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桐
摘 要:作为日本战后第四代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隈研吾的设计在当代建筑中具有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影响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隈研吾建筑案例,从建筑立面的角度出发,展现材料在建筑和环境之间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隈研吾的这一设计理念,并从中进行一些反思和感悟。
关键词:隈研吾 材料 消隐 建筑立面
一、建筑立面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譹?訛建筑立面相当于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一座建筑的门面,它是展现出城市或建筑本身气质的最直观的展现。
二、建筑消隐
“无论材料的触感有多么厚实,如果它以一个整体出现的话,对我而言就不是真实的,因为它们没有改变它们的表达方式。”,?譺?訛隈研吾在接受《UED》杂志采访时提到了“材料让建筑消隐”这一设计思想。隈研吾喜爱文字,热爱书写,建筑师这一理性的身份外有一颗感性的心,这种矛盾让他的建筑风格带有强烈的哲学意味。“让建筑消隐”的深层次意义即是强调建筑在環境中的“隐”而不是“显”。他希望通过材料,来让建筑与环境的联系重新被塑造。将建筑场所化、环境化,与环境建立起某种紧密的联系,使之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1.石美术馆
石美术馆(图1)在隈研吾的设计生涯中,是一个“转机”。它位于日本枥木县那须町的芦野村。这座美术馆原本只是用来储存米仓的一个仓库,而后受到业主的委托,希望隈研吾能将其改造为一座用于展示石加工技术和艺术的美术馆。在这个场地中隈研吾把各个空间相互交错穿插在其中从而扩大活动空间的范围。其中展示空间不仅仅是在室内,而且还把3个石仓设计成半室外展示空间,模糊室内室外的界限。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图2),石美术馆的建筑立面采用了重复交错的组合手法,将50毫米厚、300毫米宽的薄石材层层叠加在一起。材料选择上使用的是产自本地的芦野石。但为了不因为采用石头这一材料而让整个建筑变得厚重密闭,隈研吾想到让石头做成百叶的效果。于是他们想到一种方法便是将石头进行加工改良,将每块石材打磨成形状均匀的薄石块,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变得有呼吸感,轻薄生动起来。不再因为其笨重的固有印象而仅仅用来简单地贴在建筑立面上。之后再抽掉大约三分之一的石块,使其既不会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又能让室外的光线进入,空气流通,从而加强了建筑与环境的联系。隈研吾认为这样的组合手法能够远离建筑常有的“表面性”。往往常规的做法,会让材料失去其本身与环境的直接性,使得建筑与环境无法很好融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直接性,能够使得材料粒子化,建筑能够自我呼吸从而增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2.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墙
竹墙位于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脚下,是隈研吾在SOHO总裁潘石屹主持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亚洲建筑师走廊)项目中设计的7号别墅(图3)。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远离市区且前身是一片荒地,潘石屹邀请了亚洲十位著名建筑师在这片荒地上肆意发挥,颇有一种逃避现实,暂时规避于郊野的意思。
从建筑立面(图4)可以看出,由于材料本身天然的形状使得整个墙面产生了一种天然的缝隙,人身处其中,既是处于建筑体内,又是隐匿于山间之中。建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的天然性拉近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距离。竹子在中国是种高风亮节的象征,而“竹林七贤”的典故中更是将竹子作为一种出世的隐喻。隈研吾选择了竹子作为其建筑表现的主要材料,一来是与他自己的解释“企图将长城的特质运用到居住行为上,因此,房子被称作‘墙而非房屋。”?譻?訛的想法呼应,二来整座建筑的体量也与场地本身的形态类似,形态长而窄,适应场地,能够在尽量不动土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构造。
隈研吾通过选择主要表现材料——竹子,以及对整个场所“气质”的高度把握,虽然整座建筑与背后山川树林融洽,但并没有因为宽广的环境而因此削弱掉自身的特点。而是两者之间相互成全,产生一种特有的“气场”。这样的“气场”成为联系场地与建筑的纽带,而竹子便是其媒介。这座建筑绵延起伏的山脊中遗世独立,坐落长城脚下,自在自洽。
3.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是一座依山面水,与山坡地形结合,屋顶从远处看随丘陵俯伏的山形建筑。菱形的屋面呈现出一种流动感,而传统江南灰瓦元素的色调又使得这份流动感变得克制。整个场馆的设计颇具隈研吾“消失的建筑”的风格。
民艺博物馆的建筑立面选用的材料是改良后浙江传统民居使用的灰色砖瓦(图5)。这一次也是因为传统的瓦片尺寸偏小且容易破碎,维修成本过高,于是隈研吾的团队和本地工匠在原有瓦片基础上进行了材料上的改良和尺寸上的调整。改良后的屋瓦不仅运用在屋顶上,并且将这些屋瓦固定在交织的不锈钢丝上。这样的立面一来能控制外部视野的空间,二来也形成了丰富有趣的室内光影效果。博物馆立面的构成方式采用得是重复构成,即在立面上运用质感完全相同的元素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的排列组合方式来呈现的方法。这样既达到装饰目的,更是将带有隈研吾所认为的中国古典韵味的建筑巧妙融于周围环境。
三、石美术馆、竹墙和民艺博物馆建筑立面总结
通过三个案例的建筑立面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案例使用的材料均来自当地,大部分经过了重新设计和加工改良。并且在构成手法上大多使用重复构成的手法,只是形式较为不同,其目的均为加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隈研吾的“材料让建筑消隐”是弱化建筑作为实体的存在,即在人、环境、建筑三者的关系中,建筑仅仅是扮演一个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媒介。因为往往大多数建筑都是作为一个绝对存在出现在环境之中。而其中不管是石头、竹子、屋瓦或是其他材料,都是作为建筑能成为这种媒介的直接呈现。他从源头上就削弱了大体量的建筑空间在环境中的存在感,即所谓的“材料让建筑消隐”。
结语
隈研吾的这一建筑思想从上个世纪的龟老山瞭望台开始就开始出现。他将日本和西方两种哲学体系融会贯通,建立在了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上,其中宏观是指他恰当的尺度关系,把控了建筑整体;微观上则是将建筑材料原件通过不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反复使用;最终找到了人、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最平衡,互相成就的建造思想。
在各种快节奏浪潮不断翻滚的今天,各种事物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各种风格、思想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隈研吾的“让建筑消隱”设计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同时,进行思辨是人最根本的属性,不能一味“迷信”权威。笔者也对这一建筑理念,持保留态度。隈研吾从石屋开始强调材料,这样既会形成一种个人标志,但也会让人产生一种疲感并且值得思考:运用材料让建筑更好融于环境可以被称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但从设计手法上升到建筑思想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当地材料来实现,这样上升到的高度是否成立?
注释:
《科技创新与应用》/建筑科学,赵琼:建筑立面及现代建筑立面设计思路探讨”,142.
《UED》.主题/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上),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40.
从“竹墙”说起,张音玄,时代建筑,2002/6,p52.
参考文献:
[1]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 隈研吾.城市环境设计,2010(6).
[2]隈研吾,绿瀛.让建筑消失[J].建筑师,2003(6):29-34.
[3]于丁.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J] .山西建筑,2009(4).
[4]陈兴华,张炯.解读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 .华中建筑,2012(6).
[5]刘昕炜.体验建筑师走廊——解读隈研吾的竹舍[J] .南方建筑,2003(3).
[6]王发堂.隈研吾建筑思想研究[J] .建筑师,2013(6).
[7]李超,董良.浅析隈研吾的消隐建筑意向[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4).
[8]中国美术学院民族艺术博物馆[J].浙江经济,29.
[9]娄永琪.设计永远在路上[J].设计,2019:76-78.
[10]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0: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