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欢 谢立兵 杨志贵
【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篇文章研究病例选取我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尔硫卓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最终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指标数据存在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地尔硫卓;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效果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且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根据该病常会采取药物治疗,但由于该病治疗周期较长,长期采用西药治疗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会影响疾病控制效果[1]。为此,此次研究中详细分析了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已在文中进行阐述。
1临床基础资料和治疗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探析病例,2016年10月到2018年04月为病例选取时间段,运用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中男/女比例均各15例,患者年龄区间65岁-78岁,年龄均值为(71.5±5.2)岁,组间患者指标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
1.2研究方法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mg;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每次口服20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每次12.5mg,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口服20mg,以上药物每日均服用一次;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地尔硫卓片,每次口服30mg,每日用药三次;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常规治疗配合麝香保心丸,用药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3粒,每日三次,组间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0天。
1.3指标观察
详细比对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
1.4临床疗效判定
最终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均完全消失,经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有效;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改善。显效与有效的总例数为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SPSS19.0为本文运用的统计学软件,(±s)/t检验、n(%)/x?检验为计量与计数描述方法,两者数据差异值达到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治疗效果比对
治疗前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数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而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占据的优势较大,最终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组件数据差异值明显(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一种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所造成的心肌缺血和缺氧等现象。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降脂、扩张血管以及抗血小板集聚等药物治疗,通过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所取得的效果仍不理想。而中医理论認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到长期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工作压力大导致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肥胖等人群明显上升,从而导致气虚形盛、脾胃健运失司、聚湿成痰及气滞血瘀,加之中年后人体正气渐衰以及气血亏虚,进而造成运血不畅及痹阻心脉,最终引发胸痹心痛。所以应采取益气活血以及健脾化瘀为主要治疗方向[2]。在本篇文章中运用的麝香保心丸属于中药制剂,该药中所添加的冰片具备清热止痛和消散郁火的功效;蟾酥止痛利尿、解毒消炎、开窍强心;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人工麝香能够打通经络、活血化瘀、开窍强心;人工牛黄清心定痛、缓神定惊、安神强心;苏合香开窍辟秽、行气止痛。同时结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药能够有效改善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进行有效抑制,并且能够起到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率以及降压等作用,最终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3]。
由此可见,对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亮.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034(003):74-74.
[2]邵丽杰.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015(030):211-212.
[3]张同乐.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2):17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