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业联动”: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

2020-09-02 07:00郑步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办学职业

郑步春

摘要:“五业联动”是国务院推广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是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其基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以盐城市为例,探讨在建立联动机制、创新联动政策、夯实联动平台、建设联动载体、提升联动价值等方面推进五业联动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五业联动”

当前,国务院推广的“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其基本要义就是“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力发展职教,突出政府统筹规划,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培养,科研单位支持职能,着力资源统整优化,构建就业、职业、产业、行业、企业协同联动的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办学结构调整和办学效能的提升。其基本内涵是一种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对接行业发展要求,服务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个人生涯发展需要,重在加强专业建设,并以此为核心实行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其基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盐城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制定出台了《盐城市中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六个一”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12个职教联盟主动服务全市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新特产业;11所四星级以上职业学校联系对接了盐城中韩产业园、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国际软件园、大数据产业园等12个国家、省、市产业园区;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等28个专业集群对接了东风悦达起亚、领胜城科技等84家骨干龙头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盐城市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开展集团化办学,先后组建了汽车、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纺织、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餐饮服务等12个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共有36所市内外大中专院校、203家相关行业企业、58名省市外专家参与联盟建设。职教联盟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50个,开展产学研活动申报科研项目36个、专利70多项,推广新技术42项。全市职业学校在这种校企联合中,适时调整办学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吻合方面,提升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能力;行业、企业在这种协调联动中,组成利益与发展共同体,实现了生产要素新组合与互补,提升了技术水平,获得了经济效益。

然而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学校原有的专业设置滞后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一般而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但是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步伐较慢,专业雷同现象较为突出;从办学条件看,支撑办学的师资、设施设备必须满足教学的要求,然而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生产性实训条件质量不高;从办学质量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应适应岗位需求,可是职业教育教学标准适时修订不到位,培养规格往往滞后于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这些不仅反映办学供给和企业需求之间不协调的表象,而且深层次表明职教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质量等办学结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盐城虽然已初步建立起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但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多头管理的状况依然存在。以市区为例,11所公办职业教育院校分属于9个主管部门,各学校之间隶属关系不同,办学经费渠道不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统筹协调与统一管理难度较大,资源配置与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教育部门虽然是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协调部门,但涉及不同管理体制的学校,在资源整合、招生规模、师资调配、专业设置等方面难以统筹,涉及财政投入、校企合作等方面问题难以协调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效能的有效发挥。

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采取有力之策,创新五业联动,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向内涵推进。

一、建立联动机制

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跨部门、跨行业的教育事业,要形成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五业联动的职业学校办学模式,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企担责、学校主责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一是加强全市职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力量。该小组要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委、财政、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学校办学实际,做好职业院校本区域内招生类型、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确保开设的专业基本与区域支柱产业及重点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在区域内形成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结构合理,办学层次清晰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确今后三到五年盐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任务。二是强化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职能。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职教服务产业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形成政策合力,改变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供给失序”的状况。在顶层设计上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同时要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查制度,加强对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形成“命运共同体”。三是强化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要组建汽车工程、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旅游、财经商贸、餐饮服务等16个市级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些行指委由市教育局、工信局牵头管理,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

二、创新联动政策

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环节,它与社会经济生态构成了一个联动的体系。通过“五业联动”系统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能力,需要创新联动政策。一是合作办学激励政策。市政府要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强化产教融合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评定标准和奖励办法,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技术改造、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两化融合”、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同时,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配套出台实施办法,激励企业深度参与合作,尤其对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调动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积极性,推动行业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形成命运共同体。二是教师引进培养政策。在编制管理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公开招聘、动态管理”的编制管理模式。在引进渠道上,研究制定较为宽泛灵活的用人政策,拓宽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的渠道。在在职培养上,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保障兼职教师聘请所需经费,有效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经费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职业教育经费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使职业教育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安排好经费预算,重点支持院校提档升级、升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开展、学徒制试点、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等工作;以及对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技能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等实行动态绩效考核,由同级财政发放特岗津贴,以鼓励教师到职业学校从教和安心工作,提升育人质量水平,真正打响盐城职教品牌。

三、夯实联动平台

自2015年以来,先后成立了由盐城工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技师学院、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南京大学盐城电子商务研究院、阜宁中专、东台中专、射阳中专、大丰中专、滨海中专12所院校分别为牵头单位,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盐城市汽车、纺织、工业自动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餐饮服务12个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在“五业联动”中,如何进一步以联盟为纽带,职业院校相互支撑,行业相互协同,企业抱团谋发展、合作求超越的改革创新态势。夯实联动平台是关键。一是明确组织架构。职教联盟实行理事会制,理事会是联盟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成员由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组成,同时各联盟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职教联盟内部成员原有行政隶属关系、产权属性和法人地位不变。联盟内部要建立校企联合办学董事会、执委会和项目建设委员会“三级贯通式”管理体制。二是发挥功能作用。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负责牵头制定联盟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人才互聘,加强产品研发,推动校企、校际之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规格,协助做好专业设置论证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强化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质量。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指导联盟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工作。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各职教联盟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企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机制,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总结集团化办学经验,加快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建设联动载体

专业是五业联动的纽带,专业集群则是五业联动的载体。只有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才能将专业建设落地。为此,一是提高专业和行业之间联系程度。重点加强与汽车、纺织服装、建筑、机械电子、现代物流等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建设,适当调整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商务服务、大众文化等产业相关的专业结构,适度减少同质性专业的设置;积极推进与建筑业、现代物流、车辆维修、现代农业、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电子能源、社区服务等行业相关的专业群(链)建设,形成内部门类较多、结构合理的专业群(链)。二是提高专业和产业之间吻合程度。根据盐城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先导产业、传统支柱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优先承接发展产业等产业设置主要专业群(链)。并在各专业群(链)内针对多样化的岗位需求充分拓展专业门类,提升专业集群建设水平,增强专业链与产业链有机对接,调优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结构。增设与轻工食品、电子能源、现代旅游、社区服务、车辆维修等产业相关的专业。三是提高专业和企业之间对接程度。根据省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至少2个专业);群专业组合科学,符合职业迁移能力需求特征,并且群专业结构稳定,组合中至少两个专业招生3年以上;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区域行业优势,紧密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与行业领先企业有深度合作;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与企业对接緊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五、提升联动价值

通过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的有效对接,五业联动使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对于破解校企合作的实践难题,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改革创新,提升这项改革价值是推进五业联动的核心。一是创新办学方式。要将五业联动作为职业院校办学新方式,推进产业、行业、企业与学校共赢局面的实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既加快企业在职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又加快校企协同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校企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创新教学内容。要通过五业联动,进一步调动职业院校和产业、行业、企业所拥有的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资源的协调与合作,推进理论与技术结合,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时实现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对接,从而不断促进职业院校教学内容的革新,不断促使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与社会生产发展更加配适。三是创新教学模式。要通过职业学校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产业工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构,构建一种教师与技术人员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在联合教学中,为学生了解和体验新科技、新技术、新方法及新产品提供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贴近生产工作一线,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专业基础。

五业联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以便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职业学校办学更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吻合;有利于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校企办学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