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彬,吴盛华,孙天骄,池兴旺,温盈业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天津 300300)
长期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普通患者,其中下肢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1],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尤为重要,以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2]。下肢静脉血栓泵为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见仪器,将其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中,可保障干预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泵在脑梗死后偏瘫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卧床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51~79岁,平均(64.8±4.6)岁。试验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1~80岁,平均(65.8±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脑梗死患者,并伴有偏瘫;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无静脉血栓,无其他疾病;未服用抗凝药物。排除标准:入院检查伴有下肢静脉血栓;无法应用下肢静脉血栓泵;中途退出研究。
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具体如下。(1)体位调整:协助患者每小时定时翻身1次,避免其长期处于躺卧姿势;将患者双下肢抬高30°,督促其进行下肢自主运动,同时叮嘱其每天进行双下肢被动运动。(2)下肢观察: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下肢肿胀及局部疼痛情况,初步预判下肢静脉血栓;医护人员早晚两次测量患者下肢上、下段最大周径,且对其下肢开展局部压痛测试,评估下肢静脉血栓是否发生。(3)行为指导:予以患者正确的行为指导干预,告知其正确的生活习惯,如戒烟等。(4)饮食干预:控制患者胆固醇、钠盐及脂肪的摄入,饮食以高纤维素、清淡为主;叮嘱患者多饮水,软化大便,排便期间避免用力,防止腹内压增高。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下肢静脉血栓泵(美国DJO公司,30BI型):展开抗血栓压力泵的两个袖带,将患者双腿抬高并放置在袖带上,医护人员将袖带包裹至患者双侧大腿及小腿上,包裹后,以能够伸进两个手指为宜;然后连接袖带插头与抗血栓压力泵,系统自检后开始运行,设置踝部气室压力为30~90 mmHg(1 mmHg=0.133 kPa),30~60 min/次,于每天早中晚进行3~4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3周的干预。
(1)比较两组下肢肿胀、皮温升高、下肢隐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干预前及干预后4、8、14 d患肢的股静脉平均流速。
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4例,皮温升高2例,下肢隐痛2例,血栓形成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10/42);试验组发生下肢肿胀2例,皮温升高1例,下肢隐痛0例,血栓形成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2,P<0.05)。
干预前,两组股静脉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8、14 d,试验组股静脉平均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股静脉平均流速比较
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期间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行走时加剧[4]。下肢血液无法维持正常流畅状态亦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与血管内壁损伤相关,影响血液流通并合并血栓。外力作用与化学用品同样会损伤患者下肢。随着人们对下肢静脉血栓了解程度的加深,除常规药物干预外,较多物理预防措施被用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4、8、14 d,试验组股静脉平均流速均快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血栓泵辅助治疗为一类新型物理预防血栓的方式,通过模仿人体腿部运动形式,对患者腿部进行间歇性充气、放气,从而对腿部产生规律性机械式挤压,将往复的充气与放气产生的压力延伸至患者大腿、小腿及足踝等血栓高发区,可促进下肢血液流动,提高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的效率,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6];此外,其可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及简化工作内容,代替人力帮助患者翻身及按摩,使患者感到舒适,进一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7]。
综上所述,将下肢静脉血栓泵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卧床患者中,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股静脉血液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