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光
摘 要: 建筑主体结构类型的差异造成施工技术的不同,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切合实际的实施施工技术,充分注重施工的科学和规范应用,进而保障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滿足于建设需求。对此,文章分析了当下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当中所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的施工应用研究,能对实际施工开展起到些许有利作用。
关键词: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0-0129-01
引言:主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框架,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质量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性能。施工人员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积极地使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同时把控好施工阶段的质量。
1 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
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2.1 主体结构测量
在开展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要重视对主体结构的测量,明确测量的重点。进行测量的目的是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因此,需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开展测量时,还要明确几个问题。首先,要对标高线进行测量。高层建筑每一个楼层中需要留出四个孔,在确定其位置时离不开定位标线,这样就可以保证位置得到准确测量。测量完毕后,不能立刻确定位置,需要通过水准仪进行校对,经过反复校对后,方可保证位置准确。第二,对垂直度进行测量。对垂直度进行测量的目的是保证主体结构垂直高度准确。测量时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位置,保证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第三,对轴线进行测量。测量走线时,通常需要利用经纬仪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对钢板的位置进行标注。
2.2 模板施工技术
首先,要实施梁模板处理技术,在梁底模板铺设和固定好后,要进行侧模板的铺设和安装,之后再进行撑条的安装,在撑条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撑条垂直于两侧模板。梁模板技术施工中要注意一下几点:(1)要保证梁侧模整体都在方木之上并且方木宽度要大于侧模板宽度,差距应为一厘米左右;(2)在安装撑条的过程中,要将撑条用钉子固定,以免撑条发生位移;(3)如果在施工中发现梁侧模板不够稳定,可以采用PVC套管对梁侧模板进行加固。其次,在模板施工中还要应用到柱模板处理技术,现实在柱结构变现设置三侧模板以及变形缝,之后应用固柱箍进行加固。等到模板保护稳定后在变形缝附近安装撑条,撑条装订的过程中要注意留出5mm左右的缝隙,以方便后续撑条拆卸的过程。在柱变形缝撑条装订时,要保证各撑条装订位置有是15cm左右的距离,撑条装订过程中也要对柱模板上的拉结螺栓进行躲避。在柱模板和梁模板装订好之后,要做好必要的检查工作,保证模板安装稳定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在模板施工中还要应用到模板拆卸技术,模板拆除技术施工中要考虑到施工环境的温度,也要考虑到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如果模板拆除工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模板与混凝土粘连的现象。所以,要选择在墙体强度在12N/nm时进行模板拆卸最为合理。
2.3 钢筋工程施工
在钢筋施工前,首先需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定期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应及时更换。在钢筋材料加工时,要求严格依据图纸构造要求,在下料前,确定钢筋构造形式、加工数量,避免下料失误而造成材料浪费。在钢筋绑扎施工中,梁端和柱头受力复杂,因此钢筋种类比较多,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相互交错,要求根据构件受力特征,将主要受力构件钢筋设置在靠近保护层侧位置。楼板厚度比较小,保护层比较大,因此可能会对楼板受力造成不良影响,而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小,则会对楼板耐久性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在楼板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楼板负弯矩钢筋,在钢筋绑扎固定后,禁止施工人员踩踏。对于墙柱钢筋,需直立安装,对于墙体钢筋直径,应控制在10mm以内,在施工过程中,应将竖向钢筋与水平钢筋绑扎成为钢筋网,然后设置拉结筋进行拉结。对于墙柱钢筋,可采用机械套筒进行连接,可将连接部位设置在楼层位置。另外还应注意,对于同一区段同一截面搭接百分率,应控制在50%以内。在对受力钢筋进行双排布置时,为了做好钢筋定位,应在两排钢筋之间设置短筋。
2.4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来实现浇筑工作流程,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实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在进习柱混凝土浇筑时,要使用交替灌注的方法进行两侧柱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柱混凝土在交替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每次浇筑的高度不得高于50cm,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导致模板在大量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变形,影响柱体结构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浇筑柱体进行合理的设计,将每个浇筑的主体进行编号,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次,当使用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弯曲的管道,要保证输送挂管道的质量,并且保证管道的严密性,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应根据建筑的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正确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切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增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15-116.
[2] 吕成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1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