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价值与教学

2020-09-02 06:55王生团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价值教学策略

王生团

摘   要: 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借助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效果,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通识类课程;西方文化史;价值;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尊重学生个性和内涵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普遍倡導的新观念。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高校,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在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中,帮助学生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良好发展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理念。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为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与方向。然而作为高校文科教育重点之一的历史学,如何借助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方法以促进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创新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以“西方文化史”为案例,阐释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价值和教学策略。

一、高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国际教育界受到重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化学(在俄国的称呼)已经列入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俄罗斯国家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通常由以前讲授马列主义的教授来授课,但他们已经从历史的经济解释转向了历史的文化解释。事实上,不仅俄罗斯重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在其他国家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学者彼得·伯克所说:文化史的实践不仅限于说英语的世界,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蓬勃发展[1](152-153)。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成为社会普遍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必须立足社会需求,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提高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能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和教学内容体现了人文知识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自主精神和有益的价值取向,从而通过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情感态度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汲取一定的精神营养。

“西方文化史”是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的主要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演变的历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大的特征是人文知识的综合性。不仅与文学、哲学、艺术、宗教等科学紧密联系,而且相互融合、互为补充[2]。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史”这门课程的学习,从根本上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从整体上把握西方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强化审美意识,陶冶情操,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二、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通识教育强调教育教学应围绕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和修养等方面需要,塑造具备完整人格和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全能人才;教学定位则要求学生接受非专业、非功利性教育”[3]。这种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设通识类课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强调理论和实践、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在开设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一线高校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创新,以科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一)注重学生文化视野的培养。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产物,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而且包含精神层面。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致力于整个人类精神和思想观念发展及表现,可以说,历史学就是广义上的文化史。以文化为视野认识历史和现实,成为近年来学界非常关注的领域。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在当今世界上文化差异比政治或经济差异更为重要,因此,自冷战结束以来,国家间与其说是利益的冲突,不如说是“文明之间的冲突”[4](6-7)。事实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知识氛围发生重要变化与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成功密切联系,对历史的解释从经济解释更多地转向文化解释。这种知识氛围的变化,要求高校在开设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时注重学生文化视野的培养,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必须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和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化视角分析和认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开阔学生文化认知的视野。

在“西方文化史”这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文化为视角,认识西方文化的演变。伏尔泰在1756年出版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一书中,把文化的视野带入世界各国历史的研究中,力图通过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比较研究揭示人类历史的整体性。正如他所说的:“欧洲的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世界。”[5](38)从这个新发现中,伏尔泰从东方文化中获得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事实上,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世界文化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西方史学家的近代文化观念兴起。一方面是西方社会发展的结果,商品的流通打破了昔日封建农本经济的闭塞状态,尤其是随着航海的发展,人们对异域的文化有了认知,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加速了各国现代化的进化,加速了对文化本身的研究。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介绍西方文艺复兴的著作主要有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与傅东华的《欧洲文艺复兴》等,这些著作都继承了近代西方学者文化史的传统观念。今天我们在高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也是为了开阔看待文化的视野,以便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

(二)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統一。

在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中,高校老师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性教育,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通识课,不仅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必须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具有独立理解和判断历史知识和现象的能力,并且能够对现实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西方文化史”教学中,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引导学生看待欧洲文明优越论的观点。在欧洲一些学者武断地认为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充满自大型的论点,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高度发展的一种反应[6]。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这种观点,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事实上,这种观点反映了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涉文化的价值问题。也就是说,西方文化是否具有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因此,在西方文化的讲授过程中,应批判地对待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反对不加反省地承袭外来的概念和理论,没有中国的参照,西方就毫无价值;也要警惕学生中“西方主义”的倾向,即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西方的一切文化元素。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高校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中,必须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强化教学效果。在实践层面,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校选课中,历史文化通识类课是深受大部分学生喜欢的人文类知识课程,一些学生在历史文化知识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疑问点。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充分调动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辩论,自由发表观点和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自主性。当然,在教学中只有讲授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某种思想的共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西方文化史”教学中,最容易引起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是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出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巴克尔的“人的心理状态、智力与知识决定论”的观点探讨影响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因素[7]。学生通过积极地查找资料、认真地思考,最终对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形成看法。这个过程事实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意识和观念。2015年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提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正确历史观的重任。因此,情感教育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目前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虽取得一定的进展,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重认知教育而轻情感教育,忽略利用历史学科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有益的价值取向,使学生通过学习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在“西方文化史”教学中,通过对西方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讲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以“宗教改革”一课为例,老师通过挖掘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深层次背景,从历史的情景出发,引导学生感受路德和加尔文发动宗教改革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知识环境中判断和思考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以此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和升华,从而获得美好情操的陶冶和积极价值取向的培养。

三、结语

西方文化史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是以西方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的解释为对象的历史分支,是历史学、人类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学科,在世界文化史颇具有重要性[8](263)。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及之间的联系,而且要理清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9](62-65),以此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和获得积极的价值观,还为社会培养有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保持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动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历史文化类通识课程效果,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M].蔡玉辉,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虹.浅谈“西方文化史”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6).

[3]杨峻岭.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5]瓦·索科洛夫.伏尔泰[M].众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6]庞秀成.西方文化史研究的概念体系以及学科性质初探[J].史学理论研究,2009(1).

[7]张广智.历史学家的文化视野[J].复旦学报(社科版),1988(4).

[8]张广智,等.史学:文化中的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9]张婷,等.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路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6).

猜你喜欢
价值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