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君
海伦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65.2万亩,玉米常年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5%,年产玉米近60万吨以上,年创产值9.6亿元以上,种植玉米已经成为海伦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大,通过在海伦市前进镇自新村玉米科技示范园区主栽玉米品种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摸索出适合于海伦市中部区域玉米大垄双行栽培主栽玉米品种的合理密度,为海伦市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春玉米,品种为迪卡A6565。
二、试验设计及处理
本试验共4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顺序排列,每个处理6垄区,垄距110厘米,垄上种植双行,小行距40厘米,垄长50米,每个处理面积0.5亩,试验区总面积2亩。
处理1:3750株/亩,株距32.3厘米
处理2:4000株/亩,株距30.3厘米
处理3:4250株/亩,株距28.5厘米
处理4:4500株/亩,株距26.9厘米
三、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落实在海伦市前进镇玉米综合技术示范园区内,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南北走向,排灌条件良好,前茬为玉米,秋季深松整地,上年秋收后,使用久保田954拖拉机牵引格兰秸秆还茬机灭茬还田,凯斯385拖拉机牵引730C联合整地机深松耙地,凯斯210拖拉机牵引大型整形机起垄、整形、镇压,深松深度35m,垄距110cm,垄顶宽度85cm;当土壤化冻5-7cm时,使用凯斯210拖拉机牵引幅宽12米折叠式镇压器顶凌镇压提水保墒。播种前将包过衣的种子拌碧护,作用是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一袋碧护(2g)加100m1水溶解后拌5公斤种子,将种子阴干待播。4月23日试验地块深施底肥,施肥深度15厘米。5月1日播种,5月30日人工喷雾苗后茎叶除草,2.5叶期小铧型中耕,深度15厘米。拔节期追施尿素25公斤/亩,追肥全部采用人工追施,在每大垄双行之间创坑、撤肥、覆土,深度15厘米,后期喷药分别防治玉米螟、粘虫和补充叶面营养,成熟期测产及收获。
四、试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1、生育进程调查
各处理播种期均为5月1日,出苗期5月20日,拔节期处理1和2为6月19日,处理3和4为6月20日,抽雄期处理1和为7月20日,处理3和4为7月21日,成熟期处理1和2为9月28日,处理3和4为9月29日。从调查结果看四个密度处理的出苗期一致,处理1和2的的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较处理3和4的晚1天,说明播种密度影响玉米的生育进程,密度越大,玉米的生育期越长。
2、生物性状调查
在玉米拔节期、收获期各调查一次,每个处理对角线法随机取5点,每点5株测量记录株高、茎粗、穗位、可见叶片数、展开叶片数、地上部鮮重、根鲜重。随着同一品种播种密度的増加,拔节期和收获期展开叶片数和可见叶片没有变化;随着同一品种播种密度的增加,拔节期和收获期株高越低,茎粗越细,地上部鲜重和根部鲜重越轻,收获期穗位越低;随着同一品种播种种度的增加,收获期果穗穗长越短,穗粗和轴粗越细,秃尖越长,但差异都不明显。
3、抗倒伏调查
收获前,每个处理取中间4垄,每垄2行,进地5米,每行50株,调查倒伏株率(玉米植株倾斜超过45度角)发生程度。调查结果为密度越大,倒伏率越高。
4、测产考种调查
成熟期进行测产。每个处理取3个样点,每点取5米双行,样点面积5.5平方米,收获全部果穗计数并称重,每点取平均穗重的10穗果穗,调查百粒重、禿尖长、穗长、穗粗等,称重后脱离再称重,计算出籽率。测量籽粒含水量(水分速测仪测量5次,取平均值),计算实收亩产。处理1-4的实收产量分别为709.56公斤、759.92公斤、797.89公斤和780.7公斤;产量性状调查结果分析,同一品种的果穗出籽率,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越大,果穗出籽率越低,但差異不大。同一品种的籽粒含水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密度越大,籽粒含水量越高,但差异不大;同一品种的籽粒百粒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减轻,密度越大,籽粒百粒重越轻,高密度与低密度的差异比较明显;同一品种的果穗穗粒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増加而减少,密度越大,穗粒数越少,不同播种密度之间的穗粒数的差异明显。说明播种密度影响玉米的产量性状,密度越大,玉米的产量性状越差。
5、产量效益分析
播种密度3750株/亩、4000株/亩、4250株/亩和4500株/亩的实测亩产分别为709.56公斤、759.92公斤、797.89公斤和780.7公斤,其中以播种密度4250株/亩的亩产最高,较播种密度3750株/亩、4000株/亩和4500株/亩分别高88.33公斤/亩、37.97公斤/亩和17.19公斤/亩,分别增收150.16元/亩、64.55元/亩和29.22元/亩。说明迪卡A6565大垄种植最佳播种密度为4250株/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五、试验结论
综合上述试验调查、记录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如下试验结论:
1、在试验条件,播种密度越大,玉米的生育期越长,生物性状和产量性状越差,倒伏越严重。
2、在试验条件,大垄栽培品种最佳播种密度为4250株/亩,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3、110厘米大垄种植,推荐播种密度4250株/亩,株距28.5厘米。
(作者单位:152300 黑龙江省海伦市祥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