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以关系正常化的中东效应

2020-09-02 06:34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海湾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

韩永

8月13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达成了“全面和正式”的和平协议。图/新华

阿联酋外交部8月13日发表声明称,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穆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通话后达成协议,同意阿联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

正式建交后,阿联酋将成为与以色列建交的首个海湾国家,也是除埃及和约旦外第三个中东阿拉伯国家,但后两国与以建交都要追溯到二三十年前,前者是1979年,后者是1994年。

此事在阿拉伯国家中引发了巨大反应。基于信仰不同、对耶路撒冷归属的争议、五次中东战争造成的历史积怨和绵延至今的巴以冲突,阿拉伯国家通常不承认以色列,伊朗更是声称要“抹掉”以色列。

但历尽沧桑的阿拉伯国家内早已不是铁板一块。以沙特为代表的“亲美派”虽然表面上不承认以色列,但事实上早已在美国的撮合下握手言和,暗度陈仓。

而今年的油价大跌和持续的疫情打击,让政治结盟进一步让位于各自的经济考量。近些年以开放形象示人的阿联酋,就面临从过于依赖石油向多元化的经济形态转型,而以科技立国的以色列无疑是新经济发展的典范,它同时还在新冠疫苗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通过与“小弟”以色列建交向“大哥”美国示好,进而在政治和经济上寻求支持,也是阿联酋这一操作背后显而易见的逻辑。阿联酋近些年不仅在经济上极力把自己打造成地区金融、航运和物流中心,在地区政治事务中也雄心勃勃,比如积极介入利比亚冲突等,而“小国雄心”的背后,总离不开大国的支持。

对一直在中东谋求外交突围的以色列来说,与首个海湾国家建交无疑是重大突破。最关键的,在阿联酋吃了“第一口螃蟹”后,很可能在阿拉伯国家——其中不乏有意与以建交却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国家——中引发示范效应。以色列情报部长埃利·科恩(Eli Cohen)表示,巴林和阿曼可能是下一步将与以建交的海湾国家。

唯一受到伤害的是巴勒斯坦。作为依靠阿拉伯国家支持才勉力与以色列对抗,却仍力有不逮不断失地的国家,巴勒斯坦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虽然在阿以协议中有以方将暂停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实施主权的内容,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面子工程”,是为这一可能引发巨大争议的行为找个借口,且内塔尼亚胡很快就宣布對这一地区实施主权的计划不会改变。

在巴以问题久拖不决且几无预期、阿拉伯国家内部不断分化、政治问题越来越让位于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曾经是中东问题核心的巴以问题正在不断被边缘化。公平原则正在被现实的实力对比替代,美国表面秉持公正实则明显偏倚,久而久之,对现实改变无望的阿拉伯国家开始以现实考量代替意识形态,或者说,巴以问题很多的时候只成了一个噱头。

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国家都有所得,唯一被抛弃的只有巴勒斯坦。

猜你喜欢
海湾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
内塔尼亚胡获授权组阁
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天下
内塔尼亚胡贪腐丑闻引万人抗议
巴勒斯坦 女孩
初识海湾女神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做鬼脸
内塔尼亚胡大选获胜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