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又是一位以威猛为政而著名的官吏。他在多年的仕途经历中,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了《水经注》一书,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地理学文化遗产。
《水经注》是为《水经》一书撰写的注文。《水经》原是中国古代一部有价值的地理书,其具体作者还有争议。《水经》原书内容很简略,又多谬误。郦道元为此博采汉魏以来文献所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再加上自己游历的所见所闻,最后著写成约30万字的《水经注》,比原著扩大了20倍。《水经》原载河流只有100多条,而《水经注》则介绍了1252条河流。不仅如此,《水经注》还对各地山川河流、地方风物人情、物产矿藏、历史古迹、神话传说等都作了生动的记述和描写。《水经注》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三峡》便是其中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
《三峡》开头这样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是,到过三峡的人都知道,三峡的两岸并不是七百里都是同样高度的悬崖绝壁,高低起伏是山之所以为山的特点,不可能是“略无阙处”。中午才能见到太阳,午夜才能见到月亮,也只是部分航程如此。“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也不是写实的。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其一)》有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许多文献上也有记载,当年的三峡有礁石,尤其瞿塘峡,那里的礁石相当可怕。因此,舟行三峡不但是很慢的,而且是很凶险的。
另外,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南北朝分治,郦道元在北朝为官,蓦然到南朝辖治下的三峡旅游,肯定要当俘虏。据此可以推断,郦道元没有去过三峡。那么,《三峡》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在郦道元之前,已經有许多写三峡的文献,其中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中关于三峡的描写,与郦道元的《三峡》相似度极高。有人据此认为郦道元照搬了他们(尤其是盛弘之)的文字。其实这种说法不够全面,郦道元不但在袁山松和盛弘之精彩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语言,将不同的语言转化为不同的情调,最重要的是,他将不同的情调和谐地统一了起来。
正因为这样,以《三峡》为代表的《水经注》中的山水散文,都得到了后世的极高评价。
心湖涟漪
从袁山松到盛弘之,再到郦道元,中国古代作家呕心沥血,不惜花上百年时间,才成就了《三峡》在情感上的有序和语言上的成熟。这也给后世写三峡的作家出了难题,以致余秋雨在《三峡》中这样感叹:“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