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线工程大数据的应用管理

2020-09-02 07:19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
上海煤气 2020年4期
关键词:燃气管线工程项目

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 许 斌

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由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在不同建设阶段、参与方之间流通,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潜力也已被窥见,但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际运用。本文从燃气管线项目施工管理出发,梳理传统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存在的弊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化《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平台,并阐述平台架构、作用机制和优势,为提高建设项目信息传递效率及有效场景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1 传统燃气工程信息管理存在的弊端

智慧燃气管道工程监管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一种形态,体现了燃气工程监管从经验型、劳动力密集型向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变趋势。随着燃气管线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方海量信息的产生,传统工程信息管理并没有立足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对信息的产生、流通、运用缺乏标准化高效的监管机制,已无法满足项目建设中信息共享、各方协同管理的需求。主要弊端如下:

1.1 信息孤岛

虽然从整体上看建设各方实现了信息互联,但各方信息分属各自的平台,实质上缺少统一的信息采集平台,传递不及时,不同节点信息交互不顺畅,时常有延迟。信息碎片化、信息价值化,无法实现有效共享,从而无法实现项目全过程受控。传统的协作是由于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所属的平台不同,形成了各方之间的信息壁垒,造成沟通成本高。

1.2 各方利益不一致

燃气工程监理方、承包方等责任主体各自的立场和利益不一致,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控制,加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对信息进行约束和规范,信息流通不透明,在各自的“信息孤岛”中,无法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性。

1.3 信息数据无法公开透明,存在监管盲区

独立的参与主体、分割的信息管理,监管信息的可追溯性低,不可避免地影响参与各方的互相信任,一旦发生纠纷,无法迅速追溯信息源头,造成各方责任推诿,影响协作。信息化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其强大的外部性,如果不能互联访问和使用,那么这样的信息构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2 集成平台系统的建设

2.1 推出的意义

参与各方在工程管理的不同阶段产生海量信息,信息化技术的公开透明、可追溯性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相吻合。在燃气行业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景可观。《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的推出有以下意义:

(1)推动工程监管信息化。在如今数据互联、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对于燃气行业,“智慧燃气”是大势所趋,全信息化能快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信息化监管是行业必然的选择。

(2)促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动态化、科学化。平台从项目开工开始到竣工结束,建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的动态数据库。工程项目分布不均,管理难度较大,信息平台的使用明确各方责任,有效提高各利益主体、各方的交流效率。平台构建各方信息一体化理念,开放信息查看权限,疏通建设各方信息壁垒,要求第一时间将相关监管信息上传,使各方责任人对施工现场工程状态了如指掌,实现即时交流、填补管理缺位、推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管理过程中进行的资料实时采集、分类存储,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各方工程管理人员通过查询、分析数据,能快速了解业务情况,找出不足,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与规划,提高管控能力。

(3)规范工序流程,推动工程管理标准化。不同利益主体根据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规范化填写,全部实现工程项目的在线流程管理,促进了工程项目流程的标准化,提高各方管理水平。

(4)配合集团工程管理(ERP)大平台概念的引入。以《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3.0版为载体,融入行业、部门业务行为和特征,从而形成其在行业内部独特的价值体系,最后通过量化手段,在工程监管实际效果各类指标上通过数字形式来反映,如图1所示。配合集团工程管理(ERP)大平台上线前,对大平台分支工程现场管理模块进行更细化的流程业务线上应用,为ERP大平台的开发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流程再造方案。

图1 工程项目信息集成平台

2.2 运行机制

系统采用C/S框架,各责任单位需安装大众燃气《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3.0版客户端才可进行工程项目线上流程的运转。

内部操作和外部操作需要区分。内部操作访问大众燃气内部的接口,外部操作访问公网的接口。

所有现场管理人员需安装APP现场管理系统,各角色使用终端上传关键工序、节点的数据,所有安全、质量的控制指标均以标准化数据为准。

2.3 整体技术架构

针对不同层面的利益主体,平台架构分为三层:数据层、业务层、展示层,以满足工程现场信息化管理对数据的整体需求。

(1)展示层将不同业务的原始数据汇总展示在同一界面,包括图表展示、当日信息动态展示、整改情况、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和评价系统,以各种统计分析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示工程安全监管和验收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数据层是核心,有三大部分:一是内部的派单信息、安全监管信息、质量监管信息、违规处置信息、设备拨交信息、抽检验收信息、资料审核信息和拨交备案信息;二是总承包单位信息,包括工程自查信息、停复工信息和报验信息;三是监理信息,包括工程监管信息、违规处置信息、抽检验收信息和竣工备案信息。数据层汇总海量工程监管、工程资料管理数据,为展示层提供数据支撑与服务。

(3)业务层包括电脑端和手机APP两部分,针对各方人员开发相应界面,包含线上流程审批(工程派单和工程验收)和线上工程监管(重要节点旁路和违规处置)。在本部门安全质量专业化监管的基础上,完善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管理要素,新增专业分包单位(探伤、防腐)、设备供应商(智能PE焊机)用户,使各终端在单项工程下接收图文资料,实现工程全过程监管、全要素管理。

(4)工程项目信息集成平台。《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建立了总承包单位、监理公司、专业分包(防腐、探伤)单位的客户平台系统,后台系统处理工程项目流程信息,APP终端系统对工程现场各方数据进行采集,统一汇总至《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平台,进行工程大数据的分析汇总和评价。

2.4 优势

(1)整合各方管理优势,建造统一管理平台。集成平台系统整合了建设单位(大众燃气)、总承包单位、监理公司、专业分包(无损探伤)、设备供应商(智能PE焊机)等单位对工程管理各项管理要素,量化了各项安全质量的管理指标,细化了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强化了管理流程中各岗位业务权限,构建了数据全面共享的统一平台,并对接了公司横向部门(输配所、市场部、营业所)系统的部分业务管理功能。

(2)改变信息交互途径和方式,提高信息交互质量。平台对工程项目信息的交互途径和方式进行了优化,使该过程由阶段性、碎片性、延迟性向实时性、过程性、高效性转变。每个职能角色通过APP终端即时得到数据交互,实现信息共享不必通过管理层次逐级传递,使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在集成平台中,通过可视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为各方提供了一个高效交流的协同信息交互网络,提高了各方管理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通过多方(输配部、市场部、营业所)的信息对接和共享,可以获得更多、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不同周期的工程数据。这也是平台主要的场景功能所在。

(3)实现工程施工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可追溯性。通过工程项目各方的各阶段的数据采集,使得各方信息得到高度集成和共享。通过项目管理职能和流程化管理的构建,可以明确各方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的责权利划分。利用智能PE焊机的远程数据传输,减少人为的干预,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项目信息的存储、传递、变更过程,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也可为管理方决策、监管部门事后追责提供依据。

(4)建立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初步建立部门内管现场监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以工程覆盖率、隐患排查率、重要节点旁站率等各类工程实量和比例原则,建立5项绩效考核机制。

(5)建立外部评价体系,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总承包单位、监理公司和分包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评价体系模型。以6大指标(基础管理、现场管理、隐患管理、验收管理、资料管理、事故管理)、16类量化标准为基础,以六边形模型作为各类得分指标数据展示。所有数据来源于平台系统各项数据汇总,摆脱人为因素造成的评价不科学、不透明、不公正。为管理层各方面的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数据支撑。

3 结语

《管线工程质量安全业务管理系统》3.0版,沿袭了大众燃气有限公司工程质监部信息化建设的“业务一条线,监管一张网、数据一个库”的建设目标,使各方(大众燃气工程质监部、总承包单位、监理公司等)管控向下延伸,数据向上收集,最终形成工程管理的大数据系统。在制定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采用定量、定性的数据结合,通过运用大数据的统计汇总等技术手段,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工程施工中各类人员、流程、制度等的数据信息,建立有大数据支撑的人员考核、计划执行、隐患分析、评价体系等功能的应用场景,从而避免因人为因素主观判断所带来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以有效保障考核和评价的公平公正。

通过集成平台系统的运行和各方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孵化出燃气行业工程管理新的管理生态,真正建立业务管理规范化、管理要素标准化,在线管理流程化、管理模式统一化,并且具备可复制化的燃气工程大数据平台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燃气管线工程项目
对一起燃气泄漏爆炸引发火灾的调查
教材《燃气工程施工》于2022年1月出版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工艺探索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