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婉清 李红兵(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创新策源地,顾名思义,就是科技创新策动和起源的地方。2019 年11 月2 日至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策源地要“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安徽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时代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行动计划,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一批重大源头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产品相继涌现,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 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原始创新的厚积薄发,源于长期积累和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十三五”以来,安徽科技投入总量加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十三五”以来,安徽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 以 上,2019 年 达 到5.1%;2016—2019 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累计达1192 亿元(见图1)。
图1 2016—2019 年安徽省财政科技投入情况
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十三五”以来,在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下,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6%。2016—2019 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达1689 亿元(见图2)。
图2 2016—2019 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
科技投入呈现多元化局面。“十三五”以来,安徽全力推动股权融资发展,着力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全省先后设立省级种子投资基金、省级风险投资基金、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等,初步构建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为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投入,省政府设立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省财政计划分年度累计安排20 亿元,实现基金总规模不少于50 亿元。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省政府组建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技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截至2019 年底,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成员达123 家,科技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36.83 亿元,在保户数1838 户。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4321”新型政银担保合作模式,建立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天使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支持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适用的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探索等。
“十三五”以来,在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的保障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在全国甚至全球领先。
全省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安徽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高速增长。2019 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63 亿元,较2015 年增长4.6 倍(见图3)。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8 件,较2015 年增长1.7 倍,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跃升至第8位(见图4)。
图3 2016—2019 年安徽省技术合同交易情况
图4 2016—2019 年安徽省发明专利情况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十三五”以来,安徽在量子信息、稳态强磁场、热核聚变、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全球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量子信息领域,先后研发出量子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在能源领域,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研发的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PF6 线圈生产制造任务。在健康领域,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质子刀”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精准切除。在环境领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运行,新型“探霾”激光雷达项目打破了国外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的垄断。在芯片领域,自主研发出“魂芯二号A”信号处理芯片,单核性能超过国际同类芯片性能。在新型显示领域,研发出的0.12 毫米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在人工智能领域,研制出世界唯一的让机器达到真人说话水平的语音合成系统。在装备制造领域,应流集团研制的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在农业领域,在世界上首次破解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密码。
平台建设迈向更高能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逐步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安徽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量子创新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启动建设。统筹推进安徽省“一室一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全省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截至2019 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05 个,其中国家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5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0 个。拥有国家级高新区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0 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32 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数41 个。
人才创新活力加速迸发。“十三五”以来,安徽大力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成果落户安徽创新创业。截至2019 年底,已累计立项扶持220 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财政投入达11.13亿元,引导地市和社会资金投入达60.68 亿元,累计引进院士团队16 个、“国家引进人才计划”团队25 个,获扶持团队企业年总产值近50 亿元。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科技创新的强劲拉动下,“十三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16—2019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达47971 亿元(见图5)。2019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691.8 亿元,较2015 年增长51.7%。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1%,增加值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6.4 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截至2019 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636 家,比2015 年底增长3479 家,增幅达1.1 倍。
一是财政科技投入聚焦不够。“十三五”以来,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长较快,但直接用于研发活动支出比例不高。据统计,2018 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科目共有10 类,其中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只有5 类,用于研发活动支出仅占全部财政科技支出的46.5%。二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仍需加大(见图6、图7)。从研发投入总量看,“十三五”以来,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与长三角省份相比不在一个量级。2018年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649 亿元,仅为同期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的25.9%、44.9%和47.7%。三是科技投入渠道相对单一。综合运用普惠金融、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还有差距。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发展不充分,多数种子基金、风投基金主要由国有投资机构管理运作,市场化运作相对不足。银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同科技型企业的贴合度不够,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原始创新成果有效供给不足。重点领域高质量成果供给不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原创性成果产出较少。基础研究类成果产出不多、占比较低,2016—2019 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基础理论类成果占比不足5%。二是“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突出。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及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既有迫在眉睫需马上解决的技术,又有心腹之患需长远布局的技术。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截至2019 年底,全省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比例为22.5%,远低于“十三五”规划目标的40%。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创新平台,还不同程度存在重“创建”轻“管理”、轻“投入”现象。
图5 2016—2019 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情况
图6 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地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比较
图7 长三角区域全社会研发投入情况比较
“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安徽要着力构建具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制度创新策源地,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升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一要打造高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布局建设更多重大创新平台,催生更多“从0 到1”的原创性成果。坚持“提升一批、在建一批、预研一批、谋划一批”,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打造立足合肥、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二要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加大基础研究的财政科技投入比重,鼓励地方政府、企业设立基础研究基金或与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设立联合基金,积极探索适应基础研究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指标。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比例。发挥中央驻皖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聚焦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需求,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算法、基础软件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类脑、能源等领域,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原始创新活力。三要培育引进更多高端创新人才。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类脑、能源等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科研人才。探索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发展,大力培养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实验技术、专职工程技术和开放服务人才、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团队。
一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和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机器人、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布局。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谋划实施新一轮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健全攻关项目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制度,集聚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在重点领域“卡脖子”节点持续精准发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二要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综合体、重点企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布局新兴产业,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向领军企业转型。加快建设高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加强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大扶持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三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省属高校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省属高校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等合作对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领军企业和高等院所共建创新联盟和创新平台,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共同实施技术攻关项目。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云平台,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技术难题协同攻关、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通道。
一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基建“一业带百业”的倍扩效应,统筹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一体发展,加快形成“新产业+新基建”发展新模式。打造“信息新网络”,推进“数字江淮”建设,实施5G 布局应用、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工业互联网、先进计算、超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互联网+”,加快建设充电桩、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尽快实现“皖企登云”全覆盖、“数据高铁”全域通。加快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平台企业,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二要健全全链条成果转化机制。突出安徽创新馆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建设安徽科技创新产品首发地,促进科技成果展示体验和推广应用;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线上线下互动的全省统一科技大市场,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整合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平台、科技服务中介,推动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团队、技术经纪人等资源互通共享,大力发展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成果“一站式”转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长三角科技成果联合竞价机制、G60 科创云等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信息、资源、成果全面“上云”。三要推动新兴产业全链化。坚持产业链和创新链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加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聚焦以新型“铜墙铁壁”和“芯屏器合”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现代家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十大新兴产业体系,全面开展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行动,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集群“群长制”,构建协同式、嵌入式的产业生态闭环。
一要强化政府统筹作用。强化省级统筹、地市联动,统一协调重大政策、重大计划、重大项目,统一调动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优化整合现有科技计划,按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三个层次,建立分工协作、分层支持、梯次接续、科学合理的协同攻关机制。二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政府调动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聚焦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等科技创新重大任务,完善相关科技创新政策,优化科技投入方向。建立完善促进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科技投入的激励政策和机制,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加速增长。三要深化拓展“全创改试验”。着眼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统筹推进“编制周转池”“江淮优才卡”“人才创业险”“专利权质押”“区域科创板”等改革举措,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让科技创新“沿途下蛋”。实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赋予创新主体人、财、物支配使用更多自主权。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大力推进“四送一服”“皖事通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四要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发挥金融“催化剂”作用,建立健全以股权投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普惠金融为一体,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贴费、风险补偿等方式,加大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持。发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创新银信担、银保、银租等合作模式,鼓励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加快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成果转化类投资基金,加强科创板、新三板上市政策扶持,大力培育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利用债券融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