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爱
[摘 要] 通过论述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互动探究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98-02
历史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程已经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更要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观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这也是当下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文将通过论述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希望对高职高专历史教学提供帮助。
一、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一般
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在校学习成绩都不好,他们的课堂纪律较差,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做好引导,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效率。我们发现,在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較传统,一般为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记忆背诵、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课堂上缺少相关的互动环节,教学内容存在大量重复“填鸭式”内容,教师强调让学生通过背诵方式记住历史事件,而不是基于提高学生历史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造成学生对历史的看法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课堂效率低下。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专业特点,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历史课本中含有大量的史料,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对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提高他们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我们发现,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还是板书教学,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已经大量运用到了理科教学中,但是在历史中却很少应用。单一的板书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能换位思考问题,创新能力弱。
(三)课堂教学与历史课外实践活动联系少
历史课本中的素材大都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服务于实践,高职高专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认知能力,他们比较喜欢实践性的问题,喜欢贴近他们实际的教学内容。我们发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很少将课本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延伸,不能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化繁为简,不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造成学生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统一,对历史学习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四)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方面的程度还不够先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加多样化,比如在理科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上网搜集相关内容,并要求与自己之前学习方法对比,强化自己的知识面。高职高专学生以应用技能培养为主,更应该加强他们的互联网思维。我们发现在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只注重线下教学,忽视学生线上的学习,没有将历史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印象,没有对具体历史史料或者案例进行在线互相讨论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加线上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与教师在线积极沟通,那么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肯定会提升很多。
二、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历史新课标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仔细观察班级学生历史学情,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主动思考问题。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蕴藏的创新教学素材,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多对历史事件和过程提出质疑,对于获取的史料进行积极的分析,用自己的观点阐述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前后背景,透过现象看到历史本质,提高其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外,也要适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让他们阅读资料、插图、自由阅读卡,获取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用创新的观点分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短片《林则徐虎门销烟》,通过生动的图片、声音和视频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展示完成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创设有效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影响?”“你能通过看过的电视剧或者网络评价,延伸一下鸦片战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吗?”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展开互动,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仅历史知识更加丰富了,也通过积极的想象和思考让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因此,用问题引导教学过程,改变教师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潜力。
(二)丰富课堂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互动探究性
针对高职生学习基础弱、接受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微课教学、历史情境活动创设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与众不同的历史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比如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中,教学重点是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体制和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完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假如清政府答应侵旅者侵略之前的条件,还会发生联合侵华的情况吗?”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回答,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当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先要通过引导点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积极的事件联系找到自己的思路,而不是通过直接分享问题答案的方式,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创设与八国联军侵华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比如模仿《辛丑条约》签订过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分别扮演俄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代表人物,学生结合侵华原因以及每个国家的政治目的,进行彼此的对话,找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提高学生辩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促使學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动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课本内容进行延伸,或者引入一些历史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比如很多学生受到历史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臣,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曹操不仅是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做出巨大贡献,比如统一北方、重用人才、屯田垦荒等,教师适时地捕捉时机,利用有益的素材训练学生的思维,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教师也要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历史实践活动,比如去博物馆参观,了解古人的伟大创造力,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对文物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参观完成之后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写观后感,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历史课堂上的信息化教学
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的扩散,更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分析史料,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核心价值观,对于存在的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主动演示一些史料中不同学者的观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学者研究内容进行深挖,结合课本内容说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像其他学科一样,根据学生的爱好,在课下给学生安排一些历史调查小任务,学生根据调查小任务,从网络和影视资料中搜集人物,对于其进行客观评价,改变了历史教材单一的评价形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高专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主要与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等有关。下一步,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和课堂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课堂教学也要与学生的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在动手方面的创新能力;课上课下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强化他们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雷蕾.高职高专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存阅刊,2018(8).
[2]陈林林.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4(10):47.
[3]王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4(3):53-53,176.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