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馨
摘 要:“汉语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熟,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逐步深化。但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留学生往往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正如“好容易”与“好不容易”这类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外国学习者在学习这类结构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用法,“不”字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表达的是否定的含义,但“好不容易”在不用“不”字以后是有表达与“好容易”相似的意义,不是单纯地变成和它相反的意义,而有时候可以表达相对的意义。除了“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这组词以外,还有一些词语也存在与此类似的现象,比如:“差点儿”与“差点儿没”,这类词语在学界被称为“羡余否定”现象。本文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为本文的支撑材料,对“好容易”与“好不容易”从语义、结构形式、语用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好容易”;“好不容易”;羡余否定;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3
前言:
对于“好容易”与“好不容易”这样的词组,对语言学没有透彻了解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好容易”與“好不容易”这组词结构形式不一样,但是在中间加了一个“不”字,意思却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就不得而知了。“好容易”与“好不容易”这组同义的出现,是因为“好容易”不仅可以像“好迷人、好时尚”这些词一样,一方面可以表示程度的加深,表达“很容易”的正面含义,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很不容易”的反面含义。从现代汉语语料库搜集到的语料可以发现,“好容易”的含义有两个,有时候表示很容易,有时候表示很不容易,这与其语法功能有关。沈家煊先生在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一文中指出,“当‘好容易不作状语时不一定等于‘好 不容易”。这里的“好 不容易”是“很不容易”的意思。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要吃这吃那,说得好容易,谁来做呀!”[1]仔细分析这个句子的语义,大家都能发现“说得好容易”表达的意思是“做起来不容易”,是相反的意思,但是就“好容易”的原型来说,还是表示“很容易”的意思。在这个句子中可以发现,“好容易”在句中做的成分是补语。此外,当“好容易”作谓语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当作“很容易”来理解。例如:这件事情好容易,谁都会做。而当“好容易”在句中做的成分是状语时,语义就会慢慢有些不一样了。“好容易”的语义会随着其修饰对象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当“好容易”修饰的对象是光杆动词时且是用来描写事物的性状时,它所表达的就是“很容易”之意。例如:这些题好容易做,我一会儿就做完了。
一、“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的异同
(一)意义差异
羡余否定是指含有否定成分的结构形式,其真值条件和语义内容并不具有真正的否定性质的语言现象。有关研究羡余否定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对羡余否定的含义的界定也是差不多相似的。大部分是从结构方面来界定的,即虽然在形式上有否定成分“不、没、别、非、未”等,但实际上并不表示否定的语言现象,叫做羡余否定。[2]沈家煊把它放在肯定与否定的大背景之下来界定,认为羡余否定从肯定形式来看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现象。它是肯定和否定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立的消失。[3] “好不容易”中的“不”就属于羡余否定的情况,“不”表示的虽然是否定成分,但是这个词组却不表示否定的意义,所以“好不容易”从整体上来看,所表示的语义仍是“很不容易”。通过对语料库的查找我们发现,在含有“好容易”或“好不容易”修饰的结构中,必须有表示某种行为或动态的结果的意义,形式上往往是“动词+了”、“动词+到”或动词带有结果补语等,有的时候动词本身有表示行为的结果的成分,如“洗干净”“做完”“洗好”“找到”等。有了上述条件的限制,“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的意义才可以相同。
1.“好容易”的语义
在现代汉语中,“好容易”有时表示很不容易,有时相反表示很容易,这和它的语法功能相关。“好”用在形容词“容易”的前面,只表示程度深。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到的语料可以发现,检索到出现“好容易”的句子共97条,其中表示“很不容易”义的有96条,占总数的99%,表示“很容易”义的只有1条,占总数的1%。例如:①(不屑地)教教他们,讲得好容易。[4]②这鱼塘,俺爷俩一天到晚,不分黑白地修整了一年多,好容易弄到今天,熬的心血,出的力,流的汗,俺不计较,俺不包,可以让别人包,填了太可惜!
例1中的“讲得好容易”本身在这里表示很容易的意思,但是隐含了“做起来很不容易”的反面意思;例2中的“好容易”指修整鱼塘很不容易。
基于以上例句的分析,可以发现,“好容易”这个结构本身的含义表示的就是“不容易地完成了某个动作或做完了某件事”,但是当动词短语进入这个结构以后,不管“好”字本身有“非常”“很”“相当”还是其他的含义,最终都会被它的构式义强行压制,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看,“好容易 + 动词短语”表示否定意义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的结构导致的。在构式语法上,这被称为构式压制,构式压制主要是指当词汇的意义和构式自身的意义发生语义冲突( semantic conflict) 或两者不兼容或错误搭配时,潜在性的句法环境就会产生一个压制因子( coercion operator) 对词汇意义产生强制性影响。[5]让读者主要根据构式义来解读这些短语的整体意义。
2.“好不容易”的语义
上文提到“好容易”表示的是否定含义即很不容易,那就会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会有“好不容易”这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 沈家煊认为这是一种语法化现象。从当代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涉及到语言中经常出现的“羡余否定”现象。羡余否定在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常用对立格式、羡余否定、冗余否定等来称呼。它是指虽然某个短语或分句中含有“不”“没”“差点儿”等否定成分,但是整体的语义内容并不会真正表达否定的含义。“好不容易”结构中的“不”就属于羡余标记,尽管它作为否定项在现代汉语中能够对性状、关系、行为等进行否定,但它并不能对“好容易”的含义进行否定,整个短语的意义仍然是“很不容易”,也不会达到负负得正的效果。“好不容易”表示很不容易,“好”与“不”在一起搭配使用,用在一些两个音节的形容词如“清楚”“稀罕”“卫生”等前面,不仅能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表示程度加深,还带有感叹的语气,跟“多么、很”的意思相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