岁暮阴阳催短景”,正是冬天白昼变短,才让杜甫有了“催短景”的感叹。

降雪是冬季里常见的天气现象。白居易的《夜雪》是这样描绘南方的冬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间折竹声。”雪下得很大,积雪也厚,窗外不时传来积雪压断竹枝的声音。陆地上如此,江上又如何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南方的江水到冬天还没结冰,在碧寒的江流中,披蓑衣、戴斗笠的老渔翁坐在一叶扁舟上,迎着风雪,独自垂钓。

与南方相比,北地边塞的大雪多了几许雄浑和凝重。“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用短短14个字勾勒出幽燕大地北风怒号、雪花纷飞的景象。“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的《塞下曲》描写了雪夜追敌的情景,正当大唐的骑兵们追击敌人时,突然大雪纷飞,战士们的弓和刀上都凝结着雪花。

此外,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等诗句,都凸显着边塞天气的酷寒。

宋佚名《雪山行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吹五两

唐代诗人李欣的《送刘昱》中写道:“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诗中的“五两”是一种由鸡毛编成的简易候风器,因所用的鸡毛重约五两,所以称这种候风器为“五两”。将它悬挂在高杆上,当起风时就可以进行风向和风力观测了。

唐代还有许多有关天气的谚语。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这里的炮车云就是雷雨云,因云顶呈砧状,很像炮车而得名。黄子发的《相雨书》中,有“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这是指一种由鱼鳞状云块组成的云,就是卷积云。黄子发的《相雨书》也是最早收集天气经验的专著。唐代僧人义净就借助对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乘船往返印度、东南亚室利佛逝国等地。医学家王冰在整理注释《黄帝内经·素问》时,曾对我国气候进行过区域划分,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人。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人对气象的认知,这些气象知识也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自然科学遗产。

猜你喜欢
唐诗
看图连古诗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追和柳恽
唐诗赏读——马诗之四
唐诗赏读——马诗之二
唐诗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唐诗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