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涛
手足口病其实是儿童口腔里面比较常见的传染病,现在列入我国丙类传染病,多见于3岁左右的儿童[1]。主要感染源为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临床上会发现患儿有时候伴发热症状,手掌心、脚底或臀周有很多丘疹或水疱,主要为口腔症,比如在患儿软腭处、颊部或舌部,可以看到很多溃疡[2],现在有些严重手足口病,有些会导致心肌炎、损伤神经系统,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治疗。本研究分析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9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女26例,男21例;年龄2~8 岁,平均年龄 (4.12±1.30)岁。对照组女 24 例,男22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05±1.3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并为重症患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不配合本次研究,精神性疾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注利巴韦林(山东圣鲁制药,国药准字 H20003099)静脉滴注治疗,10 mg/(kg·d),分2次给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低剂量重组人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工程,国药准字S20033034)治疗,雾化吸入2 μg/kg,2次/d。观察组用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治疗,雾化吸入 4 μg/kg,2 次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效果判定[3]:显著: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正常,病毒检测阴性;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改善,病毒检测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未变,神经功能未恢复,病毒检测阳性。总有效率=显著率+改善率。②神经功能指标。包括NSE、人S100B蛋白。③NIHSS评分和ITAQ评分。NIHSS评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④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疲劳、头痛、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NSE、人S100B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人S100B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NIHSS和ITA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神经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NSE(μg/L) 人S100B蛋白(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21.03±2.42 11.33±1.91a 0.51±0.09 0.25±0.03a对照组 46 21.38±2.07 16.27±1.82 0.52±0.06 0.38±0.04 t 0.7488 12.7642 0.6291 17.7550 P 0.4559 0.0000 0.5309 0.0000
表3 两组NIHSS评分、ITAQ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NIHSS评分、ITAQ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ITAQ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37.58±9.28 20.84±5.85a 8.56±1.92 13.91±2.35a对照组 46 37.51±9.06 30.74±6.73 8.71±1.76 10.03±1.48 t 0.0368 7.5761 0.3925 9.5038 P 0.9707 0.0000 0.6956 0.0000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10岁以下的儿童为易感人群[4],它的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在口腔、手、足还有臀部发生斑丘疹、疱疹或者是破溃以后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5]。手足口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在夏秋季更多见一些,尤其是在幼儿园、托儿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的病例,2008年我国把手足口病列入了传染病,按照传染病来管理[6]。重症手足口病会引发脑部神经功能问题,影响患儿的认知功能,因此需要进行治疗。
利巴韦林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单独使用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效果不理想,常和重组人干扰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重组人干扰素的使用剂量是临床的热点问题,剂量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对脑部保护较差[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人S100B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组人干扰素也是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IFN)通过阻断病毒蛋白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转录,与靶细胞表面的IFN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产生2-5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和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进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8]。4 μg/kg 的剂量更利于对脑部的保护,改善神经功能,且也增强抗病毒的作用,有效杀死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也不会因为加大剂量而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安全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且高剂量不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