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琼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而且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延展性。数字技术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传统纸媒转向了新媒体,还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拓宽了动画的发展渠道。MG动画是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诞生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各类艺术元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价值体系,呈现独特的视觉表达,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關键词:新媒体;动态图形;MG动画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2
一、什么是MG动画
MG是Motion Graphic的缩写,直译为中文是动态图形。在维基百科中,定义为通过视频或动画技术来创建运动幻想变化的外观图形。它和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图形相比,具有运动性、动态性。由此我们得出Motion Graphic是用来区别于静态图形设计的概念,在应用上主要是通过高科技技术来呈现动态效果。
Motion Graphics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约翰·惠特尼创建了一家名为Motion Graphics的公司,主要使用机械模拟计算机技术制作电影电视片头及广告。50~60年代,动画艺术家索尔·巴斯推动了影像设计的发展,他为电影《迷魂记》设计的电影片头恰好就是在约翰·惠特尼公司中制作完成。而在这一领域比较公认的是美国著名电影片头设计师莫里斯·布拉德在1962年为第一部《007》设计的片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他也被认为是Motion Graphics最重要的先驱。[1]最早,Motion Graphics作为动画的一部分,被定义为动态图形普遍不被接受,Michael Betancourt在该领域第一个对此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定义了动态图形是数字视频或动画的一部分,它产生运动或旋转的错觉,并通常结合录音在多媒体项目中使用。
二、MG动画艺术语言
“动态图形”一词之后被Trish和Chris Meyer所撰写的《Creating Motion Graphics》中得到推广,而《Creating Motion Graphics》一书主要介绍合成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的使用。进行MG动画后期制作时,会不可避免大量使用AE软件,前期的素材绘制也多以AI矢量图形设计软件做辅助。因此该艺术形态的制作要求较高,但视觉上又呈现简约化。鉴于MG动画在视觉表现上运用平面设计的规律,在技术上使用动画制作手段,其丰富但简约的画面和流畅又信息十足的动画效果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动态享受,这种差异性正是MG动画的特点。
(一)视觉艺术的概括性
MG动画在视觉上常呈现扁平化、极简主义的特点,追求对造型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扁平化、概括化的概念核心是: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性效果,在作品的最终呈现表现为没有透视、纹理、渐变、三维空间感等写实性效果,以此更突显创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与影视动画相比,MG动画以表现内容、输出信息为主,是具有叙述性的视觉表现艺术形式。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合而成塑造形象,去除复杂繁琐的装饰,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情感认知和加深对信息的把握。
扁平化的外观常常伴随着细节上的缺失感,因此设计人员为了不使画面单调、沉闷,会利用色彩来营造氛围与效果。一般来讲大多数艺术设计在配色时讲究“在精不在多”,而MG动画的扁平化、概括化的设计需要更多的颜色丰富其单调的几何图形,在配色上使用较多的色彩添加画面感。
(二)动态艺术的技术性
MG动画其动态效果主要是在综合了电影镜头语言、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对文案内容逻辑思维上的把握,塑造出动态艺术上的夸张性。这种动态艺术的夸张化、戏剧性效果的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设计人员在处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时,时间代表关键帧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空间代表两个不同状态下关键帧的距离,在创作时会利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达到物体速度变化的不同效果,为MG的动态效果增添趣味性。再次,动态艺术要符合基本的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一般经过: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比如走路过程中手臂前后不同的摇摆,但由于惯性,物体运动会错过终点,在经过缓入缓出后慢慢摆回。
又如,夸张化的处理是动画中普遍适用的原则,主要突出要表达的信息。在制作这种动态效果时,通过增加两个状态间的参数对比度来实现,将物体的挤压与伸展效果夸大化处理,凸显物体弹性十足的动态效果。在运动的各种技巧中,利用加速度、弹性、延迟、随机、层次感、运动修饰、转场等视觉效果的趣味性、真实感,展现MG动画的艺术魅力。在丰富的动态特性的包裹下,其深层的内在信息才能更好地传到观众的心里,加深观众的记忆。
(三)符合新媒体传播特性
通常情况下MG动画相比于影视动画或电视动画来说,时长短得多,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分钟,有的甚至是几秒钟的GIF动态图,但由于它具有趣味性、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节奏快、信息量大的特性,正好符合当下新媒体传播的移动性、便捷性的特点。早在2015年时,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平台的年终报表就已写明网络视频正大步地从电脑平台向移动端变迁。时至今日,移动端视频播放量早已全面超过PC端是不争事实,在这样大背景下,MG动画更具备茁壮生长的空间。比如业内大火的《飞碟说》每期选取社会热点话题,用有趣的形式对各种热点知识进行视频化科普解说,作为一档动画脱口秀节目已经具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它以介绍各种知识为主,运用 MG动画的形式每期时长不超过5分钟,深受大众好评。
三、现状及价值走向
依托于新媒体传播平台中,各类短视频“病毒式”袭来的潮流下,MG动画在众商业动画大军中脱颖而出。尤其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通过利用MG动画的传播具有多样的信息搭载方式、独特的视觉与风格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的优势[2],向公众宣传、展示。尽管MG动画现今仍处于预热发展阶段,但针对其未来价值走向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适应时代需求和大众审美趣味的转变
MG动画在各个行业中用途多样,但本质上仍是一种宣传手段,为宣传对象进行服务,主要用于推销、宣传产品。但是,在设计行业中我们强调創新,许多设计师在剧本创作时喜欢先写一个看似与产品无关的引子,借助引子将主要内容引申出来。这种创作方法虽有效,但忽略了MG动画时长较短和新媒体传播下人类追求“快餐式”消费的特性,这种创意大于产品的做法往往不能让观众一下把握重点,而早早失去兴趣。明确宣传目的、捕捉观众的思维逻辑,针对目标受众群体的思维逻辑进行最有效的MG动画表达,是所有设计师必须抓住的重点。再者,新媒体时代已由“流量为王”逐步转向于“内容为王”,MG动画也不再一味只追求视觉感官上的刺激和无传播意义的趣味,其视觉语言也在根据受众的需求不断变化调整,以简洁清晰的艺术表现手法传递准确信息内容,紧跟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
(二)进行生动趣味的视觉化传播
在图像时代下,所有的形象均以视觉图形进行传播,视觉化符号能在观众心里留下较深印象。比如看到企鹅想到腾讯公司,看到“√”符号想到Nike品牌。这些都是通过将品牌形象转化为大众易接受的视觉符号,形成品牌价值。
我们生活在处处皆是符号的世界,通过阅读图像与现实中高度相似的真实场景对应匹配,达到即刻把握的效果。要迅速传达给观众视觉化信息,需要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营造生动趣味的视觉感。借助寓意来表达事物;运用形式的大小、黑白反差及色彩对比创造视觉效果;对作品中某个富有特性的方面进行适当夸大、渲染气氛,加深大众对该特性的认识;运用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经过巧妙的构思及合成,抓住生活现象中有趣味的东西或行为,利用谐音制造趣味性。这些有效的艺术表达方式在MG动画中能进行生动形象的视觉化传播。
(三)生产方式、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首先,新媒体时代下,对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技术上的进步。新的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传达。MG动画正是依托最前沿的技术、最新的艺术形态、最快速的传播手段不断开拓艺术高地。其次,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之一是多媒体形态的不断融合,新媒体的边界不断模糊、弱化,媒体发展的新格局已经朝向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整合迈进。这种传播格局下,MG动画的艺术语言不可避免受到多媒体融合的影响,将图形、文字、声音、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最优化整合。
新媒体时代必然带来新的技术,创造出新的审美方式和感观艺术。在这种新的审美和新的艺术形态下,MG动画在创作上的空间、技术上得到提高,带来了延展性和可能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MG动画必然将结合最新的艺术形态向新时代迈进。
参考文献:
[1]童江涛.确定的实践和不确定的解读——“Motion Graphics”概念解析[J].艺术百家,2012(2):240.
[2]胡光.融媒体时代下MG动画的传播价值[J].科技资讯,2019(10):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