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监测结果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0-09-06 03:58:50魏静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节能与环保 2020年8期
关键词:化验误差监测

文_魏静 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地表水监测结构的偏差会影响对地表水质量的评价,在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也有失客观,如果和实验室监测结果偏差太大,会在结果评价方面具有较大分歧。针对监测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国内许多学者也开展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对实际指导意义有限,因此文章在12家监测站48次同步采样、同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表水监测结果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研究对策。

1 监测站采样与分析

在采样时,选取了12个监测站的河流地表水断面,进行4个月48次的取样监测结果对比。取样采取同步分析、同步采样的方式采集平行样品,由不同的人在各自实验室内进行统一化验分析。采用相对偏差评价监测结果偏离平均水平的幅度,并以此作为衡量监测精密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xi代表单次测定值,表示测定的平均值,i表示平行测定次数,RD表示相对偏差。

2 监测结果

根据地表水监测的22个指标,对获取的800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异常数据剔除后,发现超出允许相对偏差要求的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监测指标允许相对偏差统计表

?

对于表1中的监测指标值,选择几家不同的监测单位在相同时间和相同实验室中,按照相同标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利用相同的设备、试剂开展同步对比工作。对比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相同实验方案下监测结果对比表

3 监测结果讨论

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水质环境、人员素质、所用设备、监测试剂等,受诸多因素影响,监测结果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既然误差不可避免,则有必要从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误差的原因,同时应该结合地表水监测指标的实际特点,增加环境因素和质控样选择因素,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导致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以进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制订。

3.1 监测方法导致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监测时,如果选择的实验设计或者分析方法不准确,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为验证监测方法不同对结果产生的误差,选择三个指标(总磷、 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一定的监测误差。以总磷为例,在进行该项指标监测时,在对总磷指标消解预处理后,若发现溶液仍然浑浊,则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处理;如果溶液澄清,则不需要进行过滤。而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是否采取过滤处理,将产生不同的监测结果。其它两项指标监测方法也具有类似的规律。

3.2 监测仪器和设备导致的误差分析

监测过程中采用的仪器和设备不同,对监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一定的误差。对石油类和挥发酚两个指标进行监测,利用不同设备进行样品采集时,监测结果不同,相对偏差也有差异。甚至对同一指标进行监测时,采用的仪器和设备不同,地表水监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在采样工具、监测仪器、化验设备选择上应该统一型号和标准,避免监测数据产生较大的误差。

3.3 操作行为导致的误差分析

在监测过程中,由于不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操作习惯不同,在进行监测时对监测标准和监测步骤执行力度不一样,因此监测结果存在误差。例如,对同一河流采样样品进行三种形式的预处理,然后测定总磷含量。设置三个取样点,分别现场静置30mim、静置24h和现场离心处理。其中,静置30min后水样中仍有部分泥沙处于悬浮状态, 固液分离不够彻底, 因此总磷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种预处理方式。其它指标的监测结果同样受到操作行为影响。

3.4 过失操作行为导致的误差分析

过失操作主要指在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操作不规范行为,由于过失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如常见的不按操作规范进行取样及在样品转移时受到污染等,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误差。因此,需要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逐步消除监测误差。

3.5 其它因素导致的误差分析

除了前面提到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因素都会产生误差,如试剂引起的误差、设备产生的误差、化验环境引起的误差、质量控制措施选择不当引起的误差等。可见,地表水监测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系统,必须努力消除各方面因素,才能减少监测过程干扰,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4 应对措施

4.1 优选最优化分析方法

不同的分析方法化验出的数据精准程度有所差别,例如,化学分析法在高组分含量的地表水样中使用较为普遍,流动注射法、气相分子光谱仪法等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更适宜在低组分地表水水样中使用。

4.2 地表水含盐量较高水样化学需氧量检测使用统一方法

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受到氯离子的影响,目前使用的重铬酸盐法在类似水样中不适用,同样的使用总有机碳换算法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海洋监测规范方法能适用于高氯地表水样品的分析, 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评价标准限值并不匹配。因此,对这种类型的水样应该使用统一的分析化验方法。在当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下,建议采用相对准确的总有机碳换算法。

4.3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在工作量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精密度的测量次数,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特别是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在各类考核监测或自动站数据比对中,对于定类指标或比对指标,有必要增加测定次数,取平均值,以减少随机误差,降低误差率。

4.4 加强质控措施减少测定误差

在化验分析过程中,化验人员应该坚持使用严格的化验标准和化验要求,优选最适宜的化验设备和化验仪器。认真遵守质量控制的空白限值、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5 结语

地表水监测结果在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监测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须着力减少监测过程中误差影响程度,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误差,提高监测结果的精确程度。

猜你喜欢
化验误差监测
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途径和方法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8:00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哈尔滨轴承(2020年2期)2020-11-06 09:22:26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铁矿石粒度与化验环节的关系探讨
冶金设备(2019年6期)2019-12-25 03:08:40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九十亿分之一的“生死”误差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