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是没有被强拆#
《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5期刊发《图片故事 | 那些“钉子户”们》一文,引发网友热议。
在这些年中国急剧的城市化进程中,拆迁成为绕不过去的關键词。有不少家庭因为拆迁而一夜暴富,很多家庭通过拆迁而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这其中也有个别情况,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未达成共识而拒绝拆迁,即俗称的“钉子户”。在崭新的城市化新貌中,它们成了特殊的存在,时代的印记。
《中国经济周刊》2020 年第15 期(8 月15 日)《图片故事 | 那些“钉子户”们》www.ceweekly.cn
@3935651493958:凭什么说人家是钉子户?是谁先在这个地方住下来的?在国外,这种情况我们说人家尊重物权,怎么到自己身上,就说是钉子户?有很多不愿拆迁的人,原住房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思念,跟钱多少没有太多关系!钱财不是绝对万能!
@风吹风铃叮叮响:一碗水端平很重要,把这些不搬的人说成钉子户,含有贬义,不太好,人家自己想搬就搬,不想搬就待在这里,别人无权强硬道德绑架。
@11347425306:什么钉子户?不给人家合理的补偿,人家会同意搬迁吗?开发商也是为了钱,我支持钉子户!
@1425152502298:用2009年的拆迁标准,拆2020年的房子,这就是现状。补偿的钱,很难在同地段购置同等条件的房子,我支持钉子户。
@遇白续缘:拆迁不透明、标准不一致、补偿不一样、拆迁方不公示等问题,最终造成了钉子户的问题。
@陌上柔桑:没有国哪有家?生活在孤岛上的人很难幸福。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明白个人和集体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有悖和谐。双赢是各自退让,各取所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难成就大业。
@9661427627075:有些人就是想不开,认为自己的房子处于要害位置,以此多要点利益。此前能跟开发商磨叽,能得到满足,现在这招不好用了,开发商宁愿把钱花在改道上,也不会答应他们的条件,就是因为害怕产生蝴蝶效应。
@常青66:当了钉子户,最后吃亏的还是钉子户。当年搬迁的邻居,住在新小区,环境好,房价上涨自己受益了。而钉子户现在求人来拆迁,得到的钱虽然多了,但周围房价也在涨,净算下来还是吃亏。人不能太贪,见好就收。简单地说,拆迁旧房换成了配套生活小区,生活方便环境好,就值了。
@影子滕:很多钉子户现在想拆,开发商也不理了,工程已经竣工,施工单位都撤了。
@疯狂的胡萝卜被占用:我看到的不是钉子户,我看到的是没有被强拆,点赞!
@回乡印象: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对不愿意拆迁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3527878840446:体现依法治国的理念,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国家的进步。至于钉子户情况千差万别,不好一概而论。
@王者风范2155031:拆迁所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拆迁户情况各异,心态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拆迁标准。考虑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消费水平等问题,最大限度照顾拆迁户利益。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个底线,凡是触碰法律底线影响国家建设的必须要严肃追究。当然,还必须坚决打击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不公平不合理等行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6期)
微 吧
# 天时、地利、人和,“福”深圳 #
《中国经济周刊》2020 年第15 期(8 月15 日)《纪念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深圳最牛的那条街》www.ceweekly.cn
40年前,深圳以经济特区的身份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探索,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粤海街道,是观察深圳特区40年的一个窗口。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新,这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探索40年的产业转型升级史。作为未来深圳的缩影,粤海街道具有样本意义。
《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5期刊发封面文章《纪念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深圳最牛的那条街》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飞龙4612:天时、地利、人和,北上广,服不服?“福”深圳。
@财经事闻:深圳的优势还是很不错的,地方扶持好。
@远影一舟:粤海街道确实是牛企业聚集地,很高大上。
@小DT玩:深圳的商业环境非常好,很多大企业都在这里,方便相互之间的合作。
@Aries Aurora:我就在粤海街道,这里确实牛。我的周围就有腾讯、 TCL、 中兴通讯、康佳、创维、 百度、大族激光、长城和大疆这些“大厂”, 距离只是一街之隔。
@天伦35:粤海街道有硅谷的味道,后硅谷的时代正在这里萌生,任重道远,但很令人憧憬兴奋。
@肠断 白萍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深圳是中国本土世界500强的扎堆地,在深圳发展更有发展潜力。
@李振森201501:深圳本身发展处于前端,而且应该也和各企业自身发展规划有关。
@上海林音:企业也会精打细算。在这样一个人才与产业集中的地方,对企业来说非常方便,成本也会节约不少。特别是巨无霸企业,对房价和工资反倒不敏感了。
@青青的大南山:在深圳更容易摘桃子。在深圳粤海街道办的公司要上市,相对容易。如果说上市的难度系数是100的话,别的地方难度系数是85,在深圳粤海街道就只有30。
@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因为当初注册时工商局规定高科技只能选择这里,才给办理退税,一来二去,大企业都去扎堆了,人才流动也方便。
@一个励志减肥的胖子:深圳的发展速度和位置优势,是很多企业来这里的重要因素。
@MARUS: 有些科技企业在炒房了,现在深圳房价水涨船高,与一些炒房客密不可分。
@8977088215828:好多科技园的公司都是人去楼空,深圳炒房很热。
@Uncle泓:今年深圳的写字楼很多都是空置的,新闻媒体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生意汇学姐:我们公司刚刚从粤海搬走,此前所在的写字楼一直没有驻满。经常有新公司搬进来老公司搬走。办公室承租面积500多平方米,实用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还有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情干扰办公。
@浪兵之城:来深圳打工的人,大概只有10%最后能在深圳买房定居,很多人只是在这里打工赚钱,然后拿回到老家花,在这里多年的积累也买不到一套房子。对他们而言,深圳的房子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民间经济学研究者清风: 深圳房价高,但租金便宜的地方也不少。企业多比较,也能找到适宜的地方,所以深圳能承载这么多的外来人口。
@潇湘一虎:深圳的长期繁荣,需要成千上万家中小实体企业的支撑。没有大量工厂的深圳,以后也许就剩一个空壳。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