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善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20-09-03 02:16孙友平王红星
传媒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当代价值

孙友平 王红星

摘 要:《孙子兵法》作为劝善、知善、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之作,在兵学之外,弘扬为善的价值观,引导我们耻于穷兵黩武,力行善道,而为民众求生存,为国家图发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期望为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孙子兵法;善道;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孙子兵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之一,除军事以外的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发掘。如孙子在书中所阐释的善道,经过两千多年的凝结与升华,彰显出独特的当代价值,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孙子兵法》的善道视域

孙子时期,战事不断。为此,孙子撰写了《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旗帜鲜明的指出,战争不是社会的全部,事关生死,不能不重视。这奠定了孙子为善的价值观,耻于穷兵黩武,力行“善道”,而为民众求生存,为国家图发展。说明了《孙子兵法》是劝善、知善、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之作。

二、《孙子兵法》的善道梳理

孙子认为,胜战才是善的行为,能把战争之恶通过“妙算”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个人“善之善”的品德。《孙子兵法》中没有从为“善”做概念界定,但作为品行操守,孙子对善的行为进行了多角度描述。通过梳理,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人之善

内敛刚直不阿、亲邻敬友、上善若水的品德。从全书内容来看,有“无智名,无勇功”的表述,劝诫人们要抛弃功名之恶,才能有“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内心之善。治自己的心,是一切自我治理的根本。试想,我们在欲望、压力和焦虑的作用下,做过多少决策?轻率之余,慌不择路,是为恶的根源。有“只求于势,不责于人”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为善方法,你的能力有限,资源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为人要少一点欲望,方得一份心安;事一件件的办,集中力量办,“并敌一向”,才能办大事。作为领导或者是组建团队,要“择人而任势”,择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质之人,任“辅周(周密)则国必强,辅隙(疏漏)则国必弱”之势。

(二)处事之善

坚守以人为本、奇正结合、趋利避害的品德。孙子说,要有以人为本的决策之善,把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决策思想,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才能“先为不可胜”。孙子要求循道以心换心。他的道,不是老子的万物之始的“道”,而是在人本思想框架内行事的四道:对内是“道者,令民于上同意” “上下同欲”,全民同德,以相同的价值观凝聚共同奋斗目标。对外是仁心为本,“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常规的方法指导是奇正结合,“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的虚实之道。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赏其先得者” “施无法之赏”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管理创新之善能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特殊事情以计谋权术特殊对待,“兵者诡道”。但不管是哪种方式的“道”,均应牢牢把握趋利避害的原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诚然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十四种属于“诡道”的方法,尽管是非常之策,但“诡道”是善恶的分水岭。

(三)应物之善

锤炼敬重自然、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品德。在《孙子兵法》中主要体现在一个“知”字。全书共出现了79个“知”字,如“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以及“先知” “盡知” “常知” “知变” “知天” “知地” “知军” “知兵” “知胜”等,有时以不知来反证,可以说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出要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反反复复说明知在先、谋在先才能“善战”,只有“知”才有决策权、决定权。孙子还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告诉人们顺应自然,才是善举,他反对宗教天命论,把“天”当成人格化的神;反对用占卜预判战事,反对神灵主宰未来。

三、《孙子兵法》善道的时代价值

《孙子兵法》历经两千多年,为各个朝代的文化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研究者从众,当下更应深层次挖掘其现代价值。本文采用社会学研究手法,辨析其善道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力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一)以人为本是上善

施善、受善都是以人为对象,所以,以人为本是上善。特别是作为领导,更应知善、行善,“知己知彼”,才能夯实德治的基础,否则就如《谋攻篇》中说的是“乱军引胜”。你说,军心乱了,何以从善?军心为何会乱?不懂战术、战略和军务之君则不知善,还要指手画脚绝不是行善,就是外行管内行忽略人本而向恶的悲哀。当团队的人没有归属感、没有发展机会、没有组织的关怀,何来发展的凝聚力?为此,孙子开出五剂良方:一是为人处事,实事求是,内外一致,知行统一,不能做的不做,绝不强求,避免祸起萧墙;不能说的不说,绝不图一时之快,避免祸从口出。二是敬重知识,科学用人,充分进行人员统筹,人尽其才,唯贤是举。三是同心、同理、同德,知寒知暖,“视卒如婴儿” “视卒如爱子”,才能使士卒“信而不疑” “亲而不离”,做到“上下同欲”。作为管理者或者是公务员以“公仆”自称,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牢记人民利益要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时刻关心人们冷暖,才会“上下同欲”。四是做好事业发展的人、财、物的储备,特别是在全球化视野下,知识爆炸时代,加强全员培训,才能真正懂得老经验只是经验,新思路才是出路。五是自我增智,加强自身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强化政治素养,常学常新,提升文化能力,夯实奋进之源。因此,刘劭在《人物志·八观》指出“智”是“德之帅”。

(二)做好人是本善

什么叫好人?难有精准描述,坏人与其对立,两者才有鲜明的形象。好人干的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无智名、无勇功”,但因其内心之善,处处彰显着为他人着想的公德,举手投足之间体现博爱。你有困难,他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你有安危,他忘却自我,伸出援手……一个个场景,展示本心之善的高贵,“人有德,行至远”,这是五千年文明的美德传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我们接过从善大旗,争做道德标杆的践行者,以精神之美、行为之善照亮我们美好未来!那些拿着鸡毛当令箭,充当政治的狂想主义者,是政治掮客,行伤害人民之恶,为民众所不耻。

(三)做好事是外善

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扬善惩恶,做了好事,就是行善,是积德之举。为此,孙子首先提出“善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不得不战的时候,要善算、善计、善谋,“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特别是作为领导者,不论级别多高,都是国家扬善惩恶的执行者,扬的是聚民心、汇民智,实施国家战略,同圆中国梦的善,惩的是不奋斗、不努力,祸国殃民,一己之私利的恶。“修道而保法”是做好事的前提。

四、结语

以上仅为个人对《孙子兵法》善道的粗浅辨析,中华优秀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期望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孙子兵法》中反复强调“用兵之法” “谋攻之法” “军争之法”等,告诉我们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这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是治国之策。为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避实而击虚”不是退缩,不是投降,而是舍小我而为大家;不是捏软柿子,不是打糊涂蛋,而是分清难易,各个击破的战术思想,是对不必要牺牲的充分考量,是尊重生命、爱惜成本、共建共享的处事风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9-2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七部分)[R].北京:2017.

[4]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M].北京: 中华书局,2014.

[5]陈曦译注.孙子兵法[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其他作者简介:

王红星,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副研究员,社会工作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当代价值
《孙子兵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保密谋略方法
《孙子兵法》这样读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