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活动价值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能力探究

2020-09-06 13:17杜晓燕
成才之路 2020年9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幼儿园

杜晓燕

摘 要: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环节的研讨作为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挖掘生活活动环节的价值,使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提高关键生活能力。文章以午睡起床环节为例阐述如何挖掘生活活动价值,提升教师观察与解读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活动;观察能力;解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094-02

“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而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幼儿生活的全过程。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十分关注生活环节组织实施的研讨,并以此作为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中班幼儿午睡起床后的生活活动环节的研讨为例,浅谈跟进式教研活动中教师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提升。

一、研讨主题的确定——体现问题导向,让观察内容更明确

1.明确生活活动环节

结合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幼儿需要下幼儿园生活环节的价值挖掘和组织实施研究”,幼儿园将一日生活活动分为来园、餐点、散步、起床、盥洗、饮水、入厕、离园八个生活环节,并且就自己现有的组织生活环节的方法、方式进行交流,让教师能相对独立地关注每一个生活环节。

2.征集生活活动问题

在问题的征集活动中,教师结合自身日常带班的体验,提出在一日活动组织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例如,幼儿用餐的时间长短不同,如何更好地进行餐后的散步活动,挖掘中班幼儿散步的教育价值?午睡起床是生活活动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如何合理组织,关注这个时间段的教育价值?在来园、午餐、起床等过渡时间段,幼儿的出现、完成事项有先有后,如何组织好这些小环节的活动?

3.审议确定研讨主题

幼儿园教科研部门与课程审议组一起将问题归类,发现教师对活动内容相对较多、时间相对较零散的生活环节存在较大的困惑。午睡起床之后,就是生活活动相对集中的时间。这一环节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研讨价值。而中班孩子的能力界于小班和大班幼儿之间,如果在中班进行,更有研讨的意义。此外,这一环节对于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中班午睡起床”被确定为研讨主题。

二、研讨团队的成立——采用自主组团,让研讨团队更有力

幼儿园采用“自主组团式”成立研讨团队,由园教科研部门、园课程审议组、园一线教师共同组成研讨团队,自主组团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共性困惑组团。在问题征集中,问题属于同一生活环节的或问题内容属同类的班级教师,建议组团。第二,共同兴趣组团。对于同一类问题感兴趣的教师,鼓励组团。第三,不同层面组团。在每一个团队中会有不同层面的教师加入,如教研组、审议组及一线教师,以丰富研讨活动的角度,确保研讨方向的准度,加大研讨内容的深度。

三、观察解读的策略——体现幼儿主体,让观察解读更得法

1.形成领域关键经验

为了更好地挖掘午睡起床环节的教育价值,教师根据观察的情况,从五大领域分别提炼出起床环节幼儿可以形成的关键经验。第一,健康领域:能自己穿衣服、扣纽扣、穿鞋子,会自己整理衣物;知道起床后要喝水,了解多喝水对身体的好处;有良好的如厕、洗手习惯,知道大、小便后要冲水,便后、餐前要洗手。第二,语言领域:能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不影响同伴;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有困难主动运用语言向教师、同伴救助;理解生活环境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第三,社会领域:喜欢和同伴一起进行生活活动,活动中能主动发起交往;能合理安排盥洗、喝水、入厕等生活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关注到别人的情绪,愿意关心、帮助同伴;理解集体生活活动的规则,能遵守班级公约。第四,科学领域:感知不同季节的特点,感受不同季节服装的变化;自主选择参与科学类的操作、探究活动;感受不同季节身体对水温感受的变化。第五,艺术领域:欣赏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等特征;喜欢倾听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2.创设师幼对话平台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是生活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如在第一次观察之后,中二班的教师就与幼儿们展开一场讨论,议题是:起床后需要做些什么?哪些事适合先做,哪些事可以后做?用完点心可以玩什么?哪些更适合?观察发现,幼儿对于起床后需要完成的事非常清楚,对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理由。

3.确立观察解读点位

午睡起床环节涉及的活动空间是很多的,午睡室、盥洗室、活动室、过道里都会有幼儿同时存在。而观察员如果不断地移动观察点位,势必会给幼儿的生活活动造成干扰。因此,教研组在观察前进行观察要点的分析、分配,帮助每个教师清楚自己的观察点位和观察内容。教师分别定位于午睡室、活动室区角、活动室点心区、盥洗室和过道衔接处,进行各区的整体观察,将摄影机定位于教室门口,以最大范围地拍摄班内幼儿的活动。

四、团队研讨的形式——体现持续跟进,让专业提升更有效

1.第一步:观察生活活动情况

教研组先对中班午睡起床时教师语言、幼儿的行为方面进行了观察,发现在这一生活环节中,幼儿存在很大程度的“被动活动”,活动的主动性没有得到体现,而教师存在“无意识高控行为”的现象。

2.第二步:解读识别幼儿行为

根据观察到的幼儿午睡起床环节的现状,结合领域关键经验和专业书籍进行识别,发现虽然幼儿在整个生活环节都是在教师的“提醒”下进行各项活动,但幼儿动手能力发展较快,多数幼儿能独立穿衣服、扣纽扣、穿鞋子,会自己整理衣物,而且有良好的如厕、洗手习惯,知道大、小便后要冲水,便后、餐前要洗手。但在“能合理安排盥洗、喝水、入厕等生活活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需要教师调整生活活动的组织形式。

3.第三步:形成活动支持策略

第一,增添活动示意图:将师幼对话中总结的幼儿起床必做的事,以图片形式形成活动示意图并展示在醒目的位置,方便幼儿自我提醒。第二,调整活动室区间:将活动室大致分成整理区、点心区、游戏区三个区域,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能更有意识地自主选择,避免各类活动的相互干扰。第三,教师适当退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相信幼儿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这三步曲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每次观察解读后,都形成相应的支持策略。第二次观察后的支持策略,如环境的调整:整理区、点心区、游戏区三个区相对集中,减少干扰;整理区投入镜子等;游戏区更加开放,投入隔断、地垫等;点心区加入桌布等温馨的物品。教师的点位:三位教师的点位明确,减少不必要的走动。教师的关注:在关注集体的同時,也要更多地关注个别幼儿。第三次观察后的支持策略,如背景音乐的加入:将起床信号、轻音乐、排队音乐连成整段,用音乐来提示幼儿,使幼儿可以有意识地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教师角色的淡出: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和对活动的熟悉,教师可以逐步淡化自己,让自己退后。

总之,幼儿午睡起床环节的组织形式的研讨,从问题出发、从幼儿出发,自主组团,跟进式观察层层深入,对幼儿生活活动进行了一次次的观察、解读,是聚焦幼儿生活的教研之旅,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之旅,助推了师幼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贯彻落实的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6(11).

[2]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姚丽娟.聚焦“观察”的园本教研[J].早期教育,2017(01).

[4]许颖.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3).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