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性

2020-08-31 15:04赵丕显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全性实验教学策略

赵丕显

【摘 要】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行为准则。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排查安全隐患来源,认识安全隐患本质,应用安全隐患策略,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实验教学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关键词】实验教学;安全性;策略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组织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集“眼”、“脑”、“手”等器官于一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努力方向;能够引导学生探究真理,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能够规范学生科学学习行为,提高想象分析、组织操作、概括抽象等探究能力。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学校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全教育是教学管理中的常规性工作,应常抓不懈。安全不仅要体现在德育、安全等课程中,更应体现在安全系数不高的实验教学中。

一、实验教学的安全隐患

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器材的物质支撑,实验安全隐患大都来源于实验器材的形态、性状及其产生的衍生影响。根据隐患出处,可将实验安全隐患分为锋利尖锐类:各种玻璃仪器、剪刀等,这些器材可能会割伤或者刺伤学生;酸碱药品类:各种酸碱液、化学药品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或氧化性,可能会伤害学生、污染环境;明火炙热类:例如酒精燃烧、液体沸腾等,这些实验带来的热会灼伤或烫伤学生……然,最值得我们关注是,怎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性。

二、实验教学的安全策略

(一)培养安全的意识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让学生明确“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学生头脑中具有安全意识,才能从内因上杜绝实验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我采用了“观察、分析、防范”六字策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教学氛围:出示实验教学中要用到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的特点,例如锋利、尖锐等;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在实验操作中,应怎样正确、规范地使用这些器材,才能防范伤害保障安全。

(二)选择安全的器材

选择合理的器材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选择安全的器材是实验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同时,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实验器材,就能有效避免實验事故的发生。例如教学《水变咸了》这节课,为了增强溶解过程的直观性,一般利用高锰酸钾进行溶解实验。因为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污染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所以我选择了红糖。用红糖代替高锰酸钾进行溶解实验,既保证了溶解的直观性,又保障了实验的安全性。

(三)明确实验的禁忌

实验用的仪器、药品都有固定的操作禁忌,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我们都要牢记并遵守这些禁忌,保证实验教学的安全。例如:用到酸碱液体时,要讲清酸碱液的危害及使用方法,防止学生任意碰触随意使用;用到实验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闻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每次实验结束后,应将双手洗净才能走出实验室,避免实验室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用玻璃器皿、剪刀等锋利尖锐的物品时,要防止割伤刺伤等。

(四)规范实验的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实验教学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探究形式,亦应具有较强的多资源开放性,这种多资源开放性为实验教学的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规范是实验教学的安全前提,只有规范,才能安全,小学实验教学虽然比较简单,但若不规范操作同样会出现危险。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器材的准备、摆放、操作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都要完全按照规范化的规程进行操作。

(1)遵守规则。每一种实验器材,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规范,这些规范的设定,都是从器材使用的安全性上考虑的。例如,酒精灯的使用:左手扶着酒精灯身,右手拿起灯帽,帽口向下立在右面;划着火柴,从下而上点燃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先后盖灭两次。诸如火柴棒应该放在金属盘里这样细小的环节,都要按照操作规范严格执行。

(2)及时提醒。在学生实验操作的前、中、后,教师都要尽可能地预设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提醒,防范意外。例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用到了激光灯,因为激光的作用点小,能量密度大,所以短时间里聚集起大量的能量,会烧伤眼睛。因此,在使用激光灯时要警告学生,不能用激光灯直射眼睛。

三、实验教学的安全保障

(一)配备实验防护物品

实验室是学生实验操作的主要场所,配备防火沙、湿毛巾、各种材质手套、护目镜等常规防护物品,能够预防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二)设置实验室急救箱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及时救护人身伤害,将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我们要在实验室内配备急救箱,内含碘伏消毒片、创可贴、纱布、烧烫伤膏等救护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实验教学要有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安全是教学工作的保障,任何实验操作都必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安全教育因素,积极渗透安全教育内容,以保证实验教学安全进行。要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精心组织实验过程,遵循操作规程,完善实验防护物品,保障防护救治。安全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安全的实验,才是高效的实验。

猜你喜欢
安全性实验教学策略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Passage Four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