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超群
摘 要: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为党在白区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白区工作期间,刘少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分重视宣传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注重斗争的口号,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详细阐述党的方针政策,还注重发挥报刊杂志等舆论阵地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党和群众在思想上的统一。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比较全面的宣传落实,对指导当地的工人运动和群众运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刘少奇;白区;宣传工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2-054-04
刘少奇被誉为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1](P.975),他从事党的白区工作,分为两段: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2年冬,先后辗转天津、北平、奉天、哈尔滨、上海;1936年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宣传工作,不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宣传工作的好坏与革命能否取得胜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别的工作做错了,表现出来还慢一点,但宣传工作做错了,就要出乱子。”。[2](P.227)在白色恐怖笼罩的白区,做好宣传工作,对党的发展极为重要。刘少奇曾多次指出要做好宣传工作。他认为必须要“严格党的组织秩序与纪律,扩大党的教育宣传工作”。[3]“在军队中做组织与宣传工作,在工农群众中做军事组织与训练工作,实在是本党最严重的任务。”[2](P.87)
在与韩连会、陈潭秋共同研究制定保北工作计划中指出:“保北目前的工作任务是:改造党的组织,发动城市职工运动,发动农民的各种斗争,扩大党的政治宣传。”[2](P.88) 1936年,他受命到北方局,主要任务是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纵观刘少奇在白区开展的宣传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隐藏好身份,以方便开展宣传工作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白区,中国共产党许多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和开展党的工作,做好自身身份的隐蔽十分重要。
(一)不用真实身份开展各项工作
刘少奇在白区工作时,党内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和身份。1929年6月,经中央批准公布的中共第五届满洲省委成员中的赵子琪,就是刘少奇。7月,同何宝珍一起前往奉天(沈阳),刘少奇使用化名之启、赵子琪,对外以海军司令部某部副官身份為掩护。[4](P.20)在奉天被捕后,在审讯中被问到姓名,刘少奇回答自己叫成秉真(成秉真确有其人,是他的表哥),这是刘少奇早已想好的应变对策。1936年初,刘少奇和他的夫人谢飞从瓦窑堡出发去华北,化名胡服,一路上二人装扮成富商以掩人耳目。到天津后,刘少奇以南开大学教授周先生的身份为掩护,领导北方国统区的革命斗争。当时,天津市委的工作人员郭秋明与刘少奇在北方局一起工作了近两年,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二)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不用真名
在顺直和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刘少奇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使用最多的是“赵启”“之启”这两个名字。1936年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期间,他以“莫文华”“K·V”“陶尚行”“尚陶”“吕文”“凯丰”等笔名,在《生活日报》《火线》《自由评论》《华北烽火》《国防》等党内外公开半公开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向社会各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注重斗争的口号
口号与宣传关系密切,具有鼓动性、领导性。在白区,斗争口号更加需要注意,以引导群众正确开展斗争,提高群众的觉悟和积极性。刘少奇十分重视宣传口号,利用口号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来促进革命的发展。
(一)及时纠正错误的口号
针对白区职工运动中,存在不顾客观实际、不顾斗争环境变化提出过高过“左”的口号,强迫群众进行斗争的情况,1928年10月,刘少奇撰写了《论口号的转变》一文,从不同方面对怎样正确规定斗争口号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这一点,不仅是制定口号必须要遵从的第一要点,也是刘少奇开展其他各项工作所遵循的第一要义。同时提出“要弄清口号的性质”“各种口号的提出应该恰如其时”“行动口号要极简短、极明显、极通俗,能代表普遍群众的要求和心理的中心”[5](P.10-13),等等。
(二)制定口号要符合实际,要能满足适应群众的需要
他认为,“口号性质的转变及口号的转换,要依争斗实际形势的转变来决定”。[5](P.10-13)“我们党提出的口号,要能为多数群众所接受”。[6](P.55)1929年,他在《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中指出,“至于党的土地革命纲领的宣传,须按照各地土地关系的特殊情形,提出适合于实际的土地革命的口号,如在关东州提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没收中日地主的土地。”[2](P.98) 1936年,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委派去华北工作。4月,在其撰写的《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一文中,指出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懂得口号的运用,不懂得党的基本口号、基本纲领与目前的行动口号之间的联系。我们的同志常常不懂得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与条件,根据群众觉悟的程度,提出群众可能接受的部分的口号、要求和斗争的方式,去发动群众斗争。[2](P.26)1936年刘少奇在指导争取宋哲元抗日的工作中,就是从改变相关策略口号开始的。刘少奇及时地引导学生将游行示威中“打到卖国贼宋哲元!”“打到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口号改为“拥护宋委员长抗日!”“拥护二十九军抗日!”。仅仅几个字的变化,对把宋哲元拉进抗日阵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口号的变化,既是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运用,同时也为群众的爱国运动减少了阻碍,增加了活动取得合法地位的可能性。
刘少奇对口号的充分利用,对顺直、满洲等地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后,为我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争取更多革命力量,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经验,撰写理论文章指导革命
总结革命经验,撰写理论文章,纠正错误观念的影响,统一党内外思想,是刘少奇在白区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他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很多都发表在党内外的一些刊物上。这些文章既有对革命工作的指导和总结,也有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路线的纠正,还有对群众工作的正确指导。
(一)在顺直工作期间
在顺直工作的八九个月时间里,刘少奇撰写了7篇文章,发表在《党的生活》《出路》等期刊上。1928年10月,他撰写的《论口号的转变》对如何正确制定斗争口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了更好地指导顺直地区群众工作,他撰写了《职运须知》《“国民党不给工人好处,共产党要给工人好处”》等文章。为加快顺直党的改造和恢复,撰写了《对于党的工作和组织的意见》《怎样改造顺直的党?》和《错误观念的纠正》等文章在《出路》上发表,对如何改造和恢复顺直的党组织以及党组织该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在满洲省委工作期间
1929年7月,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开始接手处理满洲省委的工作。在满洲省委工作的八九个月时间里,他多次以写信和发电报的形式给中共中央汇报情况。1930年3月,向中共中央提交《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报告》,全面总结了中东路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
(三)中央驻北方局代表期间
1936年春,刘少奇以中央驻北方代表的身份来到天津,一是要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党的新政策。从抵达天津起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少奇先后写了30多篇文章、报告及党内通信,共约20万字。
为了纠正“左”倾错误,刘少奇撰写了《肃清立三路线的残余——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为了转变党的干部的工作作风,对党的干部在白区开展工人运动和领导、发动群众运动进行教育,写了《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肃清空谈的领导》《所谓具体领导》《把一般原则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结起来》《怎样进行群众工作》等文章在《火线》上发表。为了加强抗日救亡宣传,宣传解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刘少奇在《国防》《长城》上先后发表了《论合作抗敌的一封信》《论“全国抗战是否立刻爆发”和救亡阵线当前主要的任务》等文章。这些文章针对某些人对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种种误解,深刻解释了当时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实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以正确的理论和斗争策略指导华北的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发展。1936年4月13日,针对国家社会党首领张东荪在《评共产党宣言并论全国大合作》一文中所认为的中国共产党过去一向主张立即“废除私有财产”、立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误解,刘少奇写了《关于共产党的一封信》,由《自由评论》公开发表,对消除各界人士对共产党新政策的种种误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安事变发生后,刘少奇在《火线》《长城杂志》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西安事变的意义及其以后的形势》等文章,宣传解释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关于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刘少奇撰写了《民族解放人民阵线》《人民阵线与关门主义》发表在《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上。1936年11月间,刘少奇写了一篇《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一文,全文长达2万字,详尽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原则,并被作为党内教育材料。针对“北平问题”,刘少奇先后写了《关于北平问题》《在北平问题上所应获得的教训》在《火线》上发表,对帮助指导改进北平党组织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指导白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文献。除此以外,1937年1月30日,刘少奇撰写《论左派》一文,对徐芸书和黄刊等人所认为的“组织左派就会妨碍与破坏统一战线”等错误观点进行了批评,指出“在统一战线内部,必然有觉悟的、先进的、能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左派分子或左派团体。” [7](P.350-351) 2月20日,他在《“联合抗日”与“团结建国”》一文中,深刻地论述了抗日和建国的关系。
四、重视舆论阵地,充分利用各种刊物宣传党的政策
报刊是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利器之一。刘少奇认为,要“成立小报社,开展宣传鼓动工作”[2](P.104)。 “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朝好的方向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5](P.396)“进行宣传工作要运用好各种宣传工具。如宣传员网、报纸、刊物等,要把这些宣传工具都搞好,都加强,都统统动员起来,运用起来。” [5](P.85) 在白区,刘少奇利用党内外公开、半公开的刊物,对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解释,促进了党内思想的统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党内外的公开刊物发表自己撰写的理论文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
为了让更多的革命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党的最新政策,更好地开展工人运动和群众运动,刘少奇及时将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上升为革命理论,及时对党的相关政策进行解释,撰写了近40篇理论文章在《出路》《火线》《长城》《自由评论》《华北烽火》《国防》等十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
(二)指导和支持进步刊物
刘少奇在担任满洲省委书记期间,曾指示杨一辰与由哈尔滨东北大学附中几位青年学生主办进步刊物《冰花》取得联系,在办刊原则、编辑方针上给予指导。1936年5月,特意写信对邹韬奋主办的将在香港出版的《生活日报》表示支持。1935至1937年,北方局在刘少奇的指导下,先后出版了《华北烽火》《国防》《长城》《中国人》《华北评论》《人民之友》等刊物,对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作用。
(三)亲自创办刊物
在顺直工作期间,为更好地解决顺直党内的问题,刘少奇和韩连惠一起创办了党内刊物《出路》。该刊物的出版,对顺直党的改造起了积极作用。1929年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创办了《政治通讯》作为满洲省委的机关刊物。
(四)利用报纸或者出小报解释党的政策,揭露事实真相
在哈尔滨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期间,刘少奇曾指出,组织总罢工的时机还没有完全错过,补救的办法,一方面是在报纸上发表揭露事实真相的报道,以抵消有关反苏罢工报道所造成的恶劣影。[4](P.65-66)大家要加紧拥护社会主义苏联的宣传,通过出小报、发传单、标语小册子等,向工人详细解释反对军阀的必要性,说明中东路工人待遇被取消的原因及他们保障自己利益的出路所在。[8](P.65)
(五)争取报刊对抗日进行更多正面的报道
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好思想统一工作,召集更多的力量参与抗日救国,1936年4、5月间,刘少奇派人同任天津最有名报纸之一的《益世报》的主编罗隆基会晤,向他说明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之后,《益世报》多次发表社论,抨击日本的侵华政策,揭露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活动,并表示支持爱国学生的救亡运动。
总之,刘少奇在白区开展宣传工作时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同错误的思想路线进行斗争,能处理好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关系,能积极争取广大群众,保存党的组织积蓄力量,为党在白区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刘少奇.怎样改造顺直的党?[J].出路,1928(1).
[4] 辽宁社会科学院编.少奇同志在满洲省委[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 孟用潜.少奇同志在奉天被捕前后[A]//红旗飘飘:第20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7] 人民出版社编.一二九運动资料:第2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 陈绍畴.刘少奇在白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