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茹
◆摘 要: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具有空间性,利用这一特性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探索高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促进高中的地理教学的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地理空间结构、物质组成、运动变化都具有复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地理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观察事物、空间定位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善用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生活与地理知识相距较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善用观察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促进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养成。比如,在学习《中国地理分区》时,针对整个章节的五个地区,让学生对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區、青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特点之间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文地理特征等角度进行对比观察和总结。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地图的使用,使学生在地图中观察,培养空间思维。例如学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时借助地图,使学生记住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地理分布,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空间感。以中国为坐标进行提问,使学生记住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位置,比如,中国的北方有哪些国家?中国的西方属于什么地区?不同的地区的特点有哪些?结合地图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锻炼,帮助学生将课本中的文字的叙述变为具体的空间特点的学习内容,化平面为立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巧设引导问题,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和问题的引导下发散思维,培养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划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问题的层层递进中使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时,设置问题:什么是气团?什么是锋面,锋线,锋?锋面和地面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为什么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根据问题的深入和递进,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大气的演变过程和相关的图解的辅助下,使学生逐渐了解大气的变化所产生的天气的变化现象。还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难以突破的内容进行提问,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学习,突破知识上的困境,实现地理空间思维的发展与进步。
三、引用地理图像,巩固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在地理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理图像在教材中的占据重要的位置,也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图像将平面立体化,有助于学生的良好的空间思维的建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引用地理图像,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例如在气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图像将各种的气候的分布特点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进行讲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的图像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气的环流的知识点,巩固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时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常识,通过图片使学生能够分析森林、湿地、草地地貌的差别以及相互之间的演变的规律,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教学课件进行动态的展现,使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地理空间的想象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自己制作演变的图片,或者通过手抄报的形式结合学习的知识内容设计环境保护的宣传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巩固与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学期的知识框架的构建,使学生通过图像将整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比如气候学习的内容,气候影响生态的特点、文化的发展,使学生根据气候标注出不同的气候地区的环境特点、人文特点以及相关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在知识的归纳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空间感,促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与进一步巩固。
四、总结
高中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使学生增强生活常识。结合地理知识的逻辑性和空间性善用观察方法,巧设引导问题,引用地理图像,促进学生的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静宜,卢晓旭,陆玉麒,等.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7):853-863.
[2]唐亮兵.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的创造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