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宋一行
宝马的操控一直都是豪华品牌的标杆,但它的燃油经济性到底如何呢?相信大部分购置5 系的车主还没到不差钱的地步,所以作为5 系真正跑量的车型,525Li 的燃油经济性就十分值得探究了。
BMW 5 Series Li
测 试 车 辆 基 本 信 息
生产企业:华晨宝马
车辆产地:沈阳
燃料类型:95号
额定功率(kW):135
驱动形式:后驱
整车整备质量(kg):1 805
车辆已行驶里程(km):22 005
车辆型号:5系
发动机型号:2.0升涡轮增压汽油机
排气量(cc):1 998
最大扭矩(Nm):290
变速器类型:8AT
实际测试载重质量(kg):约215
保养次数:2
Preparation
准备工作:为期2 天的测试路况合计约60%城市高架道路、40%市区道路。我们在测试前将胎压补充到了标准值,与以往的测试相同,每日的测试均在出发地加油站把油箱加满至跳枪,把测试人员以外的物品清空到工作车上,清空小计里程,准备工作就绪。
测试方式
驾驶条件:上海市区道路、高架道路
油耗计算:二次跳枪法。加满油,跑完所有测试路线在同一个油枪位置加油至跳枪,加油机的加油量我们看作是实际消耗量。
计算公式:(实际消耗油量 X 100)/实际里程=百公里油耗
测试人员:驾龄6 年以上的汽车编辑
2017 年5 系刚换代时,有朋友曾认真问我,老款5 系现在优惠近12 万元,而换代5系下订等三个月还没优惠,是不是买老款更合适?我对此的回答是,如果你接受得了老款5 系的内饰,那么这12 万元的差价绝对合适,但如果你买5 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开得舒服,还要带点商务用途,那么换代5 系就更值得考虑。那位朋友之后又去经销商处在新旧5系的展车里各坐了五分钟,最后下订新5 系。
很多人说这一代的5 系换代不彻底,外观内饰都只是略作改动。相比奔驰E 级那种铺面而来的豪华感,无疑是溃败的。但在我看来,新的平台、全新的B 系列发动机都是5系换代后的优势所在。并且0.22 的风阻系数也是傲视同级,被称为同级标杆的奔驰E 级风阻系数仅为0.23。而低的风阻系数对于提升燃油经济性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此次我们便借来更为跑量的525Li 版本,来测一测它的实际油耗,给那些5 系的潜在买家提供一些参考。
此次测试我们照例分为县城道路、高架道路以及县城高速,整个测试为期3 天,我们每天都会指定一个不同的线路,并且依高峰时段与午间畅通时段分别对油耗情况进行综合测试。
头两日的线路最为辛苦,因为我们所选择的路线均为早高峰高发路段。在驶入高架之前,我们驾驶着这辆长轴距版5 系在地面道路尽量多地尝试变道动作。现款5 系的方向盘明显不如老款的厚重,但较之奥迪A6L力回馈更足,虚位很小,指向性也更精准。这台2.0T 低功率的涡轮机介入得很早,在1 600 转/ 分左右便开始介入,而事实上峰值扭矩在1 350 转/ 分即可达到。虽说290牛·米的峰值扭矩并不惊人,但胜在时机更早。由此,在静止起步时,你可以很从容地迅速提速,充裕的峰扭区间决定了这辆车可以轻松地在车流中穿梭。此时,5 087 毫米的车长以及3 108 毫米的超长轴距似乎都不再是问题,只要提速够快,“加塞”动作基本是手到擒来。
在汇入沪闵高架后,我们还是乖乖加入堵车的大队中。换代后5 系的自动启停系统有了明显提升,虽说涡轮机频繁介入,但总体而言,在静止到龟速慢行的反复过程中,启停系统正常工作时并没有产生明显抖动,也不会让我产生想要关闭启停系统的想法。不过为了获得最真实的油耗水准,在高架拥堵路段,我们还是关上了自动启停系统,也正好体验一下这款车的内部设施。
这一代5 系的内饰虽说不如E 级豪华,但肉眼可见的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毕竟老款的宝马内饰风格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为了运动而运动”,内饰设计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今,换代后的5 系用起了全液晶仪表盘、全彩HUD 抬头显示系统、无线充电、液晶触控的空调面板等实用配置。后排头枕还全系标配了航空头枕,舒适性完全是同级顶尖水准。
在乘坐空间方面,加长后的5 系可不是开玩笑的,3108 毫米的轴距完全可以在不调整前排座椅距离的前提下跷起二郎腿。只是受限于后驱车型的影响,后排中央地台仍有不小的凸起,这几乎决定了后排乘坐二人为宜。
在避过早高峰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提速。实际驾驶中,这辆拥有着135千瓦的5 系在动力完全释放后依然有着不错的燃油经济性。80 公里/ 小时匀速时的转速维持在1 750转/ 分左右,转速的提升也来得极为线性,换挡过程十分积极。在需要提速时,能感受到这台来自ZF 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相当乐意降挡,深踩油门时,它甚至不需要停顿便能在片刻做出连降两挡甚至三挡的操作。在维持80 公里/ 小时匀速的时段内,瞬时油耗基本维持在7.5 升/ 百公里。这对于一台2.0升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言,还算个不错的成绩。
在完成前两日的试驾过程后,我们将车停回公司地库,调出当天的小计油耗作为参考。屏幕上赫然显示出“10.4 升/ 百公里”。
余下一天的测试我们主要针对市区道路及小部分高架路。为了获得更真实的数据,我们全程保持空调开启状态。在车水马龙的小路上,5 系的通过性较为一般,在小马路上需要调头时,碍于车长的关系,完成双向单车道的调头动作需要打两把方向。
在经过碎石路面时,5 系会过滤掉轻微的震动。在经过大坑洼路面时,5 系基本不会产生较大弹跳,避震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让整个车身始终贴合路面,将震动降到最低的频次。
我们特意调出了往期测试的525Li 竞品的油耗测试资料进行对比,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解读525Li 的节能性。
市区道路(拥堵)5 系 525Li
总公里数(公里):267
总燃油消耗(升):27.8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10.4
E 级 E260L
总公里数(公里):286
总燃油消耗(升):26.6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10.9
市区道路(畅通)5 系 525Li
总公里数(公里):329
总燃油消耗(升):26.3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8.0
E 级 E260L
总公里数(公里):199
总燃油消耗(升):16.3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8.2
5 系 525Li
综合测试结果
总公里数(公里):596
总燃油消耗(升):54.1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9.1
测试温度(℃):8至22
测试基本条件:空调开启
燃油消耗费用:412元
国产后的5系在舒适性上铺垫得更足了。在确保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后驱车型的乐趣仍能得以保留。对于一辆中国独有的特供车型而言,它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车厂赋予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