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较常见婴幼儿眼病是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因素较复杂,可能与遗传、妊娠期营养不良、放射性损害及风疹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未及时治疗影响视力、立体视觉、色觉等功能,引起失明、剥夺性弱视等视觉缺陷,给患儿、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因此探寻经济、可靠的治疗方式,受到临床重视。部分学者认为,白内障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但婴幼儿眼部结构发育较特殊、手术不当易影响视功能转归、生长发育,临床应用受限,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提出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一、白内障概述
儿童群体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是先天性白内障,患病后视觉剥夺性弱视、引起患儿视觉发育异常,婴幼儿时期血-眼屏障尚未完善发育、引起组织反应性高,对治疗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早期行对症治疗很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诱导患儿终生视力損害的因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白内障,经流行病学显示,全世界每年因白内障失明儿童约占20万,早期予以对症干预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视力水平。经调查研究显示,与成人比较,小儿白内障手术对手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先进手术仪器、人工经晶状体普及,手术疗效逐渐提高,术前综合考虑术中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效果,且手术前后仍需综合考虑患儿年龄、白内障类型及单双眼发病等,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达到远期疗效目的。
二、手术时机
经调查研究显示,视觉剥夺对哺乳动物视觉系统的发育有直接影响,若单侧视觉剥夺,促进外侧膝状体神经细胞形态出现皱缩、变小,若双侧视觉剥夺,极易减少视皮质的神经细胞数目,长期视觉剥夺,引起不可逆转的转变。近年来研究表明,出生3岁左右、出生到12岁左右分别是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既往研究结果提出,新生儿早期暂时视觉系统紊乱、不会对最终视力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分析原因发现,新生儿早期视觉系统发育并未成熟、对大脑皮质下通路过度依赖,此阶段持续时间6周左右,新生儿1月龄中实行外科手术,明显增加日后继发性青光眼风险。部分学者研究证实,早期手术患儿在5年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比例≥50%,晚期手术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比例是14.9%,因此建议严重影响视力白内障者,若属于单眼白内障,建议6-12周实行外科手术,若属于双侧白内障,选择2-3月龄进行外科手术,手术时机越晚、预后视力更差。
三、手术方式
(一)切口选择
经调查研究显示,儿童因年龄偏小,眼球发育不完善、巩膜薄、硬度小、密封性较差等因素影响,予以患儿外科手术治疗时,围术期易发生虹膜脱出、前房塌陷等现象,因此有效预防上述情况发生尤为重要,尽量选择巩膜隧道切口、尽量缩小切口,且受儿童依从性差、自控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巩膜切口未能更好的水密、影响伤口愈合,因此结合实际、合理选择10-0缝线对切口进行缝合,缓解不适、加速疾病康复进程,改善视力水平、促进生长发育。
(二)白内障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术前均行眼压、角膜、前房及瞳孔对光反射等检查,术前3d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术前2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基于此行以下操作:予以患儿全身麻醉,玻璃体切割仪负压是150-200mmHg、切割频率800-1500次/min,10点位、2点位角巩膜缘,借助20G巩膜穿刺刀刺入前房,经粘弹剂注入后、将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术中结合实际、对切割或注吸模式加以调整,将晶状体皮质、软核切除,环形切除晶状体中央后囊膜4mm,将中央区3mm直径前部玻璃体切除,切口借助10/0尼龙线缝合,将平衡盐液注入其中、形成前房。术后均每日滴4次妥布霉素滴眼液,以前房葡萄膜炎症为基点、逐渐减少用药次数,直到停药,均接受屈光矫正、改善视功能。该项手术治疗方式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但该术式仍有创伤性较强、并发症多及术后恢复缓慢等缺陷,影响预后效果,未获得患儿家属青睐、认可,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三)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全身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仪注吸负压400mmHg,按800次/min频率切割,2点、10点作为角巩膜隧道切口,刺入前房、将黏弹剂注入后环形撕囊。晶状体皮质、软核吸除后,抛光前后囊,后囊中央约4mm处需环切切开,将前部中央区直径3mm玻璃体切除,对角巩膜缘切口进行缝合、将平衡盐液注入其中、逐渐有前房形成。有研究报道,白内障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借助负压吸引可吸除晶状体皮质、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视功能恢复快、术源性散光程度轻,缓解术后前房炎症反应、促进视力恢复。其次,婴幼儿时期晶状体核质地较软、术中无需超声能量乳化,借助玻璃体将晶状皮质、软核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后对切割、注吸模式行灵活调整,切割晶状体时、选择低切速高负压模式,将晶状体皮质、软核快速清除;切割玻璃体时,选择高切速低负压模式,将前段玻璃体整齐切除,避免牵拉玻璃体、引起不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能改善视力、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生长发育,具临床可借鉴性,分析原因发现,先天性白内障者的预后效果,与患儿发病年龄、白内障类型、是否伴有其他眼部异常、疾病严重程度、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有关,致密的核型白内障在婴儿出生后,呈非进展性、严重影响视力水平,后极性经白内障患儿发病较晚、类型呈多样性,若白内障致密、浑浊范围较大,则严重影响视力水平,因此结合实际、切实选择外科手术治疗能提高疗效,促进病情痊愈、缓解不适,改善视力水平、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李卓,女,汉族,四川,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白内障和小儿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