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2020-09-02 06:34陈金伟杨铃陈大华李四红温建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分子产教加工

陈金伟 杨铃 陈大华 李四红 温建强

[摘           要]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是系统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在实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个人的动手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性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对此,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应用。基于此,对如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实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64-02

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现状

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高分子材料与大众之间会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而对于我国的教育领域来说,高分子材料实践教学一直会呈现出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能力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综合来说,当前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活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当前由于我国对于教育領域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成立。在这些职业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较为充足的教学能力,也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2)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技术以及很多设备,对于学校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3)高分子生产的工作条件相对较为苛刻,会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安全风险;(4)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中的原料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操作失误造成的身体伤害、易燃易爆等等,操作不慎会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1]。

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模式

(一)安全生产实训

无论是对于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来说,还是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安全生产都应该是位居在首要位置的一项工作原则。所有的工作、所有的生产都是依托于安全而产生的。所以在实训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需要开展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以及习惯,为自己后续的实训活动以及职业发展形成稳定的基础保障。在此期间,学校方面可以邀请一些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权威专家或者是高级工程师,邀请其为学生开展相关的技术讲座,详细地讲解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工作流程以及生产重点。同时在此期间,所邀请的人才也应该为学生介绍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注意事项,在讲座结束后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沟通,加深学生对安全生产的理解。针对于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高校,其在安全生产实训期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如高分子资源库(网址gaofenzi.gdqy.edu.cn,以下简称资源库),为学生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素材以及文本素材,通过直观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

(二)加工仿真实训

综合来说,在当前的社会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产生,在很多现代化企业内,已经能够熟练地应用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信息化生产设备。这样一来,处在生产一线上的工人数量就会出现下降,在生产工作中所形成的人工操作也逐渐减少。所以,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就应该注重加强实训的仿真性以及及时性,及时了解当前社会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以及实训指导,以此保证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社会发展之间不会产生脱节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例如,在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聚丙烯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所以在实训期间,教师就可以以这一材料为核心要点,引导学生开展聚丙烯分散控制系统仿真实训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丙烯原料的精制过程、催化配置过程以及聚合反应过程等信息,奠定学生的基础。当学生能够对此形成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仿真系统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操作。并且在此期间,教师也需要在一旁做好相对应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安全性,对学生所呈现出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加强学生的生产能力以及专业能力[3]。除此之外,在仿真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互以及沟通,定期对学生的实训作品进行检查,对其进行成绩评定以及技能考核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最后,在仿真实训期间,教师应及时结合当下的行业发展现状对实训体系中的信息进行更新,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较为逼真的实训场景,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除此之外,仿真实训毕竟只是一种模拟性的实训,所以其中也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日常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不要对仿真实训形成过高的依赖,只是可以将其视为学生训练的一种途径,提高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的掌握熟练度。

(三)加工生产实训

在实训活动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经验以及职业素养,学校方面可以适当地扩大投资,为学生引进一些高分子加工企业所应用的生产设备。比如注塑机、吹膜机、3D打印线材机(以下简称线材机)以及吹塑机等等,根据这些设备设计一些合理的实训生产项目,对学生形成有效辅助。

首先,在利用注塑机开展生产实训时,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比如,要引导学生掌握注塑机的结构原理以及应用过程,要掌握对其中各个生产材料的比例控制等等。在具体的生产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注塑机的使用方法,然后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设备尝试性地制作笔筒,借此加强学生的生产能力;其次,在对吹膜机进行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吹膜成型的原理以及相关操作细节,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模卷成型工艺的调节方式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掌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再者,在对线材机进行应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浏览线材机的生产操作流程,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机器制作一些3D打印线材,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在对吹塑机进行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型號塑料瓶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巧,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4]。

总体来说,通过这四个实训项目的开展,学生的专业水准以及专业技能会得到有效强化,其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专业原理掌握的深度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丰富。

三、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方面应注意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高校来说,教学是其所有工作中的核心要点,而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其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严格,所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案也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针对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学校方面需要做好相对应的创新工作以及改革工作,以实训模式为基础,完善产教融合培养方案。(1)在基础教学阶段,学校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相关现代化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的职业规划以及学习规划;(2)在中级阶段学校需要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企业进行适当沟通,成立校企合作结构,为产教融合工作的推进形成保障,为学生综合实力的加强形成支撑;(3)学校方面需要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以及运营状态的情况下,与之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拟定实训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其次,在实训教学期间,学校方面应注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在此期间,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学校方面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师开展职业培训活动,使之意识到实训教学所能够形成的重要影响,并能够主动投入到相关工作中;(2)学校方面需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师真正放到生产领域、科研领域中进行锻炼,使之能够有充足的职业经验,以此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3)学校方面应注重引进相关的教师人才,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必要时,学校方面可聘请一些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的学术顾问以及专业教授,借此加强整体教学的专业性;(4)学校方面可适当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以及奖励机制,加强教师的主动性,使之能够主动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再者,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活动开展期间,学校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构成2.5+0.5合作模式。所谓2.5+0.5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前五个学期即2.5年内,学校可以作为教育主体,引导学生学习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奠定学生基础;在第六学期也就是最后半年,学校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其本身的综合条件,为其选择不同的合作企业,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实习训练,借此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活动。在此期间,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所接受的知识教育以及实践教育,拟定研究课题,在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员工的辅助下,撰写自己的专业学术论文,提高个人的综合品质。最后,在实训教学中学校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如依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高分子资源库,借此构建完整的产教融合协同模式。(1)在此期间,教师可以依托资源库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完善教学素材;(2)教师可以依托资源库引导学生开展网络实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加强教学融合的有效深度。

综上所述,在引导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训活动时,学校方面不仅要注意构建完整的实训模式体系,同时也应注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模式构建中,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安全生产实训、加工仿真实训以及加工生产实训等活动,借此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方面亦应注重培养相关的教育人才,构建完整的教育方案,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校企合作等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稳定支撑,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天英,刘赛文,张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9,47(15):193-194.

[2]刘天宝,李准准,吴英.产教融合背景下高分子材料加工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9(7):73-76.

[3]王康.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现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3):64,106.

[4]杨小炳,林维晟,华伟平.“亲近业界、产教融合”理念下对《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的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18,37(9):100-102.

编辑 冯永霞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2015-1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科技成果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A041108);2017年拔尖人才自选项目(项目编号:2B141603);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A02020308)的成果。

猜你喜欢
高分子产教加工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要考点剖析
计算机模拟在大学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高分子有机化学的研究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