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嘉
【摘 要】 作为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曾多次翻译《诗经·硕人》,且译本效果差异较大,究其原因竟是身份转换所致。其身份的转换导致翻译的出发点立场有所差异,这点恰是后殖民主义在作祟。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以理雅各所处时期及其身份著手,分析译本背后承载的后殖民信息带给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诗经 翻译 影响
一、理论概述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于1997年由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他认为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也可以称为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是帝国主义征服和占领弱势国家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有效工具。文化殖民者利用翻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入来控制和奴役目的语国家和人民,以达到其殖民目的。[1]该理论更关注隐藏在翻译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利斗争和权力差异,对之前近似乌托邦性质的语言对等文化平等的翻译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抨击。[2]虽然传统翻译有其研究的必要性,但却无法像后殖民翻译理论一样将制约译本生成的外部政治、文化等因素考虑在内,后殖民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该理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绝对的异化或归化,倡导通过“杂合”的翻译方法,在两者间寻求平衡,对强势文化进行消除,对目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进行优化,达到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共铸。[2]
二、译本对比分析
例: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文一(1871年):
Her fingers were like the blades of the young white grass,
Her skin was like congealed ointment,
Her neck was like the tree grub*,
Her teeth were like melon seeds,
Her forehead cicada-like,
Her eyebrows like the antlers of silkworm moth,
What dimples, as she artfully smiled!
How lovely her eyes, with the black and white so well defined!
*:the larvae are remarkable for their whiteness and length, and hence poets turn to account as here [3]
译文二(1876年):
Like blades of white grass were her fingers fine;
Her skin like purest ointment hard congealed;
Her neck like larva on the tree which shine
So long and white. Her opening lips revealed
Her even teeth, behind their screen concealed,
Like melon seeds. Her front cicada- square,
Displayed her eyebrows curved upon its field,
Like horns of silkworm moth, and dimples rare,
With dark and lucid eyes, showed face beyond compare.[3]
国内学者李玉良曾评论道:“理雅各《诗经》的翻译使命在于以宗教殖民的手段帮助西方殖民主义者完成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全面征服。”
从译文一可看出,理雅各将《诗经》中美人的“柔荑”“凝脂”“蝤蛴”“瓠犀”“螓首蛾眉”等比较晦涩难懂的意象均实现了对等翻译,形式上类似于散体诗。但反观几年后的译文二,可瞥见《诗经》的韵律已初见端倪。1871年理雅各是一名传教士,受托翻译《诗经》,旨在借此举传播英国文化,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出于此目的,理雅各将《诗经》中每个意象都译出并加以注释,但却故意避开韵律这一部分,可以说,其是假借中国文化之名,传播西方文化。作为一名传教士,理雅各本身明白韵体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其曾在此诗注释中写道:“以韵体的形式译韵体诗是最合适不过的,然而目前仍不值得将其译为韵体诗”。[4]字里行间均透露出其对待中国文化是一种居高临下之态,以质疑的眼光看待异族文化,典型的是殖民主义姿态。后选择译为韵体诗,主要原因是此时的理雅各早已褪去了传教士身份,对待中国文化更客观理性。理雅各以全新的汉学家的身份重译《诗经》,译本形式上更切合地道的英语诗歌。因此,1876年的《诗经》便被称为“穿着英国服装的中国诗歌”,[5]能客观地向西方各国介绍中国文化,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起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仅停步于简单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那么翻译研究就显得过于肤浅,译本背后隐藏的许多深层内涵也无从挖掘。译者在翻译时应以辩证眼光看待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既不能一味地使用“归化”去与外来语言和文化做斗争,又不能阻碍异域文化的输入。翻译最终目的是交流,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可以得出,对待异域文化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给广大读者充分认识并了解异域语言和文化的机会,从而促进语言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旭峰.后殖民主义[J].文学与文化,2011(1): 127-133.
[2]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D].中国翻译,2003(4): 5-10.
[3] James Legge. The Chinese Classics,Vol. IV [M]. Taipei:SMC Publishing Inc.1994.
[4] 刘婷婷,高倩,李雪皎.后殖民翻译研究视阈中的《诗经》英译本解析[J].赤子(上中旬) ,2014(20) :83.
[5] 姜燕. 理雅各《诗经》英译[D].济南: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