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立新
2016年7月,笔者首次到张守智先生家中拜访,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建国瓷的来龙去脉,说到兴起之处,还拿起白纸随手勾画建国瓷形制图。
5月26日晚,伏案中忽然看到同事发的一条消息:“张守智先生千古……”惊愕之余赶紧与那位同事联系,证实张老于当晚8时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8岁。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忆起在工作中几次拜问的点点滴滴,一时百感交集。
初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缘于大名鼎鼎的“建国瓷”。2014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始筹建,笔者作为典藏部总账人员参与清点藏品和筹备开馆的前期工作,而博物馆陶瓷品的主要来源,正是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前辈们的历年所藏。2016年开馆前夕,由于系列首展中的“思贤师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大家作品展”,其中涉及展出祝大年先生主持设计的建国瓷,而张守智正是在学生时期就跟随祝先生参加了国宴餐具的辅助工作,并赴景德镇负责监制,作为那段过往历史的亲历者,自然成为我们这些后辈拜访求教的最佳对象。
2016年7月下旬的某日,笔者与负责陶瓷的保管员同事登门拜访。轻轻叩开房门,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慈祥、声音洪亮的老先生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是事先知晓,完全看不出张老当时已84岁高龄。问及来意,一听是想了解建国瓷工程,老人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文教委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创制国家用瓷,周恩来同志批示道:“我国作为瓷器发明的陶瓷大国应有标示新的历史内涵的新瓷器,要一改过去只服务于封建王朝达官贵人的状况,而要在以后的国庆典礼时摆放在人民代表的餐桌上,成为在外交场所代表国家礼仪和气度的装饰陈设。”同时,周恩来还批示“由文化部负责完成建国瓷的设计任务,轻工部完成建国瓷的制作任务”,建国瓷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1953年国庆前夕,第一批建国瓷样品制成,观之光华闪动,触之细腻无痕,敲之龙吟脆响。如今这套唯一完整的样品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整套共17件,包括合器、热菜盘、冷菜盘、大汤碗、面碗、饭碗、甜食碗、黄酒杯、黄酒壶、白酒壶、酱油壶、醋壶、鱼盘、大汤匙、大匙托、小饭匙、小匙托。
建国瓷的研制是国家任务,文化部和轻工部开始在全国组织人马,挑选艺术家,最终这项任务落在了刚刚成立的中央美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的身上,祝大年、高庄、梅建鹰和郑可四位教授成为具体负责人。同时,调本系陶瓷科首届51班的施于人、齐国瑞、金宝陞、张守智四名同学,停课学习,转入建国瓷设计任务,配合教授做建国瓷设计方案实施的辅助工作——有关餐具调研与测绘,设计资料汇集整理,绘制建国瓷设计的中西餐具配套瓷的造型结构图纸,赴景德镇产区监制建国瓷试制。
建国瓷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破除细腻、繁缛、华丽的宫廷趣味,强调艺术为大众服务,又要不计工本烧造最精美的国宴瓷器。这本身是一对棘手的矛盾,但主持设计的祝大年先生完美地解决了这对矛盾。最终定稿的餐具样式,中式为青花斗彩牡丹穿枝纹饰的传统“正德式”造型,西式为青花海棠纹饰的“折边式”造型,形式上简洁大方,但制作细节非常考究,简洁却不简单。破除了宫廷审美偏执,而在材料和工艺上毫不马虎,代表了当时制瓷的最高水准。
1953年国庆节,刚刚研制成功的建国瓷被用于国宴,分别在中南海怀仁堂、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新侨饭店等处得到运用。从这一刻起,我们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宴瓷。建国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由国家组织设计指导生产、从中央到地方产区的大型系统陶瓷工程,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为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设计系的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守智也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经历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实践考验,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部洋洋洒洒的“建国瓷传奇”,在张老条理清晰、声情并茂的讲述下,变得如同历历在目。这首次访谈就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中间请他稍作休息也难以遏制激情。说到兴起之处,他还拿起白纸随手勾画建国瓷形制图,将中西盘碗类餐具造型结构的正德式、折边式、涡式、马蹄翻式逐一绘出并标注清楚。随后,他还把带去需要分辨定名的瓷器照片进行鉴别、讲清用途,原本在我们这些接触瓷器藏品不久的初学者面前,大小不一、器型各异的盘碗碟盅立刻就变得井井有条、各具功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访谈收获满满准备告辞之时,他还打开书桌上的电脑,在琳琅满目的瓷器文件夹中,找出所有与建国瓷有关的电子资料,表示可以随意拷贝带回。这样宽广豁达的学者胸襟,令初次见面的我们受宠若惊,也深感敬佩。
2016年10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建国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年百年”展览中展出。
2016年教师节,清华艺博正式面向公众开馆,首展中的“建国瓷”果然成为了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精彩亮点,无愧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恢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由于之后的世事变迁,成套的首批建国瓷留存数量不多,清华艺博收藏的这套,便成为难得的标准器样本。为此,2016年10月举办的祝大年先生百年诞辰艺术展“大年百年”,国家博物馆还特别前来相借展出,足见其珍貴程度。
開馆之后的几年中,笔者与张老的联系多为微信方式,直到2019年9月清华美院举办“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就展”,笔者协助配合“建国瓷”的布展工作,遇到前来指导布展的张老,于是相约再次到府上拜访。第二次登门请教的主题,变成了馆藏上世纪70年代陶瓷作品的出处与作者,以及近现代民间陶瓷的鉴定。由于早年收藏记录不尽规范与完善,许多藏品缺失相关著录信息,给现在的总账人员带来不少难以厘清来源和了解细节的困难。而张老对这一部分也是如数家珍,不但从藏品照片库中找出了祝大年、梅健鹰等前辈的遗作,还辨认出了民国“青花大王”王步、安徽工艺美术大师卢山义等名家作品。
2019年12月初,笔者收到张老一条十分详尽的信息:“立新好,我因前两天参加国中陶瓷艺术馆考夫曼陶艺展活动过累,现卧床疗理中,周一上午北京陶瓷艺术馆赵辉经理和我女儿吕蕾(丘耿玉同班)代我去撤展,见面后请将你的手机电话给我女儿,待我康复后与你们联系去博物馆鉴定部分馆藏作品有关事项。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民间陶瓷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1953年文化部在北京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中的各窑口民间陶瓷,展览结束后,文化部将这部分作品调拨给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留存在资料室,1953年寒假系主任张仃先生指派系秘书李绵潞和陶瓷科二年级学生张守智二人去展览会布展和接待全国艺人代表进京学习参观,工作一个月时间中,学习了解的这些民间陶瓷有关出处和艺人情况。第二部分民间陶瓷来源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后1957年上半年陶瓷系教师梁任生、张守智二人接受中国对外文委任务,去中国六省作民间陶瓷窑口调研和收集近现代民间陶瓷作品中,为学院留存的教学资料,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资料室的民间陶瓷主要来源于这两部分。建议到时也请梁老师一起来馆?”笔者看后赶紧回复先生:“保重身体,安心休养,待春暖花开再行相约到馆事宜。”然而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这个约定永远无法完成。
这两张手稿是本文作者在2016年7月拜访张守智先生时,先生讲解建国瓷形制与用途时画的示意图。
作为我国培养的首批陶瓷专业人才,张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数次担任国庆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外交部国礼瓷、中国驻外使馆用瓷等的制作,近年还设计并监制了北京A PEC会议、杭州G20峰会、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等重大活动用瓷。同时,他还为国内多个日用陶瓷生产厂家担任设计指导,常年奔波于各地陶瓷产区,为促进陶瓷产业与文化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也是生活陶瓷设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然而人如其名,他一生守定心智,初心依然,低调谦逊,不出专著,不办专展。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走过的生活用瓷设计路上,一把尺子量了60年,他测量着我在工艺美院的设计教学和退休后的陶瓷设计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尺度,测量着我的陶瓷设计人生。”(注: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