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海超
摘要:本文围绕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现状,提出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板在施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安装过程进行分段,优化其基的本施工工艺原理,并着重阐述了施工准备和施工操作工艺方面的现场安装工序,提出了现场施工中的需要注意的技术事项,有利于提高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安装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beam and slab,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current prefabricated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and slab,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inciple of segmenting its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optimizing its foundation. It also focuses on the sit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construc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beam and slab,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save the construction cost.
关键词:装配式;叠合梁;现场安装;施工方法
Key words: prefabricated;composite beam;on-site installation;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3-0160-02
0 引言
建筑框架結构建设应用模式中常涉及多层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结合,以期实现在现浇筑结构中部分的模板作用和支撑叠合板作用,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然而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在施工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叠合梁板吊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该工艺不太熟悉,无法掌握工艺技巧和理论知识,在叠合梁板的施工技术经验积累方面也不够深入,无法全面、细致地理解和掌握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技术要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施工容易出现误差,且效率低下,影响现场安装进程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多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现场施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构件工艺原理
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构件,在使用前需先经过图纸设计和模具定型,然后通过工厂化生产完成。其中模具的组成机构包括底模、侧模两部分。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叠合梁的现场安装过程中,对支撑体系搭建根据建筑层高度不同,所采用相应的支撑方式也不同:当建筑层高?燮3.6m时,通常采用简单的独立支撑方式,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节省了现场的使用空间;当建筑层高?叟3.6m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不宜采用独立支撑方式,可使用钢管扣件式代替。采用塔吊对叠合梁进行吊装并挪动至安装位置,使用墩锚连接主梁与柱,使用机械套筒连接次梁与主梁,完成主次梁的固定后,对梁顶部钢筋进行绑扎,最后一起浇筑现浇叠合层混凝土,完成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安装。
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安装工序
2.1 施工准备工作
①材料准备。首先,对运输到施工现场的叠合梁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批次型号、构件规格和外观质量等,保证其符合设计标准等,完成验收后方才入场;其次,使用PE棒进行填充,然后再使用施工接缝防漏浆材料。
②施工机器和工具准备。准备好所用到的起重设备、螺栓、千斤顶等吊装机具和全站仪、钢管、板手、架梯、扣件式架等安装施工机具等。
③创造作业条件。安装现场对作业条件要求比较复杂,包括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一,对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保证其有一定的承载力;其二,确保堆放场地道路干净畅通且有一定的承载力及排水能力,以满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和意外情况;其三,对于安装区作业面:借助相关测量仪器规划好安装工作面、标高线和安装位置,满足吊装使用的前提下再进行叠合梁吊装。
2.2 施工操作工艺
在完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后,可进入施工操作阶段,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①搭建搭设支撑体系。按照设计图纸,在指定位置放置钢管,搭设脚手架、钢管架支撑和托架等支撑器具,并调到相应标高。
②安装吊具系统。叠合梁吊具安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工艺流程包括:首先将1号钢丝绳与塔吊连接,然后采用卡环连接方式分别完成1号钢丝绳和平衡钢梁的连接、2号钢丝绳和平衡钢梁以及叠合梁预埋拉环的连接。
③吊运就位。吊运之前,要保证起吊用钢丝绳与叠合梁预埋拉环所在水平面夹角≥45°,且吊运叠合梁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慢起、快升和缓放的操作标准,通过上下指挥确定构件的精确位置并进行安放,如图4所示。
④叠合梁的安装及校正。在叠合梁到达安装位置上方后,通过信号工与现场指挥人员协同指挥,调节支撑体系顶托,校正叠合梁标高和轴线位置,将叠合梁安放到准确位置上,期间要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如图5所示。
⑤叠合梁节点连接。在进行叠合主、次梁各个节点的连接时,都要以叠合主梁作为叠合次梁的支座,在主次梁的连接处,主梁侧边键槽底部预埋钢筋及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将主梁的连接纵筋锚入机械连接接头,再将次梁预留钢筋与连接纵筋进行搭接连接,叠合次梁面筋弯折后锚入叠合主梁面筋下方。
叠合主次梁中节点:在主梁与两侧次梁的连接处,主梁两侧键槽底部预埋贯通钢筋及两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先后完成主、次梁的连接纵筋锚入两侧机械连接接头,预留钢筋与连接纵筋进行搭接连接操作,采用贯通钢筋的面筋对叠合主、次梁进行连接。如图6所示。
叠合梁与现浇柱端部节点:使现浇柱边模与叠合梁端头齐平搁置,首先要安装叠合梁和楼板,然后进行叠合层及柱混凝土的浇筑。叠合梁底部钢筋在现浇柱端节点处避让柱筋后锚入柱内部。基于多层建筑柱截面较小,梁底钢筋直径较大的特点,可以采用钢筋机械锚固的方式,降低直锚段的长度,使直锚段在柱截面以下或呈平齐状态。
叠合梁与现浇柱中间节点:现浇柱边模与两端的叠合梁端头与齐平搁置,首先安装叠合梁和楼板,然后浇筑。叠合梁纵向受力底筋在中间节点处避让柱筋后再互相避让,梁底筋采用墩锚技术,面筋采用贯通钢筋方式对现浇柱两端的叠合梁面层进行连接。如图7所示。
⑥叠合梁面层钢筋绑扎及验收。有两种箍筋形式:其一是采用開口箍,但梁顶角部钢筋的绑扎难度较大;其二是采用焊接封闭箍筋的方式,通过梁顶钢筋直接穿入箍筋进行绑扎。封闭箍筋仅区别于开口箍,是一个完整(闭合)的几何形状(比如矩形)再加两端的抗震弯钩,常用梁柱的都是封闭箍筋。箍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纵向受力钢筋,提高核心区混凝土受压承载能力因此箍筋一般都是封闭的,即或搭接或焊接,将箍筋两端连起来形成一个圈。参照梁顶钢筋间距控制线,直接穿入封闭箍内进行绑扎,满足钢筋间距和搭接要求。
⑦叠合梁节点及面层混凝土浇筑。首先对叠合梁叠合面和模板内杂物进行清理,包括松动的石子和浮浆等,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对叠合梁节点处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减少土间孔隙量,提高密度。
⑧拆除叠合梁支撑体系。完成上述步骤后,开始对叠合层持续浇筑,当现浇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后,完成整个叠合梁的安装流程,可拆除叠合梁支撑体系。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的基本工艺原理,提出了其安装的整体流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即现场支撑体系搭建、叠合梁吊装、叠合现浇层施工。然后对施工准备和施工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期间的技术要点进行重点说明,对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的安装操作起到了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皮正波,廖小辉,魏奇科,等.配置钢筋桁架的钢筋混凝土叠合墙体界面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7):146-153.
[2]金剑青.混凝土叠合楼板接缝构造及实践应用[J].施工技术,2018(s1):1456-1458.
[3]曹辉,李小利.谈混凝土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2018(36):91-92.
[4]龚维亮.大跨径钢箱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232-233.