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2020-09-06 05:35朱玉婷许志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9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

朱玉婷 许志谦

【摘  要】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任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特色与发展方向,促进优势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县域农业发展实际出发,以农业产业布局理论为基础,依据县域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深入研究县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县域农业产业在空间资源可承载能力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布局。

【关键词】农业产业;空间资源;布局优化

1 农业产业布局与县域发展的联系

农业产业布局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布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产业空间布局[1]。所以,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需要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当人们的意识发生改变,能力获得提高,就能转移产业和改变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布局形态就会出现。县域发展阶段或发展水平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县域发展意味着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伴随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引导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组合。发展县域经济要在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各产业的空间位置,顺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新产业,满足新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优化产业布局[2]。

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功能定位

2.1 布局优化的原则

(1)科技创新原则

引进新品种,推广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有机绿色农业和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农业的发展。

(2)产业带动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资源、交通、群众的习惯等客观实际,做到适地适种,适地适栽,适地适养,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

(3)信息发展原则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庄、专合组织”等集约发展模式、推进集约发展[3],扩大规模、增加效益。

(4)综合和主导因素结合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实行市场化经营。要将县域主要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化建设及其他农产品发展因素结合考虑。

(5)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4]。发展县域生态农业,推广各项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技术措施,减少农药及化肥使用,注重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充分考虑空间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手段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

2.2 总体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农业产业布局应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稳定协调、持续进化的农业系统,全面优化县域农村经济结构、农产品质量及农业区域布局,致力于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加快县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实现县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5]。

(2)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县域资源环境优势,从调整农业结构出发,突出优势产业,寻求发展特色与生产效益[6]。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有利于指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利于提高优势产区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乡村旅游,推广蔬菜、花卉等园艺产业,促进具有明显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形成。

3 农业空间发展优化布局政策建议

(1)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生产、生活、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的永久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最大利用资源环境的同时要积极保护环境,努力开拓新资源。

(2)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农业布局

围绕优势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布局合理优化,是符合理论要求和实践需要的。将区域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其综合效益。在布局优化过程中,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指导,提供信息和服务,坚持科学原则,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整体开发,以质取胜。发展畜牧养殖等产业,合理划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

(3)“农业精细化”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农业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一批具有县域地标的现代特色农业种养殖基地,积极培育特色种养殖业和生态林业。

(4)加强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投入

政策方针是导向,但具体实施还需要政府的引导[7],在农业产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加大对产业布局优化的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科技的角度来帮助和实施农业产业布局最终的优化。

(5)集约化的空间利用战略

根据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县域适宜开发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定生态红线[8]。切实保护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域。同时,合理优化城镇布局,盘活闲置土地,优化存量建筑用途,形成适宜的城镇密度,实现城镇空间的集约使用。

参考文献:

[1]叶炜,朱立明,刘昭吟.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7(03):72-75.

[2]果雅静,高尚宾,吴华杰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02):495-501.

[3]黄胜忠.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视角[M].杭州:浙江

[4]杨晓峰.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论的探索——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J].时代建筑.2005(02)162.

[5]李瑾.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与对策[A].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6]汤礼莎.沅江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7]冯云.黑河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研究[J].黑河學刊,2009(08):20-21.

[8]林本喜,黄祖辉.基于农户资源利用效率现代农业发展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39-42.

作者简介:

朱玉婷(1992.0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许志谦(1999.05--),男,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四川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分析农业动力机械节油问题
基于巫山县产后加工销售体系的农业产业链价值整合研究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
试论“创新”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技术推广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制约因素分析
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