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哲鑫
摘 要: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网络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微博、公众号、Vlog、朋友圈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网络新闻、自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取信息,同时这些新型的传播手段也让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事件在发生的第一时间便可得到报道记录,传统纸媒在这些新型传媒的冲击下,面对巨大的挑战。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一亿,他们往往大部分集中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这些少数民族区往往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民族地区的报纸需要保存当地民族的特色。本文从“文化民生”方面简述了民族地区报纸的办报要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民俗;理念与实践;报纸;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6-00-02
一、引言
由于新媒体的兴起,许多人已经习惯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网络上的新闻资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必须以更高的质量、更贴近民生的报道来吸引读者。而民族地区的报纸,还面临着民族文化的考验,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到8.49%,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我国目前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都有独特的属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朝鲜族的燃灯节、岁首节、寒食节、秋夕民俗节以及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等,这些文化特色为民族地区的办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纸如果脱离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很容易使读者失去兴趣。
二、民族地区在“文化民生”方面的现存问题
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报纸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婴报》,这份报纸停刊于辛亥革命前后,由蒙古札萨克亲王贡桑诺尔布创办,由蒙古文和汉文双语组成,主要刊登重要新闻及评论、科学知识等内容。之后陆续涌现了《西藏白话报》《伊犁日报》《蒙旗旬刊》《察布查尔报》《新疆阿勒泰》等多民族、多语言的报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蒙汉联合画报》和《内蒙古画报》这两种以绘画为主的报纸,增添了报纸的可读性,让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牧民也可以轻松地阅读。
新中国成立至今,民族报纸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99种、涉及13种民族文字的报纸,如《中国民族报》《内蒙古日报》《延边日报》等,都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其中《延边日报》有朝鲜文版和汉字版,《图们江报》边境口岸报,有汉、朝、俄三种文字,大数据时代民族报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延边晨报》开办了“延吉新闻”数字版。另外为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和生活习惯,促进新闻的及时性,开设微信版新闻“延边发布”等等。虽然民族报纸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缺乏民族特色
(1) 新聞采集渠道问题。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理特点以及其文化特色,报社的记者很难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信息搜集,更加难以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导致新闻资讯的质量对比其他地区显得较弱,且不少报纸虽然有少数民族文字,但是新闻只是选取汉文报纸的内容进行翻译。
(2) 报道内容问题。《呼伦贝尔日报》是我国第一张少数民族党报,党报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像《日喀则报》《黔西南日报》等报纸都会将重点放在国家的宏观政策、领导出访活动等国家层面的大事上,而缺少对百姓民生的报道,是读者产生距离感,也缺乏趣味性,无法引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3) 出版周期问题。我国的民族日报虽有《内蒙古日报》《黔东南日报》这样的日报,但也有大量的类似《中国民族报》《民族时报》这样的周报,对于新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即时效性,出版以周为期的周报,会使新闻的时效性没有得到体现,新闻的“新”失去了意义,读者获取的往往都是过期的消息,使报纸失去了报道的价值。
(二)发展受限于经济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情况在我国处于偏低的水平,以2018年全国GDP为例,5个自治区中,自治区中排名最高的广西在全国GDP中仅列第18位,西藏以1477.63亿元居于末位,经济的落后导致民族地区报社的工作条件比发达地区艰苦,薪资水平也处于偏低的水平,难以吸引到优秀的新闻人才,即便有人才的到来,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选择离开,难以将其留用,包括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在逐步地流失,这些人才的缺乏限制了民族地区报业的发展。
对比汉文报纸,民族地区报纸还面临语言的挑战,作为汉族人来说,也许在报纸的专业水平上有优势,但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民族语言,在沟通交流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当地的民生新闻报道中,语言障碍会使新闻采集的难度变大;而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新闻从业者来说,在汉语的掌握上又会略有欠缺,难以与新闻界的其他同仁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无法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使自己和报纸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如我国唯一一家壮、汉双语的《广西民族报》,其主办单位是广西民族报社,属于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依靠国家财政的拨款来支撑报社的运转,这也是我国很多民族报纸的现状——无法自给自足。我国少数民族报受众较少,导致发行量偏低,且一般都是“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模式,相当于双份的报纸,因此少数民族报的发行成本远高于普通报纸;而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广人稀、路途艰险,记者在采访路途上要投入巨大的经历和较大的资金,而受众窄又导致报社很难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广告资源匮乏,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使大部分报社处于“赤字”状态。
(三)信息难以共享
尽管我国民族地区报纸的种类在逐步增加,但是因为报纸的语言不同,使不同民族的百姓只能阅读本民族的报纸,而无法阅读其他民族文字的报纸,信息难以共享。而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地广人稀的特点,人员居住非常分散,造成了信息传播的困难。
三、民族地区报纸的“文化民生”实践
(一)强化“文化民生”理念
想创办一份成功的报纸,贴近民生、关心百姓文化生活是最基本的条件,民族地区报纸也不例外。通过少数民族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视角,来记录他们的民生,才能吸引少数民族百姓的兴趣。以《黔西南日报》为例,该报刊通过“脱贫攻坚” “民族村寨” “百姓之声” “农民工”等社会热点,也是百姓的关注重点话题,通过身边的故事,以少数民族的角度,聚焦于百姓日常生活,讲述了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民生,弘扬了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报纸还可以多发行一些日报,既可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还可以记录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如开设一些专栏,介绍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例如朝鲜族地区边疆近海,区位独特,坐落在闻名世界的长白山,同时是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对当地民族区域特色的记录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还可以鼓励当地居民投稿,例如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或者推荐一些美食美景,这样可以讓读者参与到报纸的报道中,不仅可以获取更多地新闻资源,还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让版面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报纸质量得到提升。
(二)强化民族文化特征
作为民族地区报纸,民族是其最大的特色,把握住“民族文化”才能把握住民族的灵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此在办报的时候,编者一方面要注意保留地区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方面也要积极吸纳外部的信息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触犯当地民族的禁忌。
而在报纸内容方面,编辑和记者要注意选取与民族生活文化比较相近的新闻,尤其是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内容,如延边地区的民族报,可以在秋夕民俗节期间进行热点追踪报道,展示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歌舞和传统服饰等、也可以对当地的冷面,泡菜等素食饮食特色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广西地区的民族报,可以在“三月三”开设专栏,让当地百姓既获取了新消息,又加强了对自己民族特有文化的了解,宣传了本民族的风俗。除了在文化艺术方面,报纸还应该在生活方面对读者进行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一直是我国的重点,作为少数民族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渠道,民族地区报纸应该注重对于相关政策及解读的报道,提供百姓们需要的资讯。
(三)加强版面设计的多样化
民族地区的部分百姓教育程度较低,对于全是文字的报纸存在抵触或者畏难心理,民族地区报纸除了调整版面的设计,还可以借鉴早期的画报模式,通过漫画等方式获取读者的兴趣。但编辑在版面设计时,不可为了抓人眼球而喧宾夺主,使漫画或其他无关内容占据了太多空间,导致报纸的整体质量下降。
四、结束语
民族地区报纸不可脱离“文化民生”,要将生活性、文化性、政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报纸真正地成为民族的报纸,实现报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钟浩.民族地区报纸的“文化民生”理念与实践分析[J].新闻传播,2019(12):67-68.
[2]何胜坤.民族地区报纸的“文化民生”理念与实践[J].中国发展, 2017,17(05):72-74.
[3]何胜坤.民族地区报纸的“文化民生”理念与实践[J].中国记者, 2017(0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