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曼琦 张晓
摘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成就,充分结合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承传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开拓理论视野,凸显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现实指导作用,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契机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下提出的一项具有深远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也为当今的理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科学技术革命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梳理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契机,以期学界的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发展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离开社会发展本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当代的成功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正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既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指导理论必备的理论品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我国的社会发展极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发展,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以实践为标准的检验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得到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为我们国家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以及培养一大批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生产实践的成就,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总依据,又成为推动理论科学发展的助推器,获得后者的进一步调整。由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新时期的中国又得到了完美体现。
第二,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地位,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升了民族自信,扩大了国际影响。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不仅让每一个中华儿女背负了沉重的民族苦难,更在心中烙上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警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又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期中国人民应当具有的崭新心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集中体现,更应当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的典型代表。
第三,我国的社会发展深刻揭示了时代主题,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界定了时代任务,明确了未来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理顺了阶级关系、分配关系、价值理论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等等。“十三五”规划提出:就国内来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就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就此,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基于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情势新发展的高度概括所提出的极具针对性的战略构想,亦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方向。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现实,凸显出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关键向度。第一,要继续突显与深化“以人为本”的归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始终坚持把人民作为一切工作根本出发点,并且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始终走向深入的生动写照。第二,要继续秉持与践行“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活的灵魂。第三,要继续坚持与强化
“改革开放”的决心。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时代活力的重要法宝。深化改革,是要在现有的改革基础上,深化组织、政策、制度和理论设计,实现党、政府和全社会的深刻蜕变,是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开放,是心态,是提升自信,扩大视野。要在坚持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灵活、包容地认识、解决新问题,要善于学习、引进、创造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多元化与有机统一的结合,在推动我国参与世界、融入世界的同时,树立民族特色,成为全球多元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科学技术的划时代革命进一步丰富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
作为一门建立在人类对客观物质的科学认知基础上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从形成到发展的每一环节都与人类科学技术和认识方式的进步紧密相关,二者的发展史是共向的。具体表现在由科技带来的人类思维模式和视野的改变,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产生的巨大塑造作用。
一方面,19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依据,这使后者具备了科学的基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就将“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当作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大科学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科技成果在当时的恩格斯那里已经被赋予了哲学意蕴——客观自然和哲学思维是无法分割的。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样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通过批判地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所构建出来的。他们认为,自然学科的发展可以提供重要的知识和历史基础,而自然科技和资本社会的发展是高度同步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来源。所以,源自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发展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现实素材。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以科技的新突破作为新契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交替发展,已经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进入全球化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而社会变革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必然要改变具体的形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二十世纪社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两大潮流中,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划时代进展,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素材。如今,以量子信息、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和一体化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为迎接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要历史结点,党和政府基于我国事情,继续丰富、拓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紧紧把握住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依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领先。可见,在新中国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工程的发展,物质形式的复杂性给人们的认知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越来越重大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吸取科学技术的成果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呢?
第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正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事业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始终明确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这一定位,充分认识其在推动国民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作用,真正做到科技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回归“以人为本”的归宿,诠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的本质。
第二,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好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不断证明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地位。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正确方法。但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日益复杂的科学新局面,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工作处理得好,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处理不好,会对理论本身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科学界和理论界要善于从科技发展的新领域中不断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进一步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共同发展。
第三,要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积极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政策措施,使之成為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契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应当从发展的角度,科学预见马克思主义和人类社会未来的新趋势,审时度势,主动制定战略,不断引领世界潮流;在面对由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未知局面时,应当充分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前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先机,也赋予马克思主义更为强烈的时代性特征。
三、优秀传统文化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增添了中国特色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孕育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如何将两者相结合,形成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体系,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主要话题之一,也是主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会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我们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增添了民族性特质。民族文化,是反应该民族气质和哲学智慧的集中表现,是凝聚民族力量、建构价值共识的精神保证,也是加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存在感的精神内核。全面、系统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脉络,准确解读各个时代文化思想的具体形态,是加强民族认知的基本前提,更是辨识民族文化精华,进而发展本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保证,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备民族气派和民族特质,形成独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话语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开放包容的思想环境。中华文化的鲜明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自身得以不断丰富深厚,并且能够适应每一个时代需求,不被时代淘汰的内在保证。中华民族历史上融入、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功典范屡见不鲜,并且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文化融合,都铭刻着特有的时代烙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当时的中国,反对复辟帝制的新文化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到来创造了重要的时代契机。此后,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探索适合本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最终成功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价值观和认知共鸣。“如果说,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以军事斗争为中心的武装夺取政权时期还不太急迫,那么革命胜利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期道德、信念、理想、价值中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就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同时,统一整个社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发展观、人民观、实践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也是凝聚共识的重大课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民本位、德行、善、正义、自由等价值观,以及在辩证法、自然规律认知、社会进化等认知方法论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方面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价值观和认知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重要前提。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对外开放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文化发展再一次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态势。这既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了有利环境,也使得这种结合更为复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当成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资源。但现今真正被用于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极少数,这意味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阐释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因此,在21世纪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探索,勇于尝试。
第一,要坚定不移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所有文化形式中的引领指导地位,这是运用传统文化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作为已经在实践和历史中得到证明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类的物质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正确指导。尽管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是,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初衷和基本方法依旧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当继续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指导。否则,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第二,要持续发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这是运用传统文化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保证。我们在构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时,要注重二者的深层理论交织。另外,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质,需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典型人物、典型理论和典型事例进行阐述,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中的紧密结合,彻底消除古代与当代的时间隔阂、东方智慧与西方理论的地域隔阂,又找到二者在现实中的紧密结合。
第三,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促進和共同发展,这是运用传统文化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保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有共通点,还是对后者的有益补充;同时,传统文化自身也需要在当代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延续,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当前,我们应当在提升民族自信,积极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充分吸收中国哲学“体认、体悟”细腻条理的同时,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块整钢”的科学逻辑方法,将两二者有机统合,创造“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充沛的时代活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项目号:13&ZD07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英国马克思主义到德性伦理学:麦金太尔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项目号:18ZXC005);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项目号:2018SJSZ4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
[2]张亮.学经典、用经典的典范——习近平福建时期理论著述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01).
[3]张晓.“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历史回顾[J].福建论坛,2014(07).
[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5.
[5]张岱年,冈田武彦.中国哲学与21世纪[J].浙江学刊,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