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培
[摘 要]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中,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偏离现象,并且对社会和自身认识不够清晰,缺乏强力的社会担当意识,严重制约了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据此,必须要加强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德育活动,对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38-0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中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在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全面加强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才能使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职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德育与责任担当素养概述
(一)德育与责任担当素养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在学校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特点等,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德育中,责任担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中职学生来说,责任担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自我责任。这也是责任担当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中职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对自己负责,才能使学生在学校中,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在步入工作之后,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形成高度的敬业精神;(2)人际责任。主要是指中职学生在对自己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进行处理中,自觉承担其自身应尽的义务,使其在步入社会工作后,积极完成自身的社会化,努力成为社会建设的一分子,并履行自己的义务;(3)社会责任。这是责任担当素养中的最高级部分,是建立在自我责任和人际责任的基础上。主要是在德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中[1]。
(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素养重要性分析
在中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集中体现在:(1)加强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是与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全面加强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逐渐树立其时代的使命感。(2)加强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2]。
二、中职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现状,笔者对初中起点三年制的中职学生、3+2五年制大专学生、3+4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学生等进行了调查。结合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前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中,责任意识、责任认识、担当行为、担当能力,存在显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学生的综合发展。
具体来说,中職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在培养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中职学生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向个人主义的现象,甚至出现知而不行等现象;中职学生具有极为强烈的求知欲望、竞争意识等,但是当其在面对来自学业、就业和生活压力的时候,常常转变思想,更加关注个人、更加强调自身的发展以及自身目标的达成;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冷漠现象,针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常常采用淡漠的态度进行对待;中职学生虽然具有价位强烈的竞争意识,成才欲望极为强烈,但责任毅力仍然不足,无法抓住机遇、勇敢接受挑战。还有一部分中职学生的自制力、受挫力、抗压力比较欠缺,以至于其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常常采用逃避的态度进行对待[3]。
(二)原因分析
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导致学生出现责任担当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学生自身。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比较低,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存在较大的偏差,以至于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出现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不够关心、不够负责的现象。(2)家庭原因。多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偏重孩子的智力、身体发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甚至一部分家长常常借助金钱作为引导孩子学习成绩的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产生错误的认知,并导致其产生责任担当意识丧失的现象。(3)社会原因。中职学生在生活的中,受到来自于网络等负面、消极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导致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责任担当素养[4]。
三、中职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途径
(一)优化德育课程教学,加强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
在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培养过程中,中职学生的德育课程是其最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据此,必须要切实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德育课程教学,以实现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
1.选择话题,开展责任担当素养培养
在具体开展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责任担当,选择一定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例如,在有关民族精神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热门的话题素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交流、讨论和分析,进而促使学生在分析中认识到:爱国不需要理由,但是需要理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爱国,自觉承担起一个公民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以德育课程理论内容为基础,结合生活案例开展责任担当素养培养
当前中职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都是依托德育理论课程而展开的,如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等。在这些理论课程中,均含有大量的责任担当素养教育内容。据此,教师必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地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案例中,认识到责任担当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5]。
3.结合实践活动,强化责任担当素养培养
中职学校在加强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中,不仅要依托于德育的理论课堂教学,还必须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逐渐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具体来说,可充分借助组织中职学生观看励志电影、听取励志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义工、走访敬老院、扫墓等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责任担当素养。
(二)家校联合,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
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不仅要依托于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家庭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逐渐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的养成。具体来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地联系,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教育中,并指导学生家长借助现身说法的形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其次,中职学校还必须要不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到学校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教育,使得学生的家长认识到责任担当素养培养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学校的“责任担当”教育工作,以形成教育合力,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6]。
(三)以教师为载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不仅是简单知识的记忆、背诵,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内化使其逐渐成为自身的行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就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说,其一言一行都是中職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品德。因此,在强化学生自身责任担当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价值。具体来说,教师必须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不仅要重视自身的专业知识构建,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具备极高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例如,教师面对班级中卫生比较差、学生班级意识不够强烈的现状,教师就可以身作者,主动捡起教室中的垃圾,并告诉学生保持教室的卫生环境,人人有责。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自然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7]。
四、结语
责任担当素养是中职学生德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相对比较缺乏,无法满足学生的德育要求。据此,教师在进行中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中职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缺乏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职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相平.以爱之名,伴你前行:浅谈中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职业,2019(18):58-59.
[2]蔡迎迎.在中职德育课学科活动中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培养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3):120-121.
[3]王学孟.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精神[J].文学教育(下),2018(5):107.
[4]潘凯时.加强中职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探赜[J].成才之路,2018(9):8.
[5]王银霞.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人才资源开发,2017(17):37-38.
[6]黄晓敏.中职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路径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杨云涛.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感[J].知识经济,2015(22):139.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