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旸
摘要:秸秆还田利用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加速有机物质的积累,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农作物生长,是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举措。但是目前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知不足,还习惯于使用秸秆生火做饭,同时秸秆还田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播种质量。要加强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领导,强化宣传带动,利用微生物加速秸秆腐熟,推动秸秆还田工作的高效開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还田;环境污染;可再生能源;腐熟剂
冯 旸. 采取合理措施促进秸秆还田[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7):45.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提出,秸秆还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培肥土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持续的营养供给,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就现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秸秆还田规模有待进一步加大,要转变传统利用方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一、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不利于秸秆还田
广大基层地区很多农民一直坚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使用农作物秸秆生火做饭。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传统生活模式影响下,农民不注重秸秆还田,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不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配合,使得大量农作物秸秆被燃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作用。
2、对秸秆还田的认知不足
现阶段很多农民还没有意识到秸秆还田对促进农作物生长、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没有构建完善的利用计划[1]。近年来为了促进秸秆还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进程,引导农民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秸秆还田。但是从总体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秸秆还田相对比较落后,推广的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影响到秸秆还田技术的进一步发挥。
3、秸秆还田会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播种质量
农作物秸秆实现还田之后需要一定时间的腐熟,然后才能够将各种木质素和半木质素进一步分解生成多种有机物质,供农作物生长利用[2]。此外在秸秆还田之后,根茬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不利于下茬农作物的播种。而秸秆燃烧相对较为简单,费用相对较低,秸秆燃烧之后就能够直接进行播种,不会影响到播种期与播种质量。
二、加快秸秆还田的措施
1、强化宣传带动
秸秆还田是系统且长期的工作,需要广大农民全面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作物秸秆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生产性能。当地的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应该深入基层,深入到农户群体当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广播、手机、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秸秆还田的益处以及重要性。农技人员可以利用农村市集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点发放相应的宣传材料,在农闲时节宣传人员可以深入农村地区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活动。此外还可以安排秸秆还田的相关讲座,让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转变农民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认知是加快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示范基地的建设。每个村集体可以选取几个农业生产大户,建立农村示范基地,在整个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依托秸秆还田进一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同时,利用示范基地进行有效的技术推广,加强与广大农民的有效沟通,从而逐渐转变农民的传统思维,转变生产模式,加快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领导
政府部门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将其作为促进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去落实。在政府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的协调帮扶之下,使农民能够充分认识到秸秆还田的重要性,主动积极地应用该技术。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将秸秆还田纳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将秸秆还田、土壤培肥与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加速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3、利用微生物加速秸秆腐熟
在秸秆还田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加速秸秆腐熟,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在秸秆还田之后,可以将某些微生态制剂撒到田间,增加秸秆和微生态制剂的接触面积,加速秸秆腐熟,加速营养物质的释放。这样在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同时,能够降低秸秆对地面的覆盖,确保农作物准时播种出全苗。在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促进秸秆快速腐熟的腐熟剂[3],和清水混合均匀之后,均匀喷洒到秸秆表面,一般按照每500 kg秸秆使用1吨菌液的比例喷施。腐熟剂当中含有大量的高温高湿型微生物群体以及活性很强的各种生物酶,具有很强的发酵能力,能够快速催化秸秆粗纤维在短时间内转变成有机质。
参考文献
[1] 查 蒙.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乡村科技,2018(01):108-109.
[2] 杨本光. 腾冲市农作物秸秆还田提升耕地质量技术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2017(06):12-15.
[3] 徐宜平. 秸秆还田应注意的事项[J]. 农技服务,200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