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夏玄
摘 要:宋代古人爱花,以花为题作诗作画,插花亦是宋人喜爱雅事之一,花器逐渐成为插花必不可少的载器,宋代制瓷工艺发达,为花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以宋代社会审美为背景,着手讨论宋人插花的原因,结合宋代出现功能性花器,通过对宋代青瓷花器实用特征的例证,分别阐述南北宋插花花器的特征,得出结论:宋人热爱插花,因为对插花赋予了插花者当下心境的情意。宋代不同时期审美变化影响到花器的造型装饰,但花器的功能性一直被保留,宋代古人对插花一事的看重程度不亚于其余古人雅事。
关键词:宋代插花 花器 青瓷 占景盘
一、 宋代社会审美背景及插花原由
宋代是重视文化艺术领域的朝代,朝廷官员多兼具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等多重身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造就了宫廷之上下整体具有典雅的审美意趣。古人喜爱将花拟人,跟随花草的时节、生存方式,结合自身内心的情景,寓情于景。在理学的盛行下,宋代文人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在整体的插花风格中呈现出清俗高雅的自然气息。宋代文人士大夫喜爱把思绪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宋人爱花,乐趣插花,是自上而下刮出的审美意趣风潮。
宋代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此刻心境,尤其喜爱梅花,常以梅花作诗。如谢枋得(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武夷山中》诗云:“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诗人用梅花严寒、抗冰雪的品性来表达当下所处境地以及激励自身。南宋晚期,元兵攻宋,宋战败,城陷宋亡,谢枋得因此隐居闽中。元朝屡召谢枋得出仕,他坚决不应,终于被强制送往元都,他坚贞不屈,最后绝食而死。诗人将梅花置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心境之中,使梅严寒、抗冰雪的品格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此间梅的形象具有了更深刻的意蕴。品性不同的花让文人士大夫有情可托,插花一事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插花之事同样活跃在宋代平民生活中。宋代手工业发达,商业经济色彩浓厚,百姓娱乐生活多样,南宋时期,插花不仅是宫廷文人的雅趣,更是平民的生活乐事,民间也将时花作为商品买卖,吴自牧(南宋,钱塘人)的《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中写道“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寞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今杭城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灌圃耐得翁在《都城纪胜·四司六局》描写临安生活说:“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宴席排当,凡事整齐。都下街市亦有之,常时人户,每遇礼席,以钱倩之,皆可办也。”宋代人们不仅把时花作为商品买卖,在不同类型聚集宴会上需要的插花同样作为商品买卖,插花渗透在宋人的生活方式中。无论从宫廷士大夫到民间,插花在宋代是不分阶层的爱好。
宋人对插花的态度,不仅是喜花本身,对待花器同样是重要的“花事”表现。插花的盛行必然离不开对花器的考究。宋代对待插花与花器的关系,就像自然中的山川树木,湖泊水藻,田园野草,花器是山川,是湖泊,是田园,花是树木,是水藻,是野草,是大自然中的一隅变化的空间。跟随时节变化选择不同的花,不同时花择不同器。比如诗人李新(李新,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重九》“出户非我识,长安虽万家。有愁焦绿发,无语插黄华。酒僻喜宫醖,衾寒怯绛纱。欲传此情况,行客在天涯。”写的就是重阳节插菊花。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被譽为一代诗宗)《道旁店》“路旁野店两三家,侵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描写的是青瓷瓶插紫薇花。除了用不同材质的瓶插花,宋代还发明了专门的插花花器“占景盘”。宋代陶谷(本姓唐,字秀实,邠州新平人,北宋大臣)《清异录》卷下器具门:“占景盆。郭江洲(五代,宋)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余日不衰。”新兴花器的发明更是体现了宋代人们重视插花。宋人们喜好把自身的心境寄托在花中,插花的过程亦是对自身心境的感受,花器的衬托使得花枝的姿态更加契合插花者所表达的心境。
二、宋代青瓷花器的造型、特点及功能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插花离不开花器的映衬,宋代产生大量各类造型的青瓷新花器。插花与花器一体的插花表现形式称为“瓶花”或“盘花”,“瓶花”意译为瓶与花,瓶身整体较高,可使花枝竖立在瓶中。“盘花”盘器平底宽口的特征在古代往往象征着“大地”,古人用陶盘象征水池或湖泊,配以树枝,鸟兽的装饰物,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精神。
“瓶花”的使用范围最广,针对不同花束对瓶的材质外观造型需求不同,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在《南省宿直》里后两句诗云“藤纸静临新获帖,铜瓶寒浸欲开花。谁知今夕幽窗梦,又搒扁舟上若耶?”描写的是寒夜铜瓶插花。古人认为铜瓶在冬日可提高抗寒能力并使花期延长。
除了针对花选择花器外,宋人更是对插花的热爱体现在改变花器的外观及内部构造上。如图1,南宋官窑镂空瓶,此款内置胆式套瓶可蓄水插花,套瓶外观镂空瓶上刻单瓣仰莲,底刻双重仰莲,中以镂孔缠枝花卉连接成为套瓶外饰。瓶内呈深灰胎,圈足露胎处呈灰褐色。瓶外全身施粉青釉,施釉厚重,润色如玉,南宋的釉料成分在高温烧制的情况下不易流动,这一釉料出现,是龙泉青瓷施釉法变为厚施釉,南宋龙泉青瓷凝脂般质地有美玉的质感特征,迎合了宋人喜玉质的审美意趣。《云麓漫钞》载:“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云麓漫钞》为笔记集,南宋,赵彦卫撰, 字景安,宋宗室)南宋龙泉青瓷施厚釉的技法使瓷器渐渐脱离刻花装饰技法,让龙泉窑更加注重造型变化,瓶外缠枝花卉镂空样式装饰龙泉青瓷,美观的同时保留花器蓄水功能,是宋代对花器造型表现出的匠心精神。
“盘花”可以盛放大量的花束,但没法固定花枝,造型多样性受限。宋朝时期产生的“占景盘”插花器,是花器在功能使用上的一大突破。据记载,占景盘盘内有数个空心小圆柱,用以单支插花和蓄水,宋以前的花器,只能将花束捆扎成一束后侵入水中,或者在填满泥土的盘里插花,占景盘的出现可以使花枝在盘内圆柱里单支插置,不受其他花枝的影响,可自由造型。圆柱底部有小孔可以吸收盘内的水滋养花枝,延长花枝观赏期。占景盘的发明是宋代人们对花器使用的一大进步,是人们对插花重视程度的体现。
北宋著名青瓷耀州窑,是北方青瓷代表,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青瓷,富有优质典雅、细腻丰盈的艺术美。如图2,耀州窑青瓷花器,此花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呈斗笠碗状,折沿,敞口,内部设有镂空半球形体,镂空的洞用于插花固定花枝,四周围绕9只龙形张口洞。器物下半部为上部分花插的底座,镂空设计,底为4个兽面头形脚撑。全身除去兽面造型组件,圆形器物全为轮制而成,分为多个部分制作,再用泥浆组合粘接。从外观以耀州窑特色刻花划花技法呈现出牡丹缠枝花纹,装饰手法取刻花为主,辅以划花手法,使器物表面有突显空间线条的凹凸感,施釉后在润玉般晶莹的橄榄绿下,线条显现出深浅不同的色调层次,在上部分口沿处运用简洁线条,时刻注重器物的装饰对比。器物通体施耀州瓷青釉,质地精细,透明度良好,具有细致、温润的美感,体现着北宋的审美趣向,以及熟练地运用轮制技术。花器的使用功能上,半球形花插不仅可以突显主花与配花的层次,更能供观者全角度观赏。耀州窑别致的青瓷器,体现着宋代手工艺的发达及社会雅致的时代审美,更是体现了宋代人们对插花一事的认真态度。
南宋是龙泉窑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无纹饰雕刻,以造型、釉色取胜。如图3,南宋时期龙泉窑豆青釉五管瓷花插,器型素雅,格调古朴。造型类似于折沿碗或折沿洗,宽沿口、直腹、内平底、有圈足,内底有五个空心直立小圆柱,一个在中心,其余四个空心直立小圆柱分别围绕在四周,圆柱与盘底为一体,圆柱底有细孔,用于插入圆柱内的花枝给水,花枝可直接固定于盘内的圆柱里,浇水在盘内,圆柱底的细孔与柱内的花枝充分接连使得盘里的花得以长期盛茂。通体施粉青色釉,施釉数层,釉层厚实光润,呈现玉质,给人以质地高雅观感。这件五管插花器不仅是从外观上符合南宋人们的审美,从功能上更是实现了插花的实用功能。是时代审美与使用需求的结合。
结语
宋代注重插花雅趣之事体现古人对寓情于景的心境追求。宋代青瓷插花花器的独特造型,以及发明占景盘插花的功能性,反映着宋代人们热衷于研究插花。耀州窑占景盘与龙泉窑占景盘造型装饰风格不同体现了宋代不同时代变迁审美的变化,从花器功能上可以看出不变的是宋人对插花一事本身的热爱,亦是不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对插花赋予情意的看重,是宋代古人对内心情意抒发的向往。寄情于山水间,抒意于花草事。
参考文献:
[1]【宋】陶谷,吴淑撰,孔一校点.清异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黄永川.中国插花史研究[M].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
[3]扬之水.宋代花瓶[M].三联书,2008.
[4]徐文治.瓶花之美[M].九州出版社,2018.
[5]方忆.宋代插花与花器刍议 以宋画或宋意绘画为例[J].收藏家,2017(12).
[5]雷國强,李震.南宋龙泉青瓷香炉鉴赏与研究(上)[J].东方收藏,2015(1).
[6]宋涛.浅论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刻花装饰[J].收藏家,2017.
[7]陶欣.宋代青瓷占景盘造型与审美特征的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