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程全方位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入课堂”的研究与探索

2020-09-02 06:34罗予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思想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基于全程全方位育人视域下的“思政入课堂”新理念,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全方位、全程育人,进行思政入课堂的思考与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议。

[关    键   词]  语文课程;全方位育人;思政入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56-02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语文课是中职的文化教学基础课程,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母语的应用、一定的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对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职语文课程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语文课与德育(思政)課的共同目的是立德树人。审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人文素养、文化信念等方面作用,在明确中职语文课程的学科定位与功能定位的同时,确定该学科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巨大作用。中职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深挖课文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在注重提升学生对母语的应用、人文素养同时,强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把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等巧妙融入知识探究、能力提升、和人文素养的语文全方位教学中,把学生的人格养成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过程[1]。

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全方位、全程育人,进行思政入课堂的思考与研究

(一)改变思想,重视语文学科教育,明确语文教学在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作用

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学重视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学校对语文等文化基础学科重视度不足,语文教师教改热情不高,导致了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教学较为随意,语文课堂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难以达成。学校必须改变思想,重视语文学科教育,明确语文教学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作用,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全方位、全程育人,思政入课堂确立基础。

(二)加强对语文类课程教师政治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该既有扎实学识,又有正确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爱国情怀。职业院校在评价和考核语文教师的时候,首先就要考察语文教师的政治素质。把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指标,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以技报国的思维和爱国情操,以达到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2]。

在语文师资培训中,把提升语文类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树立语文教师把语文类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念,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注重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和教学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对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培训与指导。

学校要规范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杜绝不当言论,不当行为,强调教师的“立身树德”“言传身教”,语文教师要做到“自觉防范不良意识形态渗透、主动阻止错误思潮传播的职业本能,主动担当起保护、传承、创造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传播者、践行者和指导者”。[3]

(三)用好语文教材,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

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职业要求。可以说,中职语文教材实际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素材,语文教师用好这些素材,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等篇目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优秀素材。“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侧重塑造学生思想,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将中职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的劳动者,在人生选择和人生寄托上具有家、国思想,使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同时推动中职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时,不能脱离时代社会思想与价值观。中职学生基本都处于“三观”形成的青春期,大比例的学生又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思想易偏激,对中华传统文化接受度不高。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了解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在进行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篇目的教学时,中的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注重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中国人民共同诉求。“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所用经典,使学生对中国现状有所关心,有所了解,与时代接轨。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生培养应侧重于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与巩固;侧重于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建设;鼓励学生吸取先贤往圣的经验智慧。”[5]

(四)设置课前五分钟,时事热点入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在语文课堂设置课前五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时事热点新闻,吸引、引导学生主动、互动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社会的某些现象给出自己的思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当众展示、小组合作沟通的职业通用能力,同时也引发学生对社会产生思考,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前五分钟,时事热点入课堂”活动。教师是引导者的身份,切记不可用灌输的方式。中职学校的學生多处于青春期,“三观”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不喜欢说教式、“为你好”式、“你应该懂”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平台上发布小组作业,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投票选择作为下一次课讨论的新闻热点社会现象。

(五)结合教学对象和课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结合教材内容,抓语文和思政治的课程的融合点,做到思政入课堂,润物细无声。

如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六版)和全国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通用教材《语文》(第三版)收录了众多关于职业的课文,这些关于职业的教材内容,就是语文和思政治的课程的融合点。汪曾祺的《职业》,写了一个“迫于生活重压早早有了“职业”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整天叫卖‘椒盐饼子西洋糕,‘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孩子对本不该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职业表现认真负责。”

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汪曾祺写人的职业,写人的生存状态,是对职业的欣赏,对人的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在讨论与思考中学习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时代的背景下,人的职业并无高下之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辛勤的付出赢得职业的成功,报效社会和国家,赢得社会的尊重。

(六)抓住课堂中出现的契机,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语文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课前准备得再充分,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发生的情况。课堂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这些意外往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契机。如当学生在教师说话时不断插话,教师可以借机发起关于尊重和礼仪的讨论;当课堂出现有些学生当众讽刺积极向上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消极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不同后果;当学生在课堂中,表露不良思想甚至是危险思想时,教师在全过程觉察学生的思想走向的同时,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通过学习活动,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七)学校建立班主任、语文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定期联动研讨的机制

班主任工作、语文课程教学、思政课程教学三者是中职思想教育的核心阵地。学校应建立起班主任、语文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定期联动研讨的机制。通过制度、工作方案等建立班主任、语文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研讨的平台,便于三个团队的教师分享教学思想、学生具体情况、思想教育的教学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课堂不仅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要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学校要明确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倡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全方位、全程育人的思政入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莹.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4-76.

[2]杨茜,杨世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培训,2017(4):39.

[3]张莹.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4-76.

[4][5]徐放,王梅.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8(28):22-23.

编辑 陈鲜艳

本文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费支持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予(1973—),女,学士,高级讲师,就职于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思想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