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橄榄核艺的鉴赏与雕刻

2020-09-05 05:52贺宏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核雕橄榄技法

【摘 要】橄榄核雕是一种集观赏,佩戴,把玩,收藏于一身的微雕艺术。一枚赢,不过一寸的橄榄核,在大师们的神刀下,成了一件精巧玲珑,出神入化的艺术珍品。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关键词】橄榄核艺;鉴赏与雕刻

我在上小学时就在课堂上读到过明末散文家魏学洢写的一篇《核舟记》小小的核竟刻有一条船,五个人,八扇窗,还刻有对联提名等文字34个,精妙传神,活龙活现,我惊叹不已,从此就萌发了自己操刀赏试的愿望。

后来我打听到本县回山镇有一位擅长做橄榄核上鎸刻人物的长者丁河青先生,于是,多次到偏远山村拜望,先生见我心诚,就收我为徒,手把手的教。我就一直虚心学习至今。我高中毕业后一直从事厨师行业,因痴迷核雕工艺。便转行开办了核雕工作室。一心一意专研领悟这门富有文化精髓的传统艺术。从一近十年来,逐步有所长进,一些作品也在省市举办的活动中得了奖。对于橄榄核艺的鉴赏和雕刻也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下文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以求教于行家老师。

一、关于橄榄核艺的鉴赏:我认为,橄榄核艺的爱好者和收藏者能够懂得橄榄核艺的美,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对于从业者来说,可说是一项基本功,它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地追求高超的技艺。以改进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圆满。当然,这里有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这当中,我有过教训,教过学费,也摸到了一些门道,我以为的橄榄核雕之上品应从质、色、纹、形上来品评:

1、质要结实耐磨。橄榄核雕采用的原料为橄榄核,核属木质且有新老之分。采摘后,存放五年以上者为老核,只有老核才结实耐磨。适宜雕琢,存放五年以下的为新核,因为存放时间短水分会蒸发完,马上雕刻作品,极易开裂。所以我们要留意,不要让开裂的作品逃过我们的眼睛。

2、色宜清丽醒目。上佳的橄榄核作品,经过盘摸把玩。其色泽会经历浅黄,深黄,桔红,直到变为枣红色为佳。核体会出现一层透明色的包浆,图案依然清丽醒目,润泽如玉,让人爱不释手。

3、纹求行云流水,核雕之上品,是艺术家们用巧手雕琢着心灵中的美好形象,心竟所然,其刀笔也必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令人心旷神怡。

4、形尚神韵怪拙,橄榄核雕的艺术大师功力深厚,所雕的人物惟妙惟肖,鸟虫呼之欲出,更有些作品显出一些怪异的图案,看似笨拙,却独特有趣,能让人浮想连篇讨人喜欢。

二、关于橄榄核的雕刻,我认为橄榄核雕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型的行业,也是一门有潜力的工艺,应该倡导,就我来说。我喜欢这门艺术,但从艺时间不长,目前正在摸索学习阶段,有些从实战中得来的体会也比较粗浅仅供参考。

1、选料:橄榄核作为雕刻料,还是有比较高的要求,橄榄核大致可分为单核(大核)、圆核、普通核,小核和怪核6类,应根据核的品类来雕刻相应的作品,比如核长5厘米以上,直经2至2.5厘米的大核,适用于单件作品。内涵丰富,价值较高,又比如怪核是难得的材料,可雕成奇特的作品。当然要特别注意购买结实的老核。

2、圆核:一枚橄榄核在手,不可轻易动刀,要仔细审阅,可以雕一件什么作品呢?人物,山水,还是花鸟。有的从外形中一目了然得到启示。有的则难以琢磨需要反复观察,仔细揣摩,有的顾客选定要雕一件自己称心的题材。这就要雕刻师在自己多年的存货中寻找适合的雕刻料,不可小看了这个阅核过程。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3、构图:题材选定之后,应该在纸上画个草图或直接在核上勾画出一些线条。我读书时喜欢绘画有一定基础,我想从事橄榄核雕工艺的人学一点美工知识,也是必要。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

4、巧雕:巧雕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硬功,要有扎实的基础,各方面的修养。但我想对一个新人也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才能不断地进步越雕越精彩。办法是多看有关的资料,多向,前辈和同行请教也应向木雕,竹雕等其他门类的雕刻大师学习博采众长。存机会外出到江苏温州等地时,我就拜访当地的核雕大师们,取取经,从中得到启示受益非浅。

5、细刻:核雕是一种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当,要静下心来一丝不苟的精雕细琢,首先要做到眼是眼,鼻是鼻,胡须是胡须,从像模像样开始,然后追求人物之灵气,花鸟之美丽山水之奇妙。为了能做到细致,我还自制了,一些小剪刀,小圆刀,刻线刀等工具,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6、抛光:橄榄核艺属于微型雕刻,不能以一般的方式方法抛光,容易损坏细节部分。宜用清刀细心地打磨。以達到光亮可人,适合后期的把玩与收藏。

三、古代与现代玉雕典型的雕刻技法

1 典型雕刻技法

高古玉受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代又有其特殊的工艺特征:商朝的“折铁线”、西周的“一面坡”、春秋的“隱起纹”、战国的“透雕”“平雕”“浅浮雕”、西汉的“游丝毛雕”及“汉八刀”等工艺,它们是具有时代风格的典型技法。各时代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但无论怎么发展,这些雕刻技法主要会涉及阴线、减地、镂空、钻孔、拉丝等基本技法。

①阴线,指低于玉器表面的凹线,是较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古代阴线有以下特点:一是使用的解玉砂痕迹,即阴线凹槽底部可见明显凹凸不平,且包浆有浑厚的磨砂质感;二是由于砣速很慢,所以阴线交叉的地方基本不会出现崩茬现象;三是阴线转角有明显歧出,且歧出痕迹方向慢慢改变,自然不刻意;四是阴线有接刀痕迹;五是接砣紧密,不会出现断砣现象;六是除了战汉的“游丝毛雕”之外,所有的阴线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现代砣具做出的阴线会较长、较深,可一次性完成;带弧阴刻线拐弯的地方,阴线会稍粗,螺旋纹跳刀明显,还会出现绝对平行的划痕。要想做出弧线,工匠只能用一笔一画的直砣痕组成曲线。由于砣盘大,弧线的不少地方会出现毛刺,只有现代工具才能一刀就做出连贯的弧线。

②减地,指把基础平面减低以突出主题纹饰的表现方式。古代减地起主要作用的是解玉砂,它会使玉器出现粗细不等、杂乱无章的砂划痕。现代玉雕会出现粗细一致、平行的划痕。

③镂空,指在器物上用雕出孔洞的方法,使玉器造型更丰富、更有立体感和灵动感的特殊工艺。古代的镂空常用线锯制作,故多有线锯痕迹。而现代用电动砣具镂雕,没有线锯拉丝痕,镂空处断面只有螺旋纹。

④打孔。古人打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桯钻法,又称杆钻,钻杆如圆棒,使用桯钻钻孔加解玉砂,分为单面钻与双面对钻两种。单面钻因受钻面用钻时间较长,其孔径要大于对面者,孔形似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而孔壁稍显凹凸形。双面钻的两个孔形基本相同,有时两面钻的两次钻头相接处,因钻头较圆,孔壁上会留下一周凸起而尖锐的台痕。蜂腰孔、喇叭孔、马蹄孔等均为桯钻法制成。①另一种是管钻法,是使用圆管形钻具钻孔的方法。其孔的形态特点是两端孔径大小相同,孔壁平直光滑,有粗糙的螺旋纹。钻孔方法分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单面钻孔形垂直。双面对钻时,常常会因两次用钻,钻具取位有差距,其圆心未必在一条直线上,致使由于错位而在孔壁上留下凸起的台痕及有台玉芯,管壁上会留下粗细不等的螺旋纹。②现代打孔多采用电动工具,其特点是无光泽、弦纹细密均匀且有规律。

作者简介:

贺宏平,1986年8月,男,汉族,中专,浙江省新昌县,助理工艺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核雕。绍兴市五星级民间人才,获奖作品:2014年12月我的橄榄雕作品巜十八罗汉》荣获"佳艺杯"新昌县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2017年创作的作品巜根之源》在新昌县非遗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优秀作品奖。2018年12月巜万人计划》荣获五星级工艺师。2019年创作的作品巜桃核十八罗汉》甄选入新昌县非遗精品展。2020年11月制作核雕巜达摩》荣获"艺展"优秀作品展金奖。

猜你喜欢
核雕橄榄技法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待得微甘回齿颊
手绘技法表现
一粒青果,秋色中的新色新味
作品一
核雕的工艺特征探析
试析核雕艺术的当代嬗变
核雕方寸小核中见姿态万千
秀秀台
榨橄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