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023-01
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和内容主要是研究学生周围常见的科学事物,科学界中的客观实体。它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了解和掌握科学界的现象,并会用科学含义来解释科学现象,解除一些迷信的说法,培养学生信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含盖的知识面较广,其研究对象与小学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具显著的区别。因此这就决定了科学课的“教”与“学”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强教学责任心,深入进行“教”前学习,丰富自己的科学内涵,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的水平,方可有效完成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进入信息化时期,必须对科学的教与学进行科学改革。笔者经过多年的科学教学经验及外出考察、培训,体会到小学科学的教与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整个小学科学教学的状况看,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科学教学的特点,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但科学教学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小学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重视力度不够。其具体表现一是无专职教师。把科学列为“副”科,认为可有可无,让教语文或教数学的教师兼教科学。由于长期无专职科学教师,造成科学教学水平不高,虽有的学校虽把科学学科列入“主”科,但重视力度不够。二是无观察实验,由于教师忙于“主”科教学,便无心也无精力研究科学的教法与改革,甚至不进行观察实验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与操作。三是教法老套,有的教师凭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向学生灌输“知识”,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答案,“教”的枯燥无味,“学”的毫无兴趣。四是无良好效果。由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用科学的能力,也就不能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虽然靠死记硬背也会得到高分,但这样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则是收效甚微。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未来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就必须以一流的基础教育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种教育必须是以科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教育。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技术产品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与民族素质的竞争。小学科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对培养科技人才幼苗,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小学科学的“教”与“学”。
1.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科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在吃透大纲精神和了解教材编写依据及意图的前提下,仔细分析钻研教材,并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及重点和难点,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品质。其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强烈地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和主要标志。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科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趣味性,它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只要教师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正确引导和启发,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强烈地求知欲。
2.搞好观察实验重视技能训练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途径。不进行观察和实验,就不能完成科学课的教学任务。现在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学生与外国的学生,或内地的学生与山区的学生等相比较一个突出的弱点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差,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不但要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应亲自参与和感受其经历过程。在调查中发现,科学教学中不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原因一是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備和教具,或实验仪器和教具都齐全,但有的老师责任心到位,不用或不去精心去准备,让仪器等闲置。另一原因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会进行必要的观察实验及操作。为此,“两基”攻坚为各小学进行了教学仪器设备的检查和配套工作,并对小学科学教师及实验员进行了系统地培训和考核。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但要让科学实验教学见成效,还需加强科学教师的责任心。
3.把握教学特点
教给学生学法不同学科,由于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的对象不同,就导致了教学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科学课研究的对象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周围常见的科学事物,所以它面广而生动有趣。内容虽广,但深度较浅。由于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便决定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直接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具体的科学事物而不是书本。课本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教学内容,帮助和启迪儿童更好的认识科学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据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法。使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充分地训练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才能,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教给他们感知、认识、研究科学事物的具体方法和搞科学的过程、程序和途径。让他们学会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这样才能够使他们逐步地学会独立地进行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关键的是科学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教学知识与能力,为“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4.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素质
目前,影响科学教学质量的另一原因是科学课考试的方式和方法。虽然我们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强调了好多年。但一些地方具体实施的却并不怎么好。就科学课的考查和考试而言,由于现在大都实行笔试和百分制,一些学校单一对学生笔试结果进行奖惩,才导致了一些学校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而不重视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不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照样考高分,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改革科学课的考查和考试方法。要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把实际的基本技能及实践操作与笔试相结合,既考书本知识,又考操作技能。而这一问题的实施应需要教学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调控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科学的“教”与“学”,把教学质量真正搞上去,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