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20-09-02 06:34刘玫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我院职场大学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在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定位、师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氛围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    键   词]  学英语;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T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58-02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基本要求》明确“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了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因此,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观念,以职场为背景,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真正突出大学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一、理论框架

纵瑞坤说过,高职英语教学的“职场化”就是以不同职业学生的未来职场岗位为出发点,以第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的英语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敲定教学方法。

(一)Deway“从做中学”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以实用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重要教育理论。它强调教育的重点应从教师和教材转向学生,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尽可能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这个理论包括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更好地促进我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017级25个专业共8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校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定位不明确

我院的大学英语课程只开设一年,而在这些有限的教学时数中,要集中解决学生的读写、听说、综合训练等问题,这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导致学生职场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到位。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大学英语专职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已无法与学校的英语教学发展要求相匹配。我院大学英语专职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三)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我院2017級学生共有40个专业,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采取大班授课,这导致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再者,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材问题突出,实用性缺乏,层次性不突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缺乏与实际职场需求的针对性教学和实践性操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

(四)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我院学生生源主要有三大类:普通高考招生、五年一贯制、学考和自主招生。我院学生生源复杂,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他们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弱。

(五)英语考核制度不完善

这几年来,我院对学生英语成绩的考核虽然遵循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模式,但是仍然是闭卷笔试这一传统方式,内容是课堂上所讲内容和课本习题,而过程性考核仅为语法作业和出勤率。

三、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其教学策略

(一)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我院每年都会对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统计和调研,充分参考企业的意见建议,考虑企业用人的标准和需求,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力求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和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相匹配。

2.实现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操机会

我院各系各专业都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使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相协调。我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批校外英语实践基地,不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单位进行见习和实习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我院安排学生参加对外贸易会和交流会,还与某些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英语教学方案,使大学英语教学与企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

(二)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职场教学能力

1.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职业素养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岗位的工作实际来设计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掌握该专业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

2.建设专项化的教师队伍,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

我院应在专业建设的方向上有计划地拓展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采取在职轮训、短长期培训、项目培训、离职深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我院不定期邀请各个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学者或企业人士来校开讲座和举办培训,每年还会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担任访问学者,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3.加强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提高职场教学能力

我院应根据专业设置的要求,让大学英语教师选定专业方向,定向联系和负责一个专业群,并深入了解所负责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流程。我院拥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将其转化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实践基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使教学活动与生产实际更紧密地结合。

(三)以就业为导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1.因材施教,构建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我院建立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即大学英语必修课+英语选修课+英语体验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交流四个方面相结合的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必修课上,教师创设真实的职场背景,将英语基础知识和职场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职场应用能力。我院设置多门英语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院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英语体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英语实践。我院采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分享学习英语的资料,推荐一些英语学习软件和英语学习网站供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2.以“实用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英语职场能力

由于我院专业众多,所以不同专业对英语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如一些有涉外需求的专业,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使学生熟悉商务英文信函、各类合同和商业文体。一些工科专业,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说明文体的英语能力,让学生多接触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上,笔者经常使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3.选用合适的教材,注重学生的英语实践

我院现对不同专业采用两套不同的教材。以“实用”为主,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培养学生职场通用的职业能力与沟通技能,让他们既能使用规范的英语语言的听说,又熟悉各种工科英文说明书的翻译和商务文体的写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院要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并自主地学习;再次,教师还可以布置与职场有关的课外作业,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举办丰富多样的课外英语活动,创设英语实践环境

学校可以采用中英双语形式布置校园各类标语牌,在宣传栏、教室创办英语学习园地和英语墙报,在校园广播中应增加英语广播节目,在图书馆增设英语报刊阅读室等。我院设立了很多学生社团,每年都举办很多活动,如我院每年举辦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科技节,组织一些英语实践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写作比赛等,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并为他们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英语比赛打好基础。我院还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并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学生将行业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相融通。

(五)采取多种考核方法,评估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我院的大学英语考核方法,采取整体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并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我院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占60%(学生参加期末英语笔试),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形成性评价占40%(包括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课外活动参加次数和学生学习档案三个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职场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激励学生课内外英语活动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总之,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有一定的成效,但学生的总体综合应用能力仍然较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就业竞争力。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在“从做中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在职场背景下,使学生学有所得并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纵瑞坤.引入职场理念加快高职英语的发展[J],职场论坛,2011(5):65-67.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3]赵生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214-216.

[4]杨景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00-101.

编辑 冯永霞

本文系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课题“基于职场情景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JYPJXGG_C1704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玫洁(1980—),女,广东揭阳人,硕士研究生,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我院职场大学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至善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职场首页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疯狂的职场/等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